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0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处方评价及分析

索海霞

关键词:抗菌药物, 处方,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定期抽查门急诊处方,对2010年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526张,占抽查处方数的0.61%,占不合理处方数的13.61%;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药方法不当、越权开方、无指征用药、溶剂不适宜、联合用药等.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均匀设计法优选苍术油滴丸的制备工艺

    目的 探讨苍术油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圆整度、丸重差异和崩解时限为指标对苍术油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苍术油滴丸的佳工艺条件为含药量15%,聚乙二醇6 000∶聚乙二醇4 000=60∶40,料液温度70℃,滴距为2 cm.结论 优选的制备工艺方法简便可行,试验结果可靠,适用于实验室小量制备和放大生产.

    作者:赵颖;宋丹;郑一敏;胥秀英;傅善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穿心莲内酯不同盐类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穿心莲内酯不同盐类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7年至2010年国内相关文献,对60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4种注射剂不良反应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穿琥宁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多,莲必治较少.莲必治注射剂肾损害发生率高,穿琥宁注射剂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喜炎平注射剂过敏性休克较多.结论 临床应重视穿心莲内酯不同盐类注射荆引发不良反应的特点,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贺竞敏;程国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35例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9日出院的腹外疝患者归档病历135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持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结果 135例腹外疝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其中术前用药93.33%,术后用药100.00%;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4类15种,其中静脉滴注13种,口服2种;用药频次居前5位的是头孢替唑钠、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甲硝唑.结论 抗菌药物的选用比较随意,术后用药时间偏长,有待加强管理.

    作者:殷运忠;曾永兰;汪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对短期小剂量甲氨蝶呤致不良反应病例的治疗与思考

    目的 探讨如何大限度地减少甲氨蝶呤(MTX)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上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简述2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因错误地连续使用甲氨蝶呤致骨髓抑制并引发感染等不良反应的治疗过程,探讨治疗合理性、找出毒副作用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 2例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后续治疗合理,毒副作用的产生可能是对药物高敏或因错误叠加使用导致蓄积,或两者兼而有之.结论 医、药人员应共同努力,杜绝错用并密切关注自身免疫病患者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防治,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毅;郭澄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目的 利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VIP和CNKI,纳入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A级2篇,B级1篇,C级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达立通颗粒与阳性药物(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相比,在临床症状、痞满证疗效和胃排空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及95%CI分别为1.45(0.99,2.12),1.14(0.96,1.34),1.03(0.86,1.23),安全性较好.结论 基于目前证据,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相似.

    作者:尹茜;吴斌;余文韬;吴逢波;唐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辛伐他汀片剂处方工艺研究

    目的 通过辛伐他汀薄膜包衣片处方工艺的研究,确定注册申报工艺.方法 对各种辅料进行筛选.结果 共筛选9个处方和两种制粒工艺,选定处方8为申报注册的处方,生产工艺选用先湿法制空白颗粒干燥,再加药物混匀压片、包薄膜衣,成品质量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筛选的辛伐他汀片剂处方工艺可行、经济,产品稳定性好.

    作者:杜君美;任秀杰;徐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常见问题及差错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调配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输液的安全性.方法 解读药品说明书,查阅相关资料,对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长期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并对其中不合理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815组,占调配总数的0.26%,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配伍不当、溶剂选择不当、药物配置浓度过大、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医嘱录入错误等.结论 静脉输液调配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药师的审方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陈红燕;刘思源;李诗;刘莉;袁丽娟;李阳;廖永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工作体会

    目的 总结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建设与工作体会,为医疗机构建设和运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工作各方面情况.结果 与结论加强人员学习和培训是建设好静脉药物中心的核心,而建设好调配中心不仅体现药师价值,并可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胡伟;鲁超;刘丽萍;梁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监测甲氨蝶呤肾脏毒性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监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甲氨蝶呤导致肾脏毒性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长期服用甲氨蝶呤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1例,按服用年限分为0~1年组、1-3年组、3~5年组,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30例作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人群均留取新鲜晨尿,用酶法检测NAG,同时测定尿肌酐以校正,并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结果 服用甲氨蝶呤不同年限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均在正常范围.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虽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0~1年组、1~3年组患者尿α1-微球蛋白(α1-MG)排泄量较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而3~5年组较正常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患者尿NAG活性随服用甲氨蝶呤的时间的延长而增高,0~1年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1~3年组、3~5年组与正常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随着类风湿关节患者服用甲氨蝶呤的时间延长,尿NAG酶的活性也发生改变.尿NAG酶的检测灵敏度高,对监测服用甲氨蝶呤患者出现早期肾脏损害有应用价值.

