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血竭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33例

宋文信

关键词:龙血竭, 糖尿病足, 溃疡,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龙血竭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糖尿病足溃疡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胰岛素降血糖、双氧水冲洗、清除坏死组织、每日常规消毒及换药、包扎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血竭外敷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渍疡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龙血竭外敷对糖尿病足溃疡具有促进疮面愈合的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龙血竭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33例

    目的 观察龙血竭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糖尿病足溃疡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胰岛素降血糖、双氧水冲洗、清除坏死组织、每日常规消毒及换药、包扎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血竭外敷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渍疡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龙血竭外敷对糖尿病足溃疡具有促进疮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宋文信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静脉输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26岁,因脑挫裂伤收治入院.2005年2月24日14:30,遵医嘱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海瑞欣)30 mL(福建福清制药厂,批号为04030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静脉输注;15:30,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体温38℃,疑为一般输液反应,立即停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爱茂尔2 mL、盐酸异丙嗪25 mg;16:10,患者出现口唇、四肢末梢发绀,手脚发凉,血压50/40 mm Hg,心率170次/min,体温40℃,血氧饱和度90%,立即行吸氧、心电监护,给予肾上腺素1 mg、地塞米松20 mg静脉注射,多巴胺1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输注等抗休克治疗,同时给予降温处理;23时,患者血压升至90/60 mm Hg,体温降至37℃,心率124次/min,血氧饱和度99%,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作者:吴荫惠;王有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乳癖康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乳癖康巴布剂制备工艺佳参数.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影响膏体成型工艺的甘氨酸铝、酒石酸、药物、炼和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巴布剂膏体的剥离强度和内聚力为量化指标,综合感观评分为综合考察指标,优选出佳制备工艺参数.结果佳工艺参数为甘氨酸铝:酒石酸:药物之比0.02:0.008:1.6,炼和温度50℃.其中各因素对剥离强度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甘氨酸铝与酒石酸交互作用、甘氨酸铝(P<0.01),药物、炼和温度(P<0.05),酒石酸;对内聚力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甘氨酸铝、药物、甘氨酸铝与酒石酸交互作用(P<0.01),炼和温度(P<0.05),酒石酸.结论 采用优化工艺后成型的巴布剂剥离性能优良,内聚力适中,涂展性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外用贴敷要求.

    作者:陈永财;周斌;邵炳忠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头孢呋辛酯的处方组成

    目的 研制头孢呋辛酯片,提高其体外溶出度.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体外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对处方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按处方微晶纤维素1 227g、内加羧甲基淀粉钠356g、十二烷基硫酸钠27g、外加羧甲基淀粉钠76 g制备的头孢呋辛酯片质量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标准.结论 头孢呋辛酯片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 可行,产品重现性试验稳定.

    作者:钱永健;谭雄斯;张国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与枸橼酸铋钾(CBS)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中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方法 将胃镜证实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和对照组(CBS三联疗法),疗程1周,疗程结束后1月复查H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3.33%(42/45)和88.89%(40/4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56%(43/45)和77.78%(35/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可以有效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促进渍疡愈合.

    作者:詹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颞骨岩乳管薄层高分辨率CT的影像表现

    目的 评价岩乳管在薄层高分辨率CT上的显示率和管径大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100例患者200个颞骨轴位正常内耳薄层高分辨率CT影像,层厚分别为0.75,1,2 mm.结果 89%的岩乳管得到显示,平均管径0.68 mm,管径比同层的上半规管要小.结论 薄层高分辨率CT能很好地直观显示岩乳管的结构.

