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比较

易红;石庆平;龙恩武

关键词: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尿路感染, 药物经济学分析
摘要:目的 对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尿路感染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分析.方法 将85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2例给予加替沙星序贯疗法,B组4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小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8.3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和93.0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和4.6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42和1.87.结论 对于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比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具成本-效果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物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痛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评述.结果 中西药物治疗痛风均有一定疗效.结论 除正确用药外,痛风患者应合理膳食,节制高脂饮食,严禁酗酒,并加强体质锻炼.

    作者:王林丽;孟德胜;张瑶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60例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 将妊娠8~10周需终止妊娠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于术前2.5 h在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2片(400 μg),术前1 min于宫颈3点及9点处分别肌肉注射2%利多卡因1 mL;对照组60例术前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明显,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应用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更适合于基层推广.

    作者:黄晓慧;李燕妮;古东冬;李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 SB-C18柱(150mm×4.6mm,5 μm),以乙腈-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梯度洗脱,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甘草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7.6~15.1 μg,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8%(n=6);甘草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3~0.8 μg,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1.7%(n=6).结论 RP-HPLC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几率明显升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较高与年龄、梗塞面积、出血量及原有慢性基础疾病等有关.加强病情监护,积极防治并发症,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止血措施,改善循环,缩小梗塞面积,可以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吴灵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氨茶碱和盐酸纳洛酮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氨茶碱注射液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2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 h,观察外观,测定pH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结果 室温8 h内,氨茶碱与纳洛酮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DH、微粒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氨茶碱注射液与纳洛酮注射液配伍,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在8 h内稳定.

    作者:徐帆;冯恩富;梁晓方;苏莉;李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宁清泰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宁清泰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色谱柱为Luna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38:62)为流动相,ELS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03 ℃,载气流量2.6 mL/min.结果 黄芪甲苷的回收率为98.66%,RSD=1.54%(n=6).结论 HPLC-ELSD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宁清泰颗粒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张洁;李成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手术150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均分成3组,即对照组(A组)、观察组(B1组和B2组),B1组和B2组分别在诱导时加用咪唑安定0.05 mg/kg和0.10 mg/kg静脉注射,记录麻醉用药量、麻醉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除导管至患者完全清醒时间,术后24 h随访患者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术中首次追加药物和用药总量、追加肌松药时间及用药总量、术后24 h随访术中知晓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咪唑安定能有效预防术中知晓,但随注射剂量不同而效果各异;在诱导同时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效果理想.

    作者:李明祥;刘士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230例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心脏内科支架植入患者住院病历中长期医嘱、临时医嘱为依据,以用药频度排序、用药金额排序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频度排序前5位的药品是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肠溶阿司匹林片、注射用左卡尼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片,用药金额排序前5位的药品是注射用左卡尼汀、疏血通注射液、碘海醇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用药种类排序前3位的药物是循环系统用药、抗微生物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结论 所调查的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左卡尼汀使用剂量偏大,疗程偏长.临床应减少心脏支架植入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黄富宏;刘艳秋;孙安修;汤美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氯噻嗪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氢氯噻嗪片中氢氯噻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结果 氢氯噻嗪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5~10.25 μg/mL,r=0.999 99(n=5),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0.59%(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氢氯噻嗪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

    作者:姚五湖;林瑞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荧光扫描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胆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胆酸含量的荧光扫描法.方法 用10%的硫酸乙醇溶液将胆酸增荧光后确立其荧光扫描法,并对复方氨酚烷胺片中的胆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增荧光后,胆酸的佳激发波长为385 nm;胆酸的点样量在0.03~0.15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0%,RSD为1.46%(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控制,并为其他含胆酸制剂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李向军;韩桂茹;吴广;王玉峰;叶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雾化吸入致双手颤抖1例

    患儿,男,10岁,因咳嗽1d伴气喘2h于2009年2月10日门诊.体格检查示一般情况尚好,体重30 kg,体温36.6℃,双肺可闻及大量哮呜音,心率98次/min,余无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7.8×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红蛋白130 g/L、血小板180×109/L,胸部X线摄片示双肺纹理增粗.既往有哮喘史.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作者:闫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上消化道出血80例诊疗体会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治疗药物及其预后.方法 总结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 75例出血停止,5例内科综合治疗无效后转外科处理.结论 掌握内科治疗的适应证和范围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止血效果、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临床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下药.

    作者:吴慧敏;邓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拉莫三嗪致药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2月,因3+月前于我院确诊癫痫而口服拉莫三嗪(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ZJ0056)进行抗癫痫治疗,剂量增加过程为5 mg(晚,第1~7天),8.33 mg(晚,第8~14天),12.5 mg(晚,第15~21天),37.5 mg(早12.5 mg、晚25 mg,第22~27天),50 mg(25 mg,2次/d,第28~34天),75 mg(早25 mg、晚50 mg,第35~41天),100 mg(50mg,2次/d,第42~48天),此后一直按125 mg(早50 mg、晚75 mg)服用直至因皮疹停药.于1周前出现手背、面部红色皮疹,伴瘙痒、水疱,不伴发热、畏寒、乏力、口腔糜烂、咳嗽、吐泻等,家属未予重视.

    作者:曾力楠;张伶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阿卡波糖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反应性低血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出现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均存在餐后反应性低血糖,低血糖出现时间为餐后1.5~3 h,平均血糖水平为(2.7±0.4)mmol/L,餐后1 h血糖水平平均(12.7±3.8)mmol/L.7例患者均口服阿卡波糖,4周后测定患者餐后1 h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 治疗7例患者餐后低血糖症状均明显缓解,餐后1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餐后2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上升.结论 阿卡波糖能够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改善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餐后反应性低血糖.

    作者:程莹;薛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观察和防护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4年12月至2008年1月中的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应用经验进行分析.结果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合禁忌,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静脉炎、急性胃痛、头痛等.结论 临床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时,应对其药物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加以重视,做好观察和防护工作,以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袁小莲;张爱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2007-2008年我院3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2007-2008年上报到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357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类型、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7例ADR中,男女比例相当,20~59岁的中、青年人较多(68.07%);抗菌药物为主(36.69%);中成药制剂其次(32.77%);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多(68.91%);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其他系统损害.结论 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临床使用管理亟待加强;开展临床ADR监测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医务人员需充分重视.

    作者:潘刘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特灵胶囊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感特灵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4%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512~2.56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1.11%(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感特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永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纳米银创伤贴治疗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63例

    目的 探讨安舒妥无菌透明敷贴和纳米银创伤贴时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中心静脉置管的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消毒后采用安舒妥无菌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治疗组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创面后采用纳米银创伤贴覆盖穿刺点,观察两组患者敷料更换时间、发生局部皮肤反应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情况.结果 透明敷料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明显高于纳米银创伤贴治疗组(P<0.05).结论 应用纳米银创伤贴对化疗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护理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兰大华;张庆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

    目的 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乳剂的稳定性和外观为考察指标,以乳化剂用量、水相(未加单糖浆)pH和乳化温度为可变因素,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 优的制备工艺是7mL乳化剂司盘-80和14 g西黄蓍胶,水相(未加单糖浆)pH=4,乳化温度85℃.结论 按佳工艺制备的多效胃镜乳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作者:于西全;肖华;晏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翘感康胶囊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银翘感康胶囊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8:85:1:0.3),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4 nm.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102~3.07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0.49%(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银翘感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惠红;李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