    作者:赵霞;潘文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10年我院门、急诊抗菌药处方评价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定期抽查门急诊处方,对2010年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526张,占抽查处方数的0.61%,占不合理处方数的13.61%;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药方法不当、越权开方、无指征用药、溶剂不适宜、联合用药等.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作者:索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清胃黄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清胃黄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方法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7 cm×75μm),有效长度40 cm,缓冲溶液为pH=3.0的60 mmol/L磷酸盐溶液-甲醇(65∶35),分离电压30 kv,进样时间5 s,毛细管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200肿.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质量浓度在0.05~0.45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1%,RSD为2.53%(n=5).结论 该方法测定清胃黄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灵敏、快速、结果可靠.

    作者:黄玉芝;房娟娟;李金;闫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种治疗方案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和喜炎平4种治疗方案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将422倒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Ⅰ、对照组Ⅱ、静脉组、雾化组,分别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Ⅰ、对照组Ⅱ、静脉组、雾化组成本分别是(853.52±265.42)元、(707.45±223.10)元、(1 119.65±398.45)元、(987.88±305.46)元,有效率分别是81.13%,66.66%,95.24%,94.3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1.32%,5.71%,13.33%,7.55%,成本-效果比(C/E)分别是10.52±3.27,10.61±3.34,11.75±4.18,10.47±3.24;对照组Ⅰ、静脉组、雾化组相时于对照组Ⅱ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是10.09±2.92,10.13±2.98,14.42±6.13.结论 雾化组为较佳的给药方案.

    作者:陆英;董艳;许应强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液质联用技术检测硫酸多黏菌素B中各组分

    目的 建立硫酸多黏菌素B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确定多黏菌素B中各组分.方法 按照第6版<欧洲药典>液相色谱法分离多黏菌素B各组分,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各个组分相对分子质量进行验证.结果 多黏菌素B实际样品中存在4个组分,分别为多黏菌素B1,B2,B3,B1-I.其主要组分为多黏菌素B1.结论 液质联用技术用于多粘菌素的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行.

    作者:刘孟娟;周陈西;胡方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6例

    目的 观察对比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惠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36例)、头孢唑林组(37例)与阿奇霉素组(32例),分别连续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和阿奇霉素治疗7 d.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治愈率为75.00%,明显高于头孢唑林组的67.57%和阿奇霉素组的18.57%(P<0.05);左氧氟沙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头孢唑林组的83.78%和阿奇霉素组的40.63%(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的疗效优于头孢唑林和阿奇霉素.

    作者:宁超值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瑞巴林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普瑞巴林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pH=7.0的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400∶150∶4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 普瑞巴林质量浓度在598.8-1 397.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1.57%(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普瑞巴林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肖健;曹杨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102例

    目的 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0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49),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1.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颅内压、CT结果.结果 治疗组在提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减轻颅内压升高和水肿带扩大等方面效果明显(P<0.05).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能增强脑细胞能量代谢、减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可减少伤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王飞;李金刚;牟晓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静脉给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静脉给药存在的问题,以利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对常见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与结论存在问题包括对药品质量重视不够、给药剂量不足等,提高对安全用药的认识,加强药品监管,重视合理的给药方式,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李红;马新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松萝的研究现状

    松萝是一种藻类和菌类共生植物,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松萝中含有以松萝酸和地衣多糖为主的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和抗癌等多种作用.该文主要通过对松萝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总结,探讨松萝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作者:林源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09年至2010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9年至2010年临床科室上报的246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按患者性别和年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和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139例,占56.50%;由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98例,占39.84%;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84例,占34.15%.结论 应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向梅;刘思源;刘栗言;熊焰;王尉;郑海英;李载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紫花高乌头醇提物对大鼠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AER)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模型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ER低剂量组、AEB中剂量组、AER高剂量组、蛤蚧定喘胶囊组,采用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建立动物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EGF和IL-1β的含量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试药治疗组肺组织中EGF含量未明显降低(P>0.05),而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紫花高乌头醇提物能显著降低IL-1β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韩瑞兰;肖云峰;常福厚;陆景琨;王敏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