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戴薇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治疗药物及其预后.方法 总结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 75例出血停止,5例内科综合治疗无效后转外科处理.结论 掌握内科治疗的适应证和范围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止血效果、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临床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下药.
作者:吴慧敏;邓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2月,因3+月前于我院确诊癫痫而口服拉莫三嗪(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ZJ0056)进行抗癫痫治疗,剂量增加过程为5 mg(晚,第1~7天),8.33 mg(晚,第8~14天),12.5 mg(晚,第15~21天),37.5 mg(早12.5 mg、晚25 mg,第22~27天),50 mg(25 mg,2次/d,第28~34天),75 mg(早25 mg、晚50 mg,第35~41天),100 mg(50mg,2次/d,第42~48天),此后一直按125 mg(早50 mg、晚75 mg)服用直至因皮疹停药.于1周前出现手背、面部红色皮疹,伴瘙痒、水疱,不伴发热、畏寒、乏力、口腔糜烂、咳嗽、吐泻等,家属未予重视.
作者:曾力楠;张伶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苦参愈肠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根据发病机理,设计苦参愈肠合剂的处方,制订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并用于临床.结果 苦参愈肠合剂制备简便,质量可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总有效率为97.8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8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邵海荣;乔淑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胆酸含量的荧光扫描法.方法 用10%的硫酸乙醇溶液将胆酸增荧光后确立其荧光扫描法,并对复方氨酚烷胺片中的胆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增荧光后,胆酸的佳激发波长为385 nm;胆酸的点样量在0.03~0.15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0%,RSD为1.46%(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控制,并为其他含胆酸制剂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李向军;韩桂茹;吴广;王玉峰;叶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异丙醇-正己烷-水(105:22:32),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结果 多烯磷脂酰胆碱质量浓度在0.328 3~1.641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34%(n=9).结论 RP-HPLC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吕红;戴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壮医新药复方金蒲片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复方金蒲片中蒲葵子和金不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金蒲片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 TLC法可定性检出该药中薯蓣皂苷元和延胡索乙素;HPLC法测定时,该药中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100~1.0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52%,RSD为0.63%(n=6).结论 所用定性定量方法可用于复方金蒲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捷;刘宗河;焦爱军;龙禹;辛丽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青霉素钠(钾)中有关物质检查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C18柱,以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2.5)-乙腈(80:20)为流动相A,以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2.5)-乙腈(75:25)为流动相B,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g/mL,检测波长225 nm.结果 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各色谱峰峰形正常,保留时间适中,主成分峰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简便、准确、灵敏,可同时对产品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准确监控.
作者:王润彪;张菁;朱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 将妊娠8~10周需终止妊娠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于术前2.5 h在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2片(400 μg),术前1 min于宫颈3点及9点处分别肌肉注射2%利多卡因1 mL;对照组60例术前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明显,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应用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更适合于基层推广.
作者:黄晓慧;李燕妮;古东冬;李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和输液疗法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照组(33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输液疗法,疗程均为10 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8.24%,细菌清除率为82.76%;对照组有效率为87.88%,细菌清除率为86.21%.结论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与输液疗法相似.
作者:王守春;贾攀峰;田波;王福银;张宝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对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尿路感染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分析.方法 将85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2例给予加替沙星序贯疗法,B组4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小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8.3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和93.0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和4.6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42和1.87.结论 对于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比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具成本-效果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易红;石庆平;龙恩武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2008年3月至8月对7480例城镇和农村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同时对RTI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并于2008年10月及11月连续两次动员RTI患者检查、治疗.结果 RTI总患病率为37.10%,总就医率为53.74%,患病率大小次序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炎、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结论 积极开展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依托计生服务资源、提高咨询服务水平、加强医患沟通是防治RTI的有效措施.
作者:高同芹;刘荣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康定乌头Aconitum tatsinenense Finet et Gagnep.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层析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核磁共振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 从康定乌头根中分离得到了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头碱(aconitine,化合物1)、北乌碱(beiwutine,化合物2)、中乌头碱(mesaconotine,化合物3)、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化合物4)、尼奥宁(neoline,化合物5)、牛扁碱(lycoctonine,化合物6)、德素灵(delsoline,化合物7)、滇乌碱(yunaconitine,化合物8)、塔拉萨敏(talatisamine,化合物9)和查斯曼宁(chasmanine,化合物10),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 康定乌头根有较好的研究、应用价值.
作者:陈立书;邓步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氢氯噻嗪片中氢氯噻嗪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结果 氢氯噻嗪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5~10.25 μg/mL,r=0.999 99(n=5),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0.59%(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氢氯噻嗪片中氢氯噻嗪的含量.
作者:姚五湖;林瑞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介绍近年来5-氟尿嘧啶纳米级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5-氟尿嘧啶纳米级给药系统具有控释性、靶向性等优点,并显现出良好的抗动物肝癌模型效果.结论 5-氟尿嘧啶纳米级给药系统为癌症的有效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作者:马宝花;王少华;王宏;张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促进抗组胺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医院门诊处方近3823张,对其中使用抗组胺药的171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第2代抗组胺药是治疗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比较安全有效的药物,但不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儿科应用时应加以注意.
作者:安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患儿,男,10岁,因咳嗽1d伴气喘2h于2009年2月10日门诊.体格检查示一般情况尚好,体重30 kg,体温36.6℃,双肺可闻及大量哮呜音,心率98次/min,余无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7.8×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红蛋白130 g/L、血小板180×109/L,胸部X线摄片示双肺纹理增粗.既往有哮喘史.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作者:闫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出现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均存在餐后反应性低血糖,低血糖出现时间为餐后1.5~3 h,平均血糖水平为(2.7±0.4)mmol/L,餐后1 h血糖水平平均(12.7±3.8)mmol/L.7例患者均口服阿卡波糖,4周后测定患者餐后1 h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 治疗7例患者餐后低血糖症状均明显缓解,餐后1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餐后2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上升.结论 阿卡波糖能够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改善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餐后反应性低血糖.
作者:程莹;薛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安舒妥无菌透明敷贴和纳米银创伤贴时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中心静脉置管的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消毒后采用安舒妥无菌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治疗组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创面后采用纳米银创伤贴覆盖穿刺点,观察两组患者敷料更换时间、发生局部皮肤反应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情况.结果 透明敷料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率明显高于纳米银创伤贴治疗组(P<0.05).结论 应用纳米银创伤贴对化疗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护理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兰大华;张庆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就诊用药的基本情况与趋势.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抽取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5月到2008年4月门诊处方,采用随机抽样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品种数以3种以下为主(68.13%),注射剂使用率为20.00%,使用单一抗菌药物处方率高达66.41%,100元以下处方达59.38%.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管理水平较高,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陈建达;严娟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冬菊利咽合剂中菊花、金银花、生地黄、麦冬、甘草等5种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改变吸附剂、展开剂、显色剂,筛选出适宜的层析条件.结果 在各味药的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清晰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相应的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可作为冬菊利咽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程洪兵;赵永旗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