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控制军队药品费用的增长

王晓红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 药品费用, 控制
摘要:该文介绍了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提出了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控制军队药品费用增长的主张.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8例克林霉素所致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特点及处理方法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医院门诊观察及住院治疗的8例患者发生克林霉素ADR的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例克林霉素ADR反应中,以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其中过敏性休克为严重.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胃肠系统损害和肝功能损害.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警惕可能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作者:张振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控制军队药品费用的增长

    该文介绍了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提出了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控制军队药品费用增长的主张.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痔炎消颗粒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痔炎消颗粒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4 nm.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192~0.4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0.33%(n=6);芦丁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96~2.406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9%,RSD=0.51%(n=6).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作该药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莫文电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药用炭颗粒剂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药用炭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 考察不同粘合剂及粘合剂的不同用量对制剂的溶化性、粒度等基本性能的影响,优选出合适的粘合剂及佳用量.结果 佳制粒工艺条件为药用炭粉末用20%的PVPK30水溶液制粒,PVPK30的用量为药用炭粉的20%.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50%.结论 本试验为药用炭颗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调经止带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调经止带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远志、黄柏、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样品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斑点对应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时,进样量在0.332~1.66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为0.89%(n=6).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 简单可行,结果 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参考标准.

    作者:高坚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nucleodur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 mm01/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4.0)-乙腈(20:8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2 nm,柱温为40℃.结果 盐酸卡替洛尔质量浓度在19.85~198.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2%(n=9).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 准确,适用于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邱颖姮;赵佩莲;李玉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制药企业执行环保新标准的对策

    该文阐述了我国制药工业的污染现状及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执行环保新标准的对策.

    作者:黄丁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专利保护在中药领域中运用的启示

    目的 探讨中药在专利保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从中药的专利保护范围及专利侵权的认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与结论 重视权力要求保护范围、方法 专利的保护和高水平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加强专利对中药的保护力度.

    作者:谢敬东;邓伟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我院2006-2007年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2006至2007年间上报的252例ADR报告.结果 共涉及81种药品,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抗感染药物的ADR多(占50.00%).ADR表现以皮肤损伤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

    作者:张明生;杨秀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制约基层医院药学服务进展的几大瓶颈

    目的 力求医院药学服务工作新突破.方法 根据现阶段药学服务工作实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药学服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药学服务发展.结论 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翁德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以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门诊处方以每月2 d量随机抽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在32167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为11369张,占35.34%.其中单一用药为98.89%,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为1.05%,三药联用为0.06%.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应强化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和约束门诊应用抗菌药物的行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玉顺子;金英顺;刁继红;朴福善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季感冒片中橙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四季感冒片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甲醇-水(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橙皮苷进样质量浓度在4.73~42.57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2.8%.RSD=1.45%(n=6).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四季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丽杰;谢丹;陈晓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复方头孢克洛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头孢克洛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分别以水、稀盐酸、磷酸盐缓冲溶液等3种溶出介质进行溶出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溶出介质中头孢克洛的质量浓度.结果 头孢克洛质量浓度在100~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1.11%(n=9);复方头孢克洛片45 min时的溶出量大于标示量的90%.结论 所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头孢克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对乙酰氨基酚糖浆处方

    目的 优化对乙酰氨基酚糖浆处方.方法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以溶解度为指标,得出聚乙二醇400(PEG-400)、1,2-丙二醇、聚维酮K30(PVP K30)3种辅料用量与对乙酰氨基酚溶解度的回归方程;并通过防结晶试验考察各辅料防结晶能力.结果 3种辅料均可显著增加药物溶解度,三者混合助溶效果更加显著,其中PVP K30可大大增加溶液防低温结晶的能力.结论 通过回归方程可在防止结晶、稳定制剂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处方中有机溶剂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制剂安全性.

    作者:张宇;周素敏;李雪英;张彦鹏;张艳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药工商企业的沿革与展望

    该文阐述了中药工商企业的发展沿革,揭示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者:姜碧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利用PASS系统对老年患者住院医嘱的审核与分析

    目的 推荐临床应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选取355例住院病例共10720条用药医嘱,利用PASS系统监测医嘱7147条,统计、分析监测结果 .结果 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2.35%,其中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占问题医嘱的93.65%.结论 PASS系统可有效监测医嘱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海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对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思考

    该文介绍了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的建议.

    作者:韦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川芎中川芎嗪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川芎中川芎嗪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超临界萃取为提取条件,以提取液中川芎嗪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川芎嗪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优选出川芎中川芎嗪的佳超临界萃取条件是粒度中(24目)、夹带剂乙醇浓度80%、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70℃-55℃-45℃.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传统溶剂提取法.

    作者:王芳;朱克;尤卫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HB的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HB的有关物质.方法 色谱柱用C18s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异丙醇(97:2:1),流速1 mL/min.结果 样品中有关物质小于0.5%.结论 HPLC法检查注射用HB中有关物质简便、准确.

    作者:牛金茹;李吉峰;殷书梅;王宓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

    患者,女,6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中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入院.既往患风湿性心脏病、房颤10余年.体格检查示体温35.7℃,脉搏90次/min,心界不大,二尖瓣闻及舒张期杂音,A2》P2,腹部稍胀,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下腹为重,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可闻及高调肠鸣音.

    作者:董凤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