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强;李世波;孙旭光
目的 介绍冰片药用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与结论 冰片的药理作用较广泛,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
作者:黄卫东;吕武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结果 其原因多而复杂,以使用范围增加及对中药成分缺乏了解造成的不合理用药为主.结论 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红;杨章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医院药品效期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管理更科学有效.方法 剖析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的各个环节.结果 与结论 通过科学管理,使医院药品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费哲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调查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ADR漏报或不报原因,提出设立重点监测科室、发挥护士在ADR监测中的作用等建议.
作者:俸小平;官东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胰胆炎合剂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甲醇-水-磷酸(35:65:0.2)为流动相,色谱柱为C18柱,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8 6~0.977 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0.91%(n=5).结论 HPLC法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于胰胆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海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地嗪钠与4种输液配伍后不同时间的含量及吸收曲线变化情况,用酸度计测定配伍后pH值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 配伍0~6 h内4种混合液的外观澄明,吸收曲线未发生改变,未见其他吸收峰产生,pH值、主成分头孢地嗪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头孢地嗪钠与4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田静;王钦晖;李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脑蛋白水解物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避免盐析的蛋白质变性现象.方法 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条件下投料,对产品的可见异物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接近生理盐水浓度的氯化钠溶液(1%)产品的可见异物检查合格率高.结论 改进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霍盛池;张英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在7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12 h内天麻素含量及光谱变化,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天麻素提取物注射液在7种输液中12 h内的含量均在98%以上,外观、pH值、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可与7种输液配伍使用.
作者:卢文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的维生素B1含量.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150mm ×4.6 mm,5 μm),以混合溶液(取庚烷磺酸钠12 g,加少量水溶解,再加三乙胺12 mL,加水稀释至1 000 mL,用磷酸调pH值至3.2即可)-甲醇(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 维生素B1质量浓度在4-3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54.结论 HPLC法精密可靠,可作为注射用甲硫氨酸维B1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禹学军;钱红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科学、准确、操作简单、污染几率小的酚磺乙胺注射液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89页中的规范操作,用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对3批酚磺乙胺注射液作无菌检查,并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薄膜过滤法操作简单、污染几率小.结论 薄膜过滤法是酚磺乙胺注射液无菌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肖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针对基层卫生室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监管措施和建议.
作者:王振鲁;陈福喜;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规范门诊退药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一年中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共304例,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和药物禁忌等9个方面.结论 医师在开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慎重选药,尽量避免退药.
作者:吕小琴;张相彩;徐颖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武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托管后的情况开展调研,分析药房托管后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指出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托管的行政监管,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群众用药合理、安全.
作者:郭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制订感冒解痛散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苍术、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用TLC法能够检出苍术、甘草;含量测定方法中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2~1.0 μg,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61%(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板蓝根颗粒被多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提取液需经水提醇沉而得.检索有关文献,发现板蓝根的水提醇沉工艺对某些有效成分损失较大,其工艺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
作者:郭淑丽;卢鹏伟;牛乙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阐述了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推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提出在食品药品监管中推行行政问责制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赵喜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补阳还五合剂各药味定性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各药味的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清晰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定性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补阳还五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志辉;谢和兵;钱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黄芪益气胶囊的指纹图谱检测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分别检测黄芪药材和黄芪益气胶囊,以黄芪甲苷对照品为参照物,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标定共有指纹峰.结果 对10批黄芪益气胶囊样品进行了HPLC-ELSD,建立了该制剂的指纹图谱.结论 HPLC-ELSD指纹图谱中6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可作为黄芪益气胶囊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邹安华;呼延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特点和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在药品监管中应用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应用简易程序的建议.
作者:罗强;李世波;孙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