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辐照灭菌在中药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世才;李奉勤;史冬霞;马振嗣

关键词: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中药
摘要: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几年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在中药材、中成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及与其他灭菌方法的对比进行了综述.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哈蟆油的真伪优劣检定方法概述

    目的 研究哈蟆油的真伪优劣检定.方法 根据中药标准、药籍文献记载和专业杂志报道等资料,再结合药品市场现状和笔者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综述.结果 市售哈蟆油品种混乱现象历来相当严重.结论 依据现代中药的发展方向和现实中的质量问题提出健全质量标准之设想.

    作者:李水福;王玉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与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变革

    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随着与之配套的改革措施的推出与实施,必将引发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变革.该文探讨了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各环节的影响.

    作者:孔祥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儿童药学服务探析

    针对儿童具有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阐述药师在儿童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以促进和保障儿童合理用药.

    作者:陶嫦娟;白帮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军治胆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目的 建立乌军治胆片(乌梅、大黄、栀子、佛手)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大黄素与大黄酚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34~0.204 mg/mL(r=0.999 9)和0.197 5~1.185 mg/m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9%和99.17%,RSD分别为0.57%和0.80%(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乌军治胆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海;陈章源;谢学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医药应用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药代动力学、药理、制剂及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文格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我国原料药外包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目前,国际医药形势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原料药外包业的快速增长,并在产值、增长率和企业层次等方面均拥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该文分析了我国原料药外包的现状,指出应继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提高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强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原料药外包业的新一轮发展.

    作者:何春;吴伟群;齐雪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静脉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静脉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方法 总结医院两年中静脉用药的不合理现象,从药物配制、用法及输液输注方法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与结论临床静脉用药需要进一步规范,临床药师可以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吴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58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异位妊娠患者均采用甲氨蝶呤及中药序贯疗法.结果 58例治疗后53例有效,5例治疗失败后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线玲;蔡列兵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 1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嘉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7年收集到的1 142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42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219种,其中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较严重的ADR有69例.结论 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王蔚;周月红;钟拥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止咳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清肺止咳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kclc-ODS柱(180mm×6.0 mm,5μm),3%甲酸-甲醇(79:21)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101 5-1.01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1.31%(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清肺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美芳;宋秋华;王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我中心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质量,评价处方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医院门诊西药处方15 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共计870张(5.80%),其中不合理处方255张(29.31%),不规范处方615张(70.69%).结论 应规范处方管理,以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辐照灭菌在中药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几年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在中药材、中成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及与其他灭菌方法的对比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世才;李奉勤;史冬霞;马振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重庆地区农村就医用药状况的调查分析

    该文通过对重庆市经济状况较好的沙坪坝区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巫溪县两地农民的就医意识、购药和使用药品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现今农村基本医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志鹏;邢花;李琴;张珍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退药问题思考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退药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对医院2008年一季度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退药次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与结论解决退药问题,应重视退药管理、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发挥药师的作用,临床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有利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效率的提高.

    作者:陈玉皇;赵春芝;闫铁丹;郑文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鱼腥草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鱼腥草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Shimadzu C18柱(250 mm×4.6 mm,5μm),黄芩苷测定以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 nm;绿原酸测定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265 4~1.327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6(n=5),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08%(n=6);绿原酸进样量在0.107 2~0.536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n=5),平均回收率为97.26%,RSD=1.41%(n=6).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

    作者:陈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应用PDCA循环解决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吸湿性问题

    目的 解决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吸湿性问题.方法 通过O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的方式,经过PDCA循环(计划、实验、检查、处理),改进人、机、法、环4个方面影响吸湿性的因素,从而解决药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结果 PDCA循环较好地解决了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吸湿性问题,并使厂控优级品率大幅度提高.结论 QC活动(PDCA循环)可以有效地解决药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是制药企业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作者:谢景峰;王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荷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 对荷叶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整理.结果 与结论荷叶的历史悠久,作用广泛,其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中医药资源意义重大.

    作者:任贻军;张宏琳;高逢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探索

    目的 探索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结合基层医院工作实际,并查阅相关文件规定,针对影响门诊药房质量的各个环节制订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软硬件建设,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差错事故与纠纷明显减少.结论 加强管理及科学规范的操作等措施的落实,是医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

    作者:方文悦;陈周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制药企业物料供应商的现场审计实践

    该文重点阐述了制药企业物料供应商的现场审计的流程、内容、标准、相关注意事项,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供医药同行参考.

    作者:钱生稳;季洪英;戴红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氨基葡萄糖的含量,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葡萄糖酸钙测定方法测定枸橼酸钙含量,并按照药典规定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 在不同条件下,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的外观性状、含量、溶出度、有关物质均符合规定.结论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质量可控,稳定性较好.

    作者:冯传平;陈斌;董超;彭学著;罗红梅;李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