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硫仑样反应52例临床分析

吴静

关键词:抗菌药物, 饮酒, 双硫仑样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某些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规律,为避免误诊、漏诊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 对应用抗茵药物后饮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52例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双硫仑样反应多于应用抗茵药物过程中饮酒或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40 min内出现,持续30 min到几个小时不等,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出汗、胸闷、心悸、气短、心电图变化等,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可缓解.结论 应高度重视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在使用易引起该反应的药物期间或停药后1周内应避免饮酒.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 将吡罗昔康与β-环糊精制备成包合物,降低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佳包合条件,然后用显微镜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别对制备的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 佳包合条件是吡罗昔康与β-环糊精的物质的量比为1:2.5.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6h,搅拌速度600 r/min;经显微镜法和X-射线衍射法鉴定,形成了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结论 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都较高,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陈寅生;陈洪轩;马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禽肉中四环素族残留量

    目的 建立禽肉中四环素族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0.01 mol/L草酸铵溶液-二甲基甲酰胺-用氨试液调pH=8.3的0.02 mol/L磷酸二氢铵(68:27:5),检测波长为370 nm.结果 回收率土霉素为99.7%~104.4%,四环素为92.5%~97.5%,金霉素为102.2%~104.6%.重复进样的RSD=0.71%(n=5);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线形范围分别为0.09518~0·036632 μg/mL,0.248~0.992μg/mL,0.09706~0.38842μg/mL,r=0.9998(n=5).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禽肉中四环素族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梁永革;仲娜;邓玉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鼻渊通窍颗粒治疗鼻腔疾病术后局部反应98例

    目的 观察鼻渊通窍颗粒对鼻腔疾病术后局部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8例于术后第l天口服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照组22例仅常规予鼻腔内点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69%(83/98).对照组为22.73%(5/22),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渊通窍颗粒可促进鼻腔及鼻窦黏膜水肿消退、炎症消散、引流改善.

    作者:蔡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妇炎舒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妇炎舒片的生产工艺条件.方法 分别以干浸膏中芍药苷、绿原酸的收率和浸膏含水量为考察指标,确定药材加醇量和加水量,以及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浓缩干燥条件.结果 第1次和第2次加醇量分别为8倍量和6倍量,第1次和第2次加水量均为8倍量,提取液于60~80℃下减压干燥.结论 确定的工艺条件为妇炎舒薄膜衣片的大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作者:王文宝;郭秋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双苯氟嗪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双苯氟嗪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非水电位滴定法,以冰醋酸为溶剂,用0.1 mol/L高氯酸滴定液滴定.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电位法指示终点.结果 绘制出的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明显;重复测定同一批样品,其含量的RSD为0.13%(n=6).结论 非水电位滴定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作为双苯氟嗪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汝红;郭毅;刘铁钢;王永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硫酸镁溶液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 改进硫酸镁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0.02 g/mL枸橼酸钠并用热纯化水溶解、趁热过滤分装的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并采用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硫酸镁溶液室温贮存12个月内,3批样品的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效期暂定为12个月.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稳定性好,经过改进的制备工艺值得推广.

    作者:赵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双硫仑样反应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某些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规律,为避免误诊、漏诊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 对应用抗茵药物后饮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52例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双硫仑样反应多于应用抗茵药物过程中饮酒或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40 min内出现,持续30 min到几个小时不等,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出汗、胸闷、心悸、气短、心电图变化等,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可缓解.结论 应高度重视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在使用易引起该反应的药物期间或停药后1周内应避免饮酒.

    作者:吴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特灵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咳特灵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GOLD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50%甲醇(43:57,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0.1%磷酸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渡长为260 nm,柱温为25℃.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浓度在28.048~1402.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1%(n=6),RSD为0.13%(n=6).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咳特灵片的质量.

    作者:马春婷;李红艳;邓智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仙牛颗粒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究仙牛颗粒荆的制剂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为指标寻找仙鹤草佳的提取工艺;采用盐酸一镁粉反应法和薄层色谱法对仙牛颗粒刑中的黄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仙鹤草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仙鹤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回归方程Y=0.012 7X+0.0119,r=0.9999,线性范围为20 ~100μg/mL;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准确.

