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琼;王金林;王晓利;张俊松;张德志
在目前药害事件时有发生的形势下,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系统应急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的思考.
作者:邹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该文分析了在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成因、类型、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了对策.
作者:唐洁;任荣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活血镇痛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腈-1%冰醋酸(20:1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阿魏酸质量浓度在3.84~122.8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4%.RSD=0.93%(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活血镇痛舍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该文根据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政策分析了新医改对医药第三终端市场的影响,并探讨了新医改背景下医药第三终端市场的发展趋势.
作者:屈伸;陈玉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医院的122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2例ADR报告中,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个体差异、用药方法不当等原因均可导致ADR发生.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ADR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凯南;索娟;陈军;刘志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循证医学与药学服务相结合,已经成为临床药学新的发展方向,其中药物疗效评价又是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文着重介绍了药物疗效评价中新药的疗效评价、方案内治疗药物评价、经验用药疗效评价、辅助药物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循证等,为循证理念与临床药师工作更好地结合提供参考.
作者:严郁;贾萍;唐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0例经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湿、止带、止血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6.25%;出血时间治疗组为(6.95±1.07)d.对照组为(19.25±0.88)d;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3.31±0.62)周,对照组为(6.55±0.38)周.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甘芬;叶纪沟;吴线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对制剂生产、供应进行精细化管理.方法 以医院开发的<药品综合查询>程序对19种代表制剂周期使用量进行汇总,以Excel2000程序对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种代表制荆中,多数制剂周期使用量RSD在25%以下,为稳定使用型制剂;少数制剂周期使用量RSD在35%以上,为波动使用型制剂.结论 以1/3制剂效期为时间单元对制荆进行管理,可达到较好的管理目的 .
作者:肖华;范尚坦;张勇;蔡斌;宋洪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用不同方法检测除鞣质后金丝桃素的含量变化和收率,建立贯叶金丝桃良好的除鞣质方法.方法 采用明胶沉淀法、改良明胶沉淀法及碱性醇沉法除鞣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贯叶金丝桃提取物中金丝桃素含量变化和收率;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06 mol/L Na2HPO4(7:1,V/V,H3PO4调至pH=6.5),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590 nm,外标法计算.结果 金丝桃素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9 4~0.776 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1.29%(n=5);明胶沉淀法、改良明胶沉淀法和碱性醇沉法除鞣质后金丝桃素含量分别为0.092%,0.098%和0.093%,收率分别为70.15%,85.21%和89.16%.结论 改良明胶沉淀法具有鞣质去除完全、金丝桃素含量较高、损失较少的优点,且方法简便易行,可应用于贯叶金丝桃提取物除鞣质处理.
作者:李前琼;王金林;王晓利;张俊松;张德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2006年至2008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购入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增长.购药金额为前3住的药物类别是钙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频度排前3位的药物类别是钙拮抗剂、利尿荆与ACEI.结论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一致,符合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作者:富胜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统计过程控制(SPC)是对计算机技术依赖性较强的过程控制工具.该文重点分析了SPC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期促进SPC在我国制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中得到重视和发展.
作者:张贻昌;赵建东;曹正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该文依据新药研发的流程,将药学数据库资源分为项目调研数据库资源、临床前研究数据库资源、临床研究数据库资源、药物评审信息数据库资源等4类,为药学科研工作者查询提供方便.
作者:阿丽塔;许培扬;孙灵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筛选鲜玄参微波真空干燥的佳条件.方法 将鲜玄参分为全药干燥和切片后干燥两组,每组设40℃、50℃、60℃3种温度,分析不同条件真空干燥的玄参质量,包括水溶物、醇溶物、水分及有效成分哈巴俄苷的含量.结果 微波真空60℃干燥的玄参各质量指标优于其他温度组,60℃全药干燥优于切片干燥.结论 鲜玄参微波真空干燥佳条件为60℃、全药干燥.
作者:聂诗明;陈璇;孙晓静;许腊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杜仲壮骨胶囊中三七、人参、淫羊藿、川芎、当归5种主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改变吸附剂、展开剂、显色剂,筛选出适宜的层析条件.结果 各主药成分分离好,有效成分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5种主药的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该药品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李玉兰;李春花;汪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临床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方法 对住院患者及门急诊患者的用药处方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住院患者为36.33%,门急诊患者为57.14%.结论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作者:白在先;李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供应商的滴眼剂塑料瓶质量情况,为评估供应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滴眼剂1号、2号瓶分批分别在全自动灌装机上用珍珠明目滴眼液进行灌装后,对挑检质量缺陷品利用帕累托图分析缺陷所在.结果 发现主要质量缺陷来自于塞子和瓶口之间尺寸原因.结论 对于发现的问题,供应商应着力解决.
作者:覃朝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概括影响中药新药市场需求的因素,并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分类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和归纳法,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专家咨询法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 与结论概括出影响中药新药市场需求的某病种患者、新药产品自身特点、市场同类产品及药事管理政策环境四大因素,发现患者的数量、新药的疗效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石帅;谢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奥沙利铂和注射用胰岛素同时存在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及奥沙利铂单独存在于5%果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线性梯度洗脱法测定5%葡萄糖注射液中胰岛素和奥沙利铂的含量,等度洗脱法测定5%果糖注射液中奥沙利铂的含量.结果 6 h内奥沙利铂与胰岛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奥沙利铂在5%果糖注射液中的含量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5%葡萄糖注射液与奥沙利铂和胰岛素配伍,5%果糖注射液与奥沙利铂配伍,均可用于伴有糖尿病的肿瘤患者.
作者:邱澜;吕景燕;庄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选择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的科室,每月随机抽取20~40份病历进行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率达100%,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病历占抗菌药物应用病历的7.90%.结论 定期举办抗菌药物知识讲座,药师加强用药督导,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措施.
作者:谷慧峰;李淑敏;孙淑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通过对海南及广东两地广藿香种植方法比较,总结两地种植方法的不同及优缺点.
作者:何明军;杨新全;杨海建;杨春雨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