    作者:许林;罗江平;向明;王小红;赵舂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青蒿素配伍丝裂霉素对体外培养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青蒿素配伍丝裂霉素(MMC)对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分析青蒿素配伍MMC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青蒿素与MMC配伍使用,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为40.8%.结论 青蒿素与MMC配伍使用可显著提高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提示青蒿素和丝裂霉素配伍使用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璐;张玉萌;孙薇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21种儿科常用药的药品说明书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内容的标注情况.方法 收集医院儿科常用的121种药品的说明书并进行分析.结果 121份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标注率为69.42%,注意事项标注率为52.07%,药代动力学标注率为4.96%;3项标注按剂型分类,注射剂标注率较高,按生产厂家分类,进口药品标注率较高.结论 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内容的标注目前仍存在某些缺陷,医师、药师在给儿童用药时应掌握所使用药物的药理、药性及其他相关知识,科学合理地用药.

    作者:吴丽华;宋启洪;张俊鹏;方丽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昔洛韦滴眼液中阿昔洛韦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阿昔洛韦滴眼液中阿昔洛韦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X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0℃.结果阿昔洛韦进样量在0.2~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0.35%(n=9).结论 HPLC法简单、准确、灵敏,能有效控制复方阿昔洛韦滴眼液的质量.

    作者:李宏斌;刘海宏;毕雪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双氯芬酸钠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8年双氯芬酸钠所致ADR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涉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及其他,在高年龄段发生率较高.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双氯芬酸钠所致ADR,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苏娜;徐珽;唐尧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花冲剂中芦丁含量

    目的 探讨测定槐花冲剂(槐花、野菊花、甘草)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32:68),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芦丁进样量在0.229~3.4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37%(n=6).结论 HPLC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槐花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丽谊;黄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复方氨酚烷胺片质量标准改进

    目的 修订提高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工牛黄中的胆红素、贝斯素、胆酸、猪去氧胆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氨酚烷胺片中的对乙酰胺基酚、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专属性强;对乙酰胺基酚、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浓度分别在50.10~500.60μg/mL,3.2~30.6μg/mL,0.525~5.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2%,99.60%,98.96%,RSD分别为0.24%,0.75%,0.78%(n=6).结论 所用方法 准确、快速,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 评价氯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组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 mg/d,治疗6周),对照组112例口服卡托普利(25 mg/次.每天2~3次),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肾功能等.结果氯沙坦降压效果与卡托普利无差异,对胆固醇、甘油三酯没有影响,有逆转左心室肥厚(LVH)和降低尿酸的作用,咳嗽发生率低,并能改善肾功能并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结论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均安全、有效,对血脂和肾功能无影响;氯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咳嗽发生率低.

    作者:张跃珍;林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2例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脱水、止血、激素、抗生素及促进神经组织恢复的药物并行防治并发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水肿面积改善情况、死亡率、致残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左积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千柏鼻炎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千柏鼻炎胶囊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正交试验法.结果佳提取条件为水提取2次,提取温度为90℃,每次提取3 h,加水量为6倍和5倍.结论 优选出的佳工艺可行,为在高海拔地区提取千柏鼻炎胶囊有效成分提供了参考.

    作者:马凤林;赵金凤;赵清;王锋松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对照组3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均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等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毒副反应较少.

    作者:李志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 探讨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方法 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中方法 进行.结果可用灵敏度为0.12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适于注射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的热原检查.

    作者:胡永兵;何忠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硫酸链霉素滴鼻液的含量测定及有效期确定

    目的 确定硫酸链霉素滴鼻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并测定滴鼻液的有效期.方法 采用旋光法测定含量,并以微生物效价法对测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旋光法测定新配制硫酸链霉素滴鼻液的含量方便、可靠、准确,但不适合贮存过程中的制剂含量测定.结论 对硫酸链霉素滴鼻液有效期的确定应以微生物效价法测定含量.

    作者:潘莉;岳晓燕;卢登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Waters C18柱(250 mm×4.6 a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25℃.结果栀子苷质量浓度在0.41~20.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为1.18%(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莫遗盛;许海棠;王冬梅;黄贵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达帕胺片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吲达帕胺片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柱(1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2:48:0.1),检测波长24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吲达帕胺质量浓度在0.1~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织线性关线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为0.41%(n=6).结论 HPLC法简便可行,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刘伟;王云;曲显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