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黄怡;王为;王玉和

关键词:处方调剂, 差错,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 防范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常见的处方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范措施.结果 处方调剂时药师注意力不够集中,未按规定程序调剂.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未按规定摆放以及药房环境布局不良是引起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 可通过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提高相关人员工作责任心及人文关怀等措施全方位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以预防和减少处方调剂差错.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医药外包的风险及对策

    该文阐述了医药外包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实施医药外包的风险,并针对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莹;石景玉;邢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心律平致窦性停搏1例

    患者男,45岁,因心悸3 d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示血压(BP)120/80 mmHg,心率62次/min,可闻早搏,约7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繁房性早搏.入院后给予心律失常护理常规,心电监护.

    作者:吴灵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89份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中药注射剂ADR报告289例,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ADR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引起ADR的中药注射剂依次是鱼腥草、清开灵、双黄连、复方丹参;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常见,其次为发热,较严重的ADR有过敏性休克、咽喉水肿、呼吸困难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易诱发各种ADR,临床医师在科学、合理应用的同时需要加强监测.

    作者:胡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我院1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156例ADR报告,利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涉及药品10类共59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75例(48.08%),中药注射液36例(23.08%);≥60岁的患者有108例(69.23%);静脉滴注引起的ADR 109例(69.87%);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0.00%.结论 应合理应用抗感染药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测,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吴丽萌;刘莹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004年与2008年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医院2004年与2008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金额排序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以短效制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复方制刺为主,2008年则以长效制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为主.结论 该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变化符合抗高血压治疗的发展趋势.

    作者:黄忠华;黄富宏;黄少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氨酚麻美糖浆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氨酚麻美糖浆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方法 主要考察对乙酰氨基酚的分解产物对氨基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ODS柱(250 mm×4.6 mm,5 μm),以0.05 mol/L醋酸铵溶液-甲醇(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 对氨基酚与样品中各主要成分能有效分离.结论 该方法 快速、简便,适用于氨酚麻美糖浆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胡献跃;楼晓峰;金灵华;郑望升;章彩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从1例典型案例谈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促进中药的合理、安全应用.方法 介绍1例自用中草药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案例,并分析中药ADR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结果 中药ADR的原因包括药物、机体及给药方法 等方面,临床用药应严谨、仔细、负责.结论 中药成分复杂,大多数ADR与不合理应用有关;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多方配合,加强中药ADR的监测与报告工作.

    作者:凌益翔;张英皓;沈建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5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方法 对2007年漯河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集的54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196例),静脉滴注引起的ADR 415例(75.73%).结论 ADR报告反映出了不合理用药问题,基层医务人员应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学习,做到合理、有效、安全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窦中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5项重点改革工作安排

    据新华社信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明确了2009年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长寿长乐口服液中五味子乙素含量

    目的 建立长寿长乐口服液的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5-C18柱(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2:28),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五味子乙素进样量在0.234~2.22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09%(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长寿长乐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锦红;何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胃力源胶囊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胃力源胶囊中白花蛇舌草、山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醇提浸膏得率、总有机酸含量、熊果酸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的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白花蛇舌草、山楂乙醇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用8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药渣再用水煎.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熊果酸等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

    作者:刘永忠;邵浩民;陈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

    患者女,31岁,体重55 kg,汉族,本人及家族无药品不良反应史.2008年9月2日晚因感冒、发热自行在家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商品名感力克,山东淄博新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080102)1粒,症状未缓解,次日来我院门诊就医.

    作者:刘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促进门急诊处方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统计门急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 处方中常见的问题有选药不合理90份(20.27%)、用法不合理288份(64.86%)及忽视药物相互作用66份(14.86%).处方是医师、患者和药师交流的书面凭证,处方是否合理关系着患者用药的安全及有效.结论 医院应加强门急诊处方事后审核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作者:逄晓云;刘晓琰;崔敏;沈金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维U颠茄铝胶囊中硫酸阿托品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 改进维U颠茄铝胶囊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三乙胺磷酸溶液(取三乙胺4 mL,加水500 mL,加磷酸1.8 mL,加水至1 000 mL)-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6 nm.结果 硫酸阿托品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25~13.56 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9%(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 可准确测定样品中硫酸阿托品含量.

    作者:王太亮;王旭;裴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由215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引发的思考

    该文通过分析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3项下的内容,阐述药品说明书不规范对医师药师和患者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关部门应加强药品说明书规范化监管的建议.

    作者:岳树香;任金平;陈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住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金额.结果 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64.54%,病原学检查率为14.70%,凭经验用药居多.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但仍有不足,需要各方人员共同参与,以达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

    作者:李根;王桂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喃唑酮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呋喃唑酮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7:43),检测波长为366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呋喃唑酮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2~0.514 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8%,RSD为0.37%(n=6).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呋喃唑酮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熊有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氨茶碱不合理使用致腹部不适1例临床分析

    报道1例氨茶碱不合理使用所致腹部不适的临床资料,并从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多方面对氨茶碱的应用进行临床用药分析,从而给出合理用药建议.

    作者:张渝;陈雁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二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如何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方法 通过对实际工作中临床药学服务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对于医院合理、安全使用药物起到了应有作用,但还不能适应临床发展和患者的需要,仍需从多方面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

    作者:马健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半夏曲功效辨析

    目的 探索历代众多半夏曲的处方及炮制方法 与功效、临床应用的关系.方法 查阅古籍与现代文献,对比半夏曲的处方差异及不同炮制方法 与其功效的关系.结果 半夏制曲后可以减毒增效,且具有曲类共有的消食化积功效;半夏曲的功效与组方药物有很大关系;不同半夏炮制品的使用并不改变半夏曲的功效.结论 半夏曲的功效与处方药物有很大关系,但发酵的确切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沈多荣;张露蓉;叶亮亮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