    作者:范尚坦;李金兰;张勇;邓婧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自身正交投影鉴别温郁金挥发油色谱指纹图谱峰纯度

    目的 通过自身正交投影法对色谱指纹图谱的峰纯度进行鉴别.方法 用目标组分光谱构建正交投影阵.对目标色谱峰的光谱进行投影,以投影前后光谱的夹角余弦作为依据来鉴别目标色谱峰纯度.结果 通过鉴别温郁金挥发油色谱指纹图谱的峰纯度,识别出吉马酮等2个纯色谱峰.结论 自身正交投影用于色谱指纹图谱峰纯度的鉴别,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作者:邹纯才;鄢海燕;方洪壮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320例椎管腔结核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椎管腔结核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茵药物的基本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对1 200份外科病历中预防性使用抗苘药物的320例椎管腔结核手术患者的用药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预防性使用的抗茵药物中.头孢茵素类占40%,喹诺酮类占34%,β-内酰胺酶抑制荆及其复方制剂占10%,青霉素类占7%;大部分是单用,只有极少部分是联合用药:切口愈合情况都较好.椎管腔结核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茵药物基本合理.结论 应加强对抗茵药物的使用和管理,严格遵守<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作者:谢本树;何丽春;卢伟恒;李素萍;林广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分型诊断及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分型诊断、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14例患者.分析其二维与彩超显像特点,对布加综合征作出分型诊断.并通过下腔静脉或肝穿刺肝静脉造影及临床验证.结果 与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除对布加综合征作出明确诊断外,对手术方式的选择,疗效和预后判断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吲哚美辛速释胶囊

    目的 以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吲哚美辛速释胶囊.方法 选用不同的亲水性载体,如聚乙二醇(PEG-6000,PEG-10000)、聚乙烯吡略烷酮(PVP-k30)、泊洛沙姆188(F-68),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吲哚美辛速释胶囊,比较其与物理混合物胶囊及原料药胶囊的药物溶出速率.结果 与相应的物理混合物胶囊及原料药胶囊相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的速释胶囊吲哚美辛的溶出速率快,且以PEG-10000/PVP-k30/F-68/吲哚美辛质量比=1:1:1:1系统的药物溶出速率快.结论 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的吲哚美辛速释胶囊可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作者:王君君;赵会英;赵一鸣;丁雪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醋柳黄酮的水解条件研究

    目的 研究醋柳黄酮的水解条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水解条件对醋柳黄酮水解的影响.结果 醋柳黄酮的佳水解条件为20 mg醋柳黄酮溶于25 mL甲醇溶液中,取出10 mL,加入30 mL甲醇和5.0 mol/L的盐酸溶液10 mL,于70℃水解60 min.结论 该水解方法可以有效提高3种苷元的含量.

    作者:左小川;李建萍;曾晓瑜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健脾益肾颗粒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健脾益肾颗粒后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将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服用健脾益肾颗粒和一般保肝药物,对照组患者服用一般保肝药物.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治疗组治疗8周后,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无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健脾益肾颗粒具有促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增高的作用.

    作者:崔爱玲;范天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坦洛新中S异构体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坦洛新中S异构体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Daieel Chiralcel OD-RH柱(2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4.0的0.8 mol/L高氟酸钠溶液(25:75),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24 nm,柱温30℃.结果 盐酸坦洛新R异构体与S异构体的分离度达2.0,S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0.4995-7.992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n=9).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精确,可用于盐酸坦洛新中S异构体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琼诗;何雷萍;杜迎翔;狄斌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2005-2007年我院调血脂药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5-2007年调血脂药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每日药费以及年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结论他汀类调脂药是该院临床上主要的调血脂药物,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

    作者:冯洁;裴保香;徐艳萍;李岚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复方茵柏合剂壳聚糖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壳聚糖澄清法用于复方茵柏合剂的除杂效果以及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方法 以绿原酸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选澄清条件.与原制备工艺比较.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 壳聚糖澄清法所制备样品中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鉴别与原工艺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澄清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原工艺.结论 壳聚糖澄清法具有简化工艺、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制荆稳定性等优点,可用于复方菌柏合剂的制备.

    作者:庄让笑;席建军;周红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化疗药物致口腔溃疡30例

    目的 现察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化疗药物所致1:7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使用化疗药物导致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生素、补液和提高白细胞等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30~40mL/次,连用7 d;观察并记录两组的退热时间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口腔溃疡安全有效.

    作者:吴雪峰;江红;官东秀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莪术消症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莪术消症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将药材分为挥发油提取组、水提取组,分别以挥发油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影响挥发油提取的因素大小依次提取时间、加水量和浸泡时间,优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1h,水蒸气蒸馏9h.影响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的因素大小依次为煎煮次数、加水量及煎煮时间,优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第1次按药材吸水率加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保证了药效的发挥,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

    作者:李亚丛;邵海峰;陈惠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