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徐埏;徐埏;刘可欣;唐尧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CsA)的质量浓度.方法 将全血经多步处理后以Agilent ZorbaxSB-C18柱(150 mm×4.6 mm,5 μm)分离,乙腈-水(78:2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60℃,检H4波长为210 nm.结果 全血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CsA的质量浓度在20~1 000 ng/mL(r=0.999 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质量浓度的CsA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8.0%,97.2%;日内精密度的RSD为0.25%~2.28%,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37%~2.62%.结论 所用方法 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临床常规监测CsA的血药浓度.
作者:李航;胡正波;魏志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对照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脑梗死患者63例,采用纳洛酮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期住院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06%,与对照组的65.5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意识状态改善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见效快,对于重度脑梗死且合并有意识障碍者疗效更佳,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冠军;张冠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促进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抽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至8月102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用药情况、治疗天数、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等相关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频数居首位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用药监测仅发现5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该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待进一步的规范.
作者:谢婷婷;孙艳;马晓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与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4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5 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与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宋春江;李秋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对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方法 进行评价.方法 针对息肉的大小、形态及是否有蒂采取恰当的息肉切除方法 .结果 治疗单发息肉98例、多发息肉60例,共切除息肉368颗,均顺利切除,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选择切除方法 ,对保证切除成功及预防出血、穿孔、烧伤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万福;王长福;黄庆忠;尹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通过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判断粘连性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以及联用奥曲肽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60例通过口服或胃管注入泛影葡胺80 mL,行动态腹部X片观察以决定是否需手术治疗,不需手术者则联用奥曲肽治疗.结果 总治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手术率也有所下降(治疗组为20.00%,对照组为26.67%).结论 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诊治作用.
作者:易成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输注20%甘露醇时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以便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50例.对发生静脉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20%甘露醇本身性质、静脉选择不当、操作者技术不成熟、留置时间较长有关.结论 输注甘露醇时应用静脉留置针有利有弊,只要正确操作和加强护理,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李颖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爱宝疗浓缩液(聚甲酚磺醛)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患者在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外涂爱宝疗浓缩液,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2个疗程后共治愈75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6.15%;74例患者随访3月至2年,均无复发记录.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易淼;余素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对加速产程进展的作用.方法 选择正常初产妇288例,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44例应用间苯三酚40 mg肌肉注射,对照组144例应用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同时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羊水性状、新生儿评分、产后2 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尤以第一产程活跃期缩短为明显(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明显缩短活跃期产程,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小华;尹淑云;马世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昂丹司琼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以液-液萃取法分离纯化血浆样品,采用荧光检测器,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柱(150 mm×6.0 mm,5μm),以0.02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2,含3.0%三乙胺)-甲醇(36:64)为流动相.结果 昂丹司琼色谱峰对称、不拖尾,萃取回收率可达96%,空白血浆和代谢物不干扰测定,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0.52~60.04 μg/L(r=0.999 5),低检测限为0.4 μg/L,方法 回收率为98.42%~100.38%,日内精密度RSD为2.4%~4.2%,日间精密度RSD为2.8%~4.8%.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作者:高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考察烧伤膏中醇提部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大黄素转移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提取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是乙醇浓度(A)>乙醇量(B)>回流时间(C),佳提取条件是以85%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次,加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和6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 h和1.5 h.结论 优化出的醇提部分的佳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康军民;任卫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 将54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儿分成两组,均给予腹泻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300 mg,对照组24例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2 g,均静脉滴注,1次/d,观察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常致肝功能异常,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柯友建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测定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较为常用,与其他方法 相比操作也更简单,但吸液工具、血样混匀程度、蛋白沉淀时间、离心速度和时间、试剂等因素均容易使测定数值发生偏差.该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影响测定结果 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保证了为临床提供数据的准确性.
作者:方崇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综述了小儿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以期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黄秋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0.005 mol/L磷酸二氢钠和0.005 mol/L磷酸氢二钠)-甲醇(95:5)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主峰和各杂质峰均达到基线分离,理论塔板数按盐酸阿糖胞苷峰计算不低于3 000;盐酸阿糖胞苷、尿苷和阿糖尿苷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n=5).结论 所用方法 灵敏、准确,适于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的有关物质测定.
作者:林焕泽;蓝忠;杨华;黄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多奈哌齐为1-苄基-4-[(5,6-二甲氧基-1-茚酮)-2-亚甲基]哌啶盐酸盐,是第2代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为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第2个药物.该文介绍了多奈哌齐的合成方法 ,并比较了各种方法 的优缺点,试图寻找一条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
作者:张宜凡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旱破后残余羊水指数(AFI)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B超对134例孕34周以上单胎头位胎膜旱破孕妇进行AFI测定.根据AFI将孕妇分为两组,即AFI>5.0 cm组(114例)和AFI≤5.0 cm组(20例).结果 AFI≤5.0 cm组的剖宫产率、羊膜腔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发病率等均明显升高,与AFI>5.0 c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胎膜早破后AFI对于羊膜腔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发病的预测及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肖秀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35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能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永萍;赵琴;仲英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蜕皮甾酮(ED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梗死(MCA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于MCAO术后2 h腹腔注射EDS 20 mg/(kg·d),每24 h给药1次,连续给药2 d后测定动脉血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取脑组织进行2,3,5-三氯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 MCAO术后48 h,药物干预组的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增高,梗死体积较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小于0.05或0.01).结论 EDS能拮抗脑缺血引起的SOD活性下降及MDA含量增高,具有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罗菡;罗春霞;张映琦;迟路湘;李露斯;陈康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剂中氢氯噻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N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四氢呋喃-水(10:10:80,以磷酸调pH至2.86),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氢氯噻嗪质量浓度在26~13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A=55 432 C+110 698,r=0.999 9(n=5);氢氯噻嗪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6%,RSD=0.46%(n=5).结论 所用方法 快速简捷、可靠、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剂中氢氯噻嗪的含量.
作者:敬永升;胡海廷;杨珂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