潘成德;唐明山;邹耀兵;江思德;肖静;张建新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静脉泵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泵入前列腺素E1.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20/25),对照组为48.00%(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能发挥多途径、多靶点作用,可提高疗效且副作用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作者:傅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院冷藏药品管理措施,以保证冷藏药品的质量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分析医院冷藏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 医院应投入相应的冷藏设施和软件设施,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发挥药师的作用,并力求得到护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以保证冷藏药品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张若英;张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丁桂儿脐贴的丁香酚和桂皮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丁香酚进样量在0.172 9~2.074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8%,RSD为1.85%(n=6);桂皮醛进样量在0.003 4~0.273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0%,RSD为1.5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可用于丁桂儿脐贴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也;裘国丽;黄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磷脂比例的胆盐-磷脂混合纳米胶束的聚集行为.方法 以芘为荧光探针,测定不同磷脂比例的胆盐-磷脂混合纳米胶束增溶芘后的荧光光谱,以,I1/I3值(I1=372 nm,I3=383nm)为纵坐标、胶束浓度对数值logC为横坐标,利用Origin8.0软件进行曲线拟合,以S型曲线的突变中点切线和平行切线的交点定义临界胶束浓度.结果 磷脂/胆盐比例(W/W)为2∶1,1∶1,1∶2的混合胶束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034,0.048,0.055 g/L.结论 提高混合胶束中磷脂比例,可以减小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有利于胶束发挥更大的增溶作用.
作者:陆国庆;郑江;郑新川;鲁永玲;何凤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准确鉴别菟丝子真伪,以利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将正品菟丝子及其一种伪品从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结果 该伪制品竞然是用水泥球加工制成,尽管与正品外观相似,但性状、显微、理化3种鉴别方式均能明确区分二者真伪.结论 相关医疗单位进货验收时应注意鉴别,以免伪品延误患者治疗,确保患者用上放心药.
作者:王圣泉;洪利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利塞膦酸钠水分的方法.方法 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甲酰胺来提高样品在滴定溶剂中的溶解度,然后用费休氏法测水分.结果 以甲醇-甲酰胺(1∶2,V/V)为溶剂时,能精确测定利塞膦酸钠的水分.结论 卡尔费休容量法简便、快速、可靠.
作者:秦剑波;李浩冬;江芳;张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该文通过运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分析方法,总结我国网上药店现实运行中的优势、劣势和所面临的行业机会及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建立信任机制以及挖掘市场潜力3项举措推动我国网络药店发展的建议.
作者:石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茵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方法 时从尿路感染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96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BLs.结果 从96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31株,检出率高达32.29%.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0%),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产ESBLs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尿路感染,经验用药可选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一般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李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以利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 总结药师参与药学信息服务、查房、药学监测、药物咨询以及用药教育、药学分析等实践和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方案制订等工作,能够更好服务于临床,为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积极帮助.结论 临床药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累临床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王华飞;贾萍;顾倩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该文介绍了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荆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并展望其在中药制荆领域的应用前景.超细粉体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和制剂工艺均有重要的影响,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必将受到关注和重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从医院2008年至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筛选出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128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名称,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临床应用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8倒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较多,占50.78%;其次是儿童患者,占28.13%.药物共涉及6类24个品种,其中活血化瘀类药物较多(占44.53%),尤其是血塞通注射液(占13.28%).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多见,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剂量过大、滴速过快、配伍不当等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多,不良反应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以及对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冯陆冰;马青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减少患者退药.方法 收集住院药房退药申请单10 622份,对退药原因、种类和退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药房2009年1月至12月共退药29 784次,退药品种274种,退药金额为134.93万元.退药原因主要为修改医嘱、患者拒用或出院转科、输入错误、患者死亡、药房缺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应加强药品规范化管理,减少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潘柏良;谢宝芬;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新陈皮苷二氢查尔酮中有机溶剂丙酮、乙酸乙酯、甲醇、乙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P-Inno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 mm,0.5μm),采用程序升温法.结果 各组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59~115.9,13.25-132.5,11.12~111.2,11.68~116.8 μg/mL(r均大于0.999),检测限分别为0.7,0.3,2.2,1.8μg/mL.结论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可用于控制新陈皮苷二氢查尔酮的质量.
作者:黄铭;黄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茵的耐药性及其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方法 选择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40株,用K-B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BLs.结果 从140株肺炎克雷伯茵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69株,检出率高达49.29%.肺炎克雷伯茵对丁胺卡那霉素、夹孢西丁、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30%,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60%.ESBLs阳性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ESBLs阴性茵株.结论 对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茵患者,可考虑选择β-内酰胺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陈吉管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健全门诊药房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措施,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医院门诊药房拆零调配的管理体会,参考其他医院相关工作经验,对拆零药品供应的意义、管理模式、需改进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 拆零服务使得医生掌握患者用药用量更加具体,方便了患者,避免了浪费,符合合理、经济用药的原则.但门诊药房在拆零药品的调配、发放、保管等环节上,还需加强措施、完善制度,并尽快规范相应的调剂操作规程,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向东;任珊;陈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芩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非经期给予康妇消炎栓1枚塞肛、早晚1次,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仅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安全.
作者:马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利鼻片中的黄苓、白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鼻片的黄芩苷含量.方法 定量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2∶48∶0.2),检测波长280 nm[1].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8.202 4~32.809 7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0.69%(n=9).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作者:熊灿琼;陈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开放性外伤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4例开放性外伤切口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5例采用常规方法,依次用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再用康复新液清洗后结扎止血,分层缝合伤口;对照组159例依次用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后结扎止血,分层缝合伤口.结果 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为7.5 d,对照组为11.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感染率观察组为2.44%,对照组为1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热率观察组为4.88%,对照组为2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伤口瘙痒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浸渍开放性外伤切口,能促进伤口肉芽生长,无局部刺激及疼痛,并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王利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为医院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北京市崇文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207份药品说明书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207份药品说明书中标注服药时间的仅有67份,仅占全部说明书的32.37%.结论 不规范的药品说明书不能满足药师用药指导需要,不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段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复方阿司匹林软膏剂的佳处方及柠檬桉叶油对阿司匹林透皮扩散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阿司匹林软膏处方进行优化;用离体家兔皮肤作为试验材料,用药物透皮仪对软膏中阿司匹林进行透皮扩散试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透皮扩散的累积渗透量,配对t检验法验证柠檬桉叶油对阿司匹林是否有促透作用.结果 复方阿司匹林软膏的佳处方是阿司匹林占2%,十二烷基硫酸纳占1.2%,硬脂醇占20%,柠檬桉叶油占1%,三乙醇胺占2%.柠檬桉叶油能明显提高软膏中阿司匹林的皮肤累积渗透量和稳态渗透流量(P<0.05).结论 柠檬桉叶油对阿司匹林有透皮促进作用.
作者:林三清;洪剑浩;李芳;夏敬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