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英;陈文;朱忠欣;肖东;张银玲;彭雪芹
查阅文献并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中医对头胀的分型及其辨证论治.
作者:陈廷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类对癌症的本质至今仍未有足够的认识,要早日攻克癌症,有赖于各种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的出现.根据全息胚学说,可将癌看作是由体细胞失控后自主发育形成并滞育于卵裂期或桑椹期的特殊胚胎.该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资料,比较了癌与早期胚胎的生物学特性的相似性,提出了可借鉴抗生育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成果进行抗癌研究,可从抗生育药物中筛选抗癌药物,可借鉴干细胞研究成果,从促进全息胚分化的方向筛选抗癌药物等新的设想.
作者:饶伟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湘潭市中心医院外科2006年1~12月份腹股沟疝患者出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0例腹股沟疝患者100%使用了抗菌药物.结论 该院腹股沟疝术后抗茼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宜制订相应措施,提高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
作者:张爱华;王湘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从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覆盖面、缴费比例以及支付方式4个方面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分析,提出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
作者:凌琳;梁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复方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和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ODS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四丁基氢氧化铵(80.5:18:1.5);检测波长为263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洛伐他汀和烟酸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5~150 μg/mL和25~250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和99.22%,RSD分别为1.5%和1.37%.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简单可行,可用于复方洛汀烟酸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凌;刘羽;李珠婧;陆忠祥;孙备;费勤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地嗪钠与4种输液配伍后不同时间的含量及吸收曲线变化情况,用酸度计测定配伍后pH值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 配伍0~6 h内4种混合液的外观澄明,吸收曲线未发生改变,未见其他吸收峰产生,pH值、主成分头孢地嗪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头孢地嗪钠与4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田静;王钦晖;李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阐述了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推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提出在食品药品监管中推行行政问责制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赵喜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结果 其原因多而复杂,以使用范围增加及对中药成分缺乏了解造成的不合理用药为主.结论 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红;杨章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5月份门、急诊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审核处方45 0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6 810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1 570张,分别在选药、给药方案、溶剂选用、药理作用、合并用药以及重复用药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进一步规范,处方审核将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方子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自2001年在国内实施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不乏有人呼吁停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作者:李玉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补阳还五合剂各药味定性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各药味的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清晰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定性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补阳还五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志辉;谢和兵;钱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增溶剂在制剂中的增溶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介绍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值)为15~18的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在制剂中的应用,分析增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增溶剂的选择对其制剂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正确合理的选择增溶剂可极大提高制剂的澄明度和稳定性.
作者:刘春兰;许月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特点和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在药品监管中应用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应用简易程序的建议.
作者:罗强;李世波;孙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脑蛋白水解物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避免盐析的蛋白质变性现象.方法 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条件下投料,对产品的可见异物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接近生理盐水浓度的氯化钠溶液(1%)产品的可见异物检查合格率高.结论 改进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霍盛池;张英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规范门诊退药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一年中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共304例,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和药物禁忌等9个方面.结论 医师在开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慎重选药,尽量避免退药.
作者:吕小琴;张相彩;徐颖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营养治疗低血压的方法及原理,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低血压的临床特征及控制、干预措施.结果 与结论 营养治疗可纠正慢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增强体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翠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调查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ADR漏报或不报原因,提出设立重点监测科室、发挥护士在ADR监测中的作用等建议.
作者:俸小平;官东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三唑类抗真菌药发展很快,有多个广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综述了三唑类抗真菌药的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伏立康唑、泊沙康唑、ravaconazole 3个新药物,与其他抗真菌药比较,均显示了其优点.
作者:蒋正立;朱萍;林建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分析我国中小医院电子病历的实施现状,探讨推进我国中小医院实施电子病历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出中小医院应该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加紧人员培训,实施医疗服务流程改造,量力而行地分步推进电子病历的实施,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解毒药亚甲蓝的化学、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亚甲蓝除作为解毒药应用外,在镇痛、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也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结论 亚甲蓝作为老药能够在临床应用方面发挥更多的新用途.
作者:周训蓉;李江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