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王钦晖;李良
目的 规范门诊退药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一年中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共304例,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和药物禁忌等9个方面.结论 医师在开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慎重选药,尽量避免退药.
作者:吕小琴;张相彩;徐颖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烟酸微丸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法,以微丸产率、休止角、堆密度、脆碎度等为指标考察影响微丸成型过程的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结果 成丸的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是,烟酸与微晶纤维素(MCC)的比例为10:1(w/w),黏合剂为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5 mPa·s)的20%乙醇溶液,主机转速为251 r/min,风机转速为476 r/min,喷气压力为0.01~0.04 MPa,喷浆泵频率为5.00~10.00 Hz,供粉机转速为15.00~20.00 r/min.结论 在优化条件下采用离心造粒法可制备出表面光滑、圆整度好的烟酸微丸,18~24目微丸收率可达90.8%,溶出度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
作者:王甫英;陈文;朱忠欣;肖东;张银玲;彭雪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三唑类抗真菌药发展很快,有多个广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综述了三唑类抗真菌药的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伏立康唑、泊沙康唑、ravaconazole 3个新药物,与其他抗真菌药比较,均显示了其优点.
作者:蒋正立;朱萍;林建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在7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12 h内天麻素含量及光谱变化,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在7种输液中12 h内的含量均在98%以上,外观、pH值、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可与7种输液配伍使用.
作者:卢文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查阅文献并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中医对头胀的分型及其辨证论治.
作者:陈廷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板蓝根颗粒被多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提取液需经水提醇沉而得.检索有关文献,发现板蓝根的水提醇沉工艺对某些有效成分损失较大,其工艺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
作者:郭淑丽;卢鹏伟;牛乙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阐述了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推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提出在食品药品监管中推行行政问责制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赵喜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自2001年在国内实施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不乏有人呼吁停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作者:李玉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5月份门、急诊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审核处方45 0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6 810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1 570张,分别在选药、给药方案、溶剂选用、药理作用、合并用药以及重复用药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进一步规范,处方审核将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方子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查阅国内2006年有关医药文献,综述了纳洛酮在治疗脑梗塞、肺性脑病、急性酒精中毒、海洛因中毒、精神药物急性中毒、闷热综合征、肝性脑病、急性重症脑外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朝;匡长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 收集医院中药制剂ADR报告并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ADR报告135例,涉及30个药物,共8个不良反应类型,以全身性损害与局部及附件损害为主,疑似药物致死3例.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确保用药有效、安全.
作者:戴淑萍;陈赛贞;杜有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营养治疗低血压的方法及原理,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低血压的临床特征及控制、干预措施.结果 与结论 营养治疗可纠正慢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增强体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翠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复方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和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ODS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四丁基氢氧化铵(80.5:18:1.5);检测波长为263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 洛伐他汀和烟酸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5~150 μg/mL和25~250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和99.22%,RSD分别为1.5%和1.37%.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简单可行,可用于复方洛汀烟酸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凌;刘羽;李珠婧;陆忠祥;孙备;费勤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芪汤治消渴的机理.方法 从黄芪汤的药物组成入手,结合历代医药学家的相关论述和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 黄芪汤对消渴尤其是气阴两虚型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江彬;张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氨酚烷胺那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9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浓度在4.009~20.04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3%(n=9).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大赢;王登旭;张传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胰胆炎合剂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甲醇-水-磷酸(35:65:0.2)为流动相,色谱柱为C18柱,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8 6~0.977 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0.91%(n=5).结论 HPLC法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于胰胆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海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考察室温(20℃)下8 h内乳酸左氧氟沙星(2 g/L)与替硝唑(4 g/L)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药物的含量.结果 两种药物配伍后8 h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可以配伍.
作者:秦庆芳;林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科学、准确、操作简单、污染几率小的酚磺乙胺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89页中的规范操作,用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对3批酚磺乙胺注射液作无菌检查,并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薄膜过滤法操作简单、污染几率小.结论 薄膜过滤法是酚磺乙胺注射液无菌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肖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黄芪益气胶囊的指纹图谱检测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分别检测黄芪药材和黄芪益气胶囊,以黄芪甲苷对照品为参照物,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标定共有指纹峰.结果 对10批黄芪益气胶囊样品进行了HPLC-ELSD,建立了该制剂的指纹图谱.结论 HPLC-ELSD指纹图谱中6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可作为黄芪益气胶囊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邹安华;呼延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简述欧盟药品风险监督管理概况、管理机构及职能、药品风险决策机制等,为构建和完善我国药品风险监督管理体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明珠;李野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