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美;宣新中
目的 规范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调配发放.方法 根据工作实践,分析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现状.结果与结论 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使用存在一些隐患,建议通过制订相关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使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张刘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药品经营渠道的变革及其对监管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药品经营渠道监的建议.
作者:孙勇;李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西药常规强心、利尿、扩管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42%,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治疗组的显效率(41.94%)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治疗组左室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收缩未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输出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比(E/A)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与西医常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勇;黄彩玲;朱彩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改进处方书写质量的措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随机抽查医院2008年上半年住院部纸质普通处方,对问题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共抽查5 016张住院处方,其中不合格处方1 332张,不合格率为26.56%.结论 应进一步贯彻和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书写,建立处方书写质量监管体系和培训、学习、考核制度,以提高医院处方书写质量.
作者:毛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解除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4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和传统诱导排尿法,观察患者自主排尿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治疗剖宫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斯;周翠萍;李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作者:孟家安;陈绍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7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ADR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ADR报告689份,涉及226个品种.3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357例次(51.81%),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61个口服制剂导致ADR 276例次(40.06%).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新的ADR390例次(56.60%),严重的ADR较少.绝大多数ADR的转归良好.结论 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ADR的监测,加强时中药制剂说明书ADR项的监管,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玉荣;徐玉红;李东;姚苑梅;钟芬;丘晓清;吴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热的药物使用策略.方法 可采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解热剂、中药组合疗法,配合物理降温治疗SLE的发热.结果与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SLE的发热,效果显著、可靠.
作者:刘蔚;范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作者:叶建斌;曹雅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丹参中丹参酮ⅡA受热降解的规律.方法 采用化学动力学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分别在80,90,100,110.120,130℃温度加热不同时间的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 丹参酮ⅡA的含量(IgC)与加热时间(t)呈线性关系,k80℃=0.006 051/h,k90℃=0.008 149/h,k100℃=0.009 933/h,k110℃=0.031 64/h,k120℃=0.036 08/h,k130℃=0.103 9/h.结论 丹参酮ⅡA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
作者:赵新杰;王苏静;武爱玲;阮园园;杜志谦;夏华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宁泌泰胶囊改善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效果.方法 58例伴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患者,口服宁泌泰胶囊4粒/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的变化.结果 58例患者治疗前后精液量(2.15±3.22)mL和(2.88±4.15)mL;精子密度分别为(30.26±16.24)×106个/mL和(45.58±19.12)×106个/mL;精子活力a级分别为(9.58±4.10)%和(20.75±5.27)%,a+b级分别为(28.75±15.32)%和(50.15±9.87)%.结论 宁泌泰胶囊可显著改善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
作者:陈淑敏;于忠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据新华社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监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全面加强防控药械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咳宁片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88:1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室温.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4.96~74.88μg/mL,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0.41%(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盐酸麻黄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楠;郑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促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07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离子拮抗剂在品种数、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方面均排在第1位,单个药物用药频度高的是厄贝沙坦片(安博维).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荆方向发展.
作者:何红永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盐酸丁卡因滴眼液中盐酸丁卡因和羟苯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冰醋酸(65:35:0.5:0.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两组分完全分离,盐酸丁卡因和羟苯乙酯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4.16~104.00 μg/mL(r=0.999 9)和0.119 6~2.990 0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9%和101.61%,RSD分别为0.58%和0.90%(n=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亚虹;陈莹;乔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房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从药品调剂、科学煎药、服药时间等方面说明指导患者.结果与结论 中药房处方分析是药学服务内容之一.归纳总结处方分析的应用方法,可为进一步提供全方位药学服务提供借鉴.
作者: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论证中小型综合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必要性.方法 比较传统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结果 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质量稳定、剂量准确、易于复核、能防止污染、易于管理等优势.结论 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更能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徐(王争)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从产权制度角度探讨了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回顾了我国乡镇卫生院在各时期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乡镇卫生院提供的服务类型进行产权分析,从而指出乡镇卫生院应实行医防分开的产权制度改革.
作者:许晶晶;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隐丹参酮-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固体分散体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减压干燥法制备,正交试验优化,以隐丹参酮为检测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溶出度.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5倍量的栽体、4倍量的粮食酒精溶解、减压干燥1 h,隐丹参酮的体外溶出百分率为72.5%.结论 用减压干燥法成功地制备了隐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其对隐丹参酮有很好的增溶效果.
作者:何丹;杨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借鉴古巴经验完善我国的医疗体系.方法 阐述古巴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结果与结论 我国医疗体系的构建应注重核心职责,明确战略路径、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建立高效的医药监管机制,加强全科医学教育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互促进.
作者:杨舒杰;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