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吴伟群;齐雪飞
目的 建立复方青风藤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青风藤、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青风藤所含成分青藤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青风藤、何首乌;青藤碱进样量在0.996 4~12.45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为1.09%(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青风藤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际堂;唐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哈蟆油的真伪优劣检定.方法 根据中药标准、药籍文献记载和专业杂志报道等资料,再结合药品市场现状和笔者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综述.结果 市售哈蟆油品种混乱现象历来相当严重.结论 依据现代中药的发展方向和现实中的质量问题提出健全质量标准之设想.
作者:李水福;王玉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我国基本药物制度供给的非正常性滞后成因.方法 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正常性滞后是一系列综合原因所致,任何单一的因素都不能有效地解释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从利益团体的理性计算与博弈过程中寻找,而法制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者:尚丽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清肺止咳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kclc-ODS柱(180mm×6.0 mm,5μm),3%甲酸-甲醇(79:21)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101 5-1.01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1.31%(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清肺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美芳;宋秋华;王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解决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吸湿性问题.方法 通过O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的方式,经过PDCA循环(计划、实验、检查、处理),改进人、机、法、环4个方面影响吸湿性的因素,从而解决药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结果 PDCA循环较好地解决了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吸湿性问题,并使厂控优级品率大幅度提高.结论 QC活动(PDCA循环)可以有效地解决药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是制药企业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作者:谢景峰;王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该文重点阐述了制药企业物料供应商的现场审计的流程、内容、标准、相关注意事项,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供医药同行参考.
作者:钱生稳;季洪英;戴红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据新华社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与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合作协议.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嘉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7年收集到的1 142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42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219种,其中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较严重的ADR有69例.结论 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王蔚;周月红;钟拥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辨别延胡索真伪,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从来源、产地、化学成分性状及理化鉴别等方面予以鉴别.结果 延胡索主要有效成分为延胡索乙素,而混淆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甚微或几乎没有,因而功效存在很大差异.结论 延胡索混淆品不能代替延胡索使用,临床应注意鉴别,使用正品.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优选清热明目胶囊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该药中赤芍的主要成分芍药苷的提取量为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 优选出清热明目胶囊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为清热明目胶囊的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忠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总结药物咨询服务工作的特点,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医院2007年1月至12月门诊药物咨询工作记录,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者以患者及其家属居多,医师其次;咨询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循环系统药物;咨询内容以药物一般情况为主.结论 开展药学咨询服务工作,既提供了药学工作人员与患者、医技人员交流的平台,又可促进药学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且对安全合理用药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晓治;郭建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针对儿童具有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阐述药师在儿童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以促进和保障儿童合理用药.
作者:陶嫦娟;白帮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氨基葡萄糖的含量,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葡萄糖酸钙测定方法测定枸橼酸钙含量,并按照药典规定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 在不同条件下,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的外观性状、含量、溶出度、有关物质均符合规定.结论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质量可控,稳定性较好.
作者:冯传平;陈斌;董超;彭学著;罗红梅;李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鉴别正品白及与伪品白及.方法 采用饮片的传统外观特征鉴别方法和药典规定的理化鉴别法.结果 正品白及与伪品白及在颜色、质地、气味等外观特征上均有显著差异,理化鉴别显示两者在薄层色谱的不同位置呈现不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应杜绝伪品白及的混淆使用,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黄群莲;熊军;王玲;贺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疗法)在我国已向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也出现了毒副作用大、依从性差等问题,这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HAART疗法的主要毒副作用,近年来出现了大量中医药对抗艾滋病HAART疗法毒副作用的研究,包括针对HAART疗法毒副作用的临证治疗研究和提高免疫力以对抗HAART疗法毒副作用的研究两大类.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发现了一批有效的中药,其中以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的中成药和单味中药具发展潜力.
作者:李辉;张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结合基层医院工作实际,并查阅相关文件规定,针对影响门诊药房质量的各个环节制订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软硬件建设,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差错事故与纠纷明显减少.结论 加强管理及科学规范的操作等措施的落实,是医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
作者:方文悦;陈周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前,国际医药形势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原料药外包业的快速增长,并在产值、增长率和企业层次等方面均拥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该文分析了我国原料药外包的现状,指出应继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提高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强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原料药外包业的新一轮发展.
作者:何春;吴伟群;齐雪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考察不同厂家甲氧氯普胺片的质量.方法 按<中国药典(二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8个不同厂家15个批号的甲氧氯普胺片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并将测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厂家样品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厂家不同批号样品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及安全可靠,应严格控制小剂量口服固体制剂药品的内在质量.
作者:罗亚虹;刘利敏;陈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多种降糖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5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含0.1%三乙胺,用冰醋酸调pH至4.0)-甲醇(32:6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3 nm,选样量为10μL.结果 9种药物的分离度都达到1.2以上,重复进样5次,保留时间的RSD都小于0.1%,峰面积的RSD都小于0.77%.结论 该HPLC法简单,可同时分离9种降糖药物.
作者:兰玉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科抗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提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建议、设计感染患者个案调查表、制订抗菌药物轮换使用措施、监测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等方法,促进专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结果 与结论临床药师对于促进肿瘤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林;曾友志;唐志立;任大成;别俊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