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王墨
循证医学与药学服务相结合,已经成为临床药学新的发展方向,其中药物疗效评价又是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文着重介绍了药物疗效评价中新药的疗效评价、方案内治疗药物评价、经验用药疗效评价、辅助药物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循证等,为循证理念与临床药师工作更好地结合提供参考.
作者:严郁;贾萍;唐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高职院校中药专业是为社会培养中药技术应用性人才,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并能运用多学科综合应用性技能,而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模式难以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该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作者:杨奕;张媛;王磊;应佩蓓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氯沙坦钾片溶出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5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2,64:36),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线性范围为11.43~114.3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1%,RSD=1.03%(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氯沙坦钾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高红;刘睿斌;刘俊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 调查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肿瘤患者的中药处方.对其用药的品种和刺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中药在治疗肿瘤时以补虚药为主.结论 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应遵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做到补虚适度、补虚不留邪的原则.中药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后调节各方面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体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明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该文根据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政策分析了新医改对医药第三终端市场的影响,并探讨了新医改背景下医药第三终端市场的发展趋势.
作者:屈伸;陈玉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更昔洛韦滴鼻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更昔洛韦为原料制备更昔洛韦滴鼻液,采用紫外分光度法直接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留样观察法观察其稳定性.结果 制荆中主药更昔洛韦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0.52%(n=5).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适用于医院制荆室配制和应用.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志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0例经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湿、止带、止血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6.25%;出血时间治疗组为(6.95±1.07)d.对照组为(19.25±0.88)d;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3.31±0.62)周,对照组为(6.55±0.38)周.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甘芬;叶纪沟;吴线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的22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87.11%),涉及药品13类71个品种,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50.67%)和注射用中药制剂(16.89%);ADR造成皮肤和附件损害多(54.67%),新的ADR 24例(10.67%).严重的ADR 19例(8.44%).结论 加强医院ADR监测报告工作,规范干预措施,可以降低ADR重复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葛慷艳;张群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2008年部分病危患者病历,对其用药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0%,联合用药率为44.58%,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合理使用管理.
作者:张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乙基纤维素中残留有机溶剂二氯甲烷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顸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色谱柱为DB-624石英毛细管柱(30 m×0.3 mm,1.8μm),载气为氮气,柱温90℃.结果 二氯甲烷可得到有效分离,在所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6),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1.04%(n=9).结论 所用方法灵敏、准确、快速,可作为乙基纤维素中残留有机溶剂二氯甲烷的检测方法.
作者:李春;孙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对盐生肉苁蓉Cistanche salsa(C.A Mey.)Beck从历代本草记载、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肉苁蓉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素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筛选鲜玄参微波真空干燥的佳条件.方法 将鲜玄参分为全药干燥和切片后干燥两组,每组设40℃、50℃、60℃3种温度,分析不同条件真空干燥的玄参质量,包括水溶物、醇溶物、水分及有效成分哈巴俄苷的含量.结果 微波真空60℃干燥的玄参各质量指标优于其他温度组,60℃全药干燥优于切片干燥.结论 鲜玄参微波真空干燥佳条件为60℃、全药干燥.
作者:聂诗明;陈璇;孙晓静;许腊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男,61岁,因患慢性肠炎2年零6个月住院.经内科系统检查未发现其他疾患,给予抗炎和支持治疗,1周后因疗效欠佳请求中医会诊协助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浊清不分致腹泻证,治以温补脾肾、分清降浊、和胃止泻,予中药煎剂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作者:禹兰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大豆甾醇提取物中总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磷硫铁试荆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530 nm.结果 甾醇的吸光度在3 h内稳定;β-谷甾醇质量浓度在10.29~51.45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3.586 X+0.021 4,r=0.999 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4%,RSD=1.70%(n=6).结论 该法为大豆总甾醇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
作者:徐小军;余国珍;陈鉴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促进医院药物配置中心摆药的自动化.方法 比较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工作模式与传统手工摆药模式.结果 与结论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可提高摆药的速度和准确性,改善卫生状况,减少药品污染,缩短护士领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与水平.
作者:阮玉琼;温悦;孟德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红藤败酱汤治疗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9例盆腔炎输卵管积水患者随机分为红藤败酱汤治疗组69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藤败酱汤口服,两组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5%,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藤败酱汤口服,配合双黄连冻干粉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双黄连冻干粉针、丹参注射液治疗.
作者:郑慧颖;洪丽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医院的122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2例ADR报告中,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个体差异、用药方法不当等原因均可导致ADR发生.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ADR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凯南;索娟;陈军;刘志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该文分析了在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成因、类型、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了对策.
作者:唐洁;任荣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活血镇痛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腈-1%冰醋酸(20:1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阿魏酸质量浓度在3.84~122.8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4%.RSD=0.93%(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活血镇痛舍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羟乙基淀粉中2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检测器为FID检测器,色谱柱为DB-FFAP毛细管柱(30 m×0.53 mm,1.5 μm),进样口温度为180℃,柱温为90℃,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 甲醇和环氧乙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2~3.00mg/mL和0.0004~0.01 mg/mL,可同时测定2组分.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宋更申;周丽;孙玉静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