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
目的 确定可行的头孢泊肟酯胶囊微生物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与薄膜过滤联合法对头孢泊肟酯胶囊试验菌回收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的试验细菌回收率均低于70%,离心与薄膜过滤联合法的试验细菌回收率高于70%,培养基稀释法的试验真菌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 采用离心与薄膜过滤联合法测定细菌数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霉菌及酵母菌数,可有效除去头孢泊肟酯胶囊中的抑菌成分,使检验结果更准确、可靠.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优化贝诺酯片的处方,提高其可压性和溶出度.方法 用D.O.E Fusion ProTM软件对贝诺酯片的处方进行优化,并考察各种因素对处方的影响.结果 通过优化设计给出了预测的处方,重复试验的结果与预测值非常接近.结论 D.O.E Fusion ProTM软件给出的优化结果基本准确,且分析过程简单、直观.
作者:程宁;于海春;朱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十滴水是传统中成药,也是乙类非处方药(OTC),常作为解署药应用.介绍了将十滴水作为痱子、冻疮的治疗药物,以及作为现代养殖业的解暑药的新用途.
作者:邢于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制订感冒解痛散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苍术、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用TLC法能够检出苍术、甘草;含量测定方法中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2~1.0 μg,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61%(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调查自我药疗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大众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询问填表和社会问卷方式随机调查1 082名患者用药情况.结果 自我药疗患者420人,占38.82%,其中病情好转106人,病情更差229人,需送急诊抢救27人.结论 自我药疗存在各种问题,状况不容乐观.公众教育部门应予以重视.
作者:蔡建明;宋启洪;容颖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5月份门、急诊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审核处方45 0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6 810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1 570张,分别在选药、给药方案、溶剂选用、药理作用、合并用药以及重复用药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进一步规范,处方审核将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方子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板蓝根颗粒被多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提取液需经水提醇沉而得.检索有关文献,发现板蓝根的水提醇沉工艺对某些有效成分损失较大,其工艺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
作者:郭淑丽;卢鹏伟;牛乙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优化消旋山莨菪碱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蔗糖的比例对消旋山莨菪碱片的硬度、崩解时限等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 当微晶纤维素、糊精、蔗糖、淀粉的比例为12:5:36:37时,消旋山莨菪碱片的崩解时限、脆碎度可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结论 新处方辅料比例恰当,产品质量稳定,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康世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阐述了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推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提出在食品药品监管中推行行政问责制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赵喜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考察室温(20℃)下8 h内乳酸左氧氟沙星(2 g/L)与替硝唑(4 g/L)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药物的含量.结果 两种药物配伍后8 h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唑注射液可以配伍.
作者:秦庆芳;林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三唑类抗真菌药发展很快,有多个广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综述了三唑类抗真菌药的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伏立康唑、泊沙康唑、ravaconazole 3个新药物,与其他抗真菌药比较,均显示了其优点.
作者:蒋正立;朱萍;林建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冰片药用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与结论 冰片的药理作用较广泛,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
作者:黄卫东;吕武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特点和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在药品监管中应用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应用简易程序的建议.
作者:罗强;李世波;孙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武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托管后的情况开展调研,分析药房托管后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指出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托管的行政监管,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群众用药合理、安全.
作者:郭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地嗪钠与4种输液配伍后不同时间的含量及吸收曲线变化情况,用酸度计测定配伍后pH值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 配伍0~6 h内4种混合液的外观澄明,吸收曲线未发生改变,未见其他吸收峰产生,pH值、主成分头孢地嗪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头孢地嗪钠与4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田静;王钦晖;李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科学、准确、操作简单、污染几率小的酚磺乙胺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89页中的规范操作,用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对3批酚磺乙胺注射液作无菌检查,并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薄膜过滤法操作简单、污染几率小.结论 薄膜过滤法是酚磺乙胺注射液无菌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肖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在7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12 h内天麻素含量及光谱变化,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在7种输液中12 h内的含量均在98%以上,外观、pH值、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可与7种输液配伍使用.
作者:卢文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结果 其原因多而复杂,以使用范围增加及对中药成分缺乏了解造成的不合理用药为主.结论 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红;杨章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氨酚烷胺那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9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浓度在4.009~20.04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3%(n=9).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大赢;王登旭;张传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