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展生化药物指纹图谱研究可行性探讨

邹积宏;邹积先;刘红梅;刘长海;杨晶;许莉

关键词:生化药物,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研究内容, 研究程序
摘要:生化药物取材于生物体,包括多肽、多糖、氨基酸等多种活性物质,为加强生化药物质量控制,制订出能鉴别真伪、评价优劣、监控质量稳定性及均一性的质量标准是关键.经科学评价的指纹图谱是目前能有效分析组分复杂的生物药物的先进手段.通过对指纹图谱进行基础性研究,建立科学的检测方法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出药效组分的整体信息.生化药物指纹图谱研究涉及多学科,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并具有知识产权,对我国生化药物整体水平提高意义重大.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牛黄解毒片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项应予改进

    目的 对牛黄解毒片含量测定项下高效液相色谱图进行分析.方法取牛黄解毒片,用70%乙醇超声提取后,以黄芩苷为对照,在相同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测定并记录色谱图.结果 不同厂家生产的牛黄解毒片高效液相色谱图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在牛黄解毒片的质量标准中,建议增加以牛黄解毒片标准浸膏为对照的液相色谱鉴别,规定样品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应有与对照浸膏相同的色谱共有峰.

    作者:吴琼莲;何继祥;陈忠琴;许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喷雾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化痰颗粒喷雾制粒工艺的佳生产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黏合剂浓度、黏合剂用量、喷雾速度、制粒温度为可变因素,以合格颗粒收得率为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佳生产条件为黏合剂明胶浓度为8.0%,用量为1.5%,喷雾速度为0.4 kg/min,制粒温度为65℃.结论 该生产工艺可操作性强,产品收得率高,质量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日武;王方升;沈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人工牛黄鉴别方法的改进

    目的 改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人工牛黄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国家药品标准中显色法(标准法)和分光光度法对5个厂家的产品进行鉴别.结果 标准法所显颜色不统一,结果不稳定;分光光度法中人工牛黄的大吸收波长为(453±2)nm.结论 分光光度法结果稳定,可作为该产品中人工牛黄的鉴别方法.

    作者:付小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奈法唑酮的有关物质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盐酸奈法唑酮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ypersil 0DS2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含0.2%三乙胺的0.025 mol/L乙酸铵溶液(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奈法唑酮与中间体哌嗪、三唑酮分离较好,奈法唑酮的小检测限为2 ng.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奈法唑酮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冯敬肖;秦青;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罗通定注射液中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硫酸罗通定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6.8)-三乙胺(60∶40∶1,用3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6.8±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罗通定进样量在5~30μL范围内,质量浓度在12~36μg/μ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有关物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崔凤云;李大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先生的药缘追思

    2006年12月20日晚上,我走进书房坐在温馨的台灯下,照例翻阅起当天的报刊杂志来.突然,<新民晚报>中一条以黑体字作标题的简明新闻跃人我的眼帘:今天上午10时25分,中国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在北京家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终年72岁.

    作者:周福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朱砂的毒性和配伍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朱砂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可溶性汞盐和蓄积性游离汞,只要掌握朱砂的毒性和配伍及其应注意的问题,采取球磨加水飞法炮制,所配制出的药品会更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余立友;徐喆;胡望生;徐章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炭类药材的炮制及其功效

    结合实践经验,着重介绍中药炭类药材的炮制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及其炮制后的功效.

    作者:柯向倩;陈浙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完善药监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重要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创新执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履行好食品药品监管职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笔者认为,开展行政执法监督,目的是保证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得以实现,防止和纠正药监行政违法行为,为此,要从源头抓起,坚持标本兼治,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和完善药监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促进药监部门依法行政.

    作者:贺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开展全方位药学服务的探索和实践

    提出了全方位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以及只有临床药师,医师,护师,技师组成和谐团队,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好的药学服务的观点.

    作者:游枫慧;张进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匹布通片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法)测定曲匹布通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pH=3.3的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5℃.结果 曲匹布通质量浓度在4~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0%,RSD为0.40%(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曲匹布通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介绍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功效和性状方面的鉴别.苦杏仁的混淆品有桃仁、甜杏仁及被提取了脂肪油后的苦杏仁等,均可通过性状予以鉴别.

    作者:桑雅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酶法测定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溶出度的考察

    目的 建立有效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在溶出介质中加酶与不加酶两种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厂家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溶出度,并将两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结论对用药典法测定的溶出度不合格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两法的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彭彩萍;邓茂芝;龙玉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整治仍须加强

    目前,药品广告违法现象非常严重,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擅自发布药品广告;二是篡改广告审批内容,夸大药品功能和适应症,隐瞒毒副作用;三是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四是发布对依法禁止的药品广告;五是以专家、患者、医生等形象宣传药品疗效,以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六是使用过期失效的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甚至伪造冒用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违法药品广告扰乱医疗和药品市场,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为此,药品广告市场亟需规范治理.

    作者:逯尚远;于树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药企业应重视物流管理以适应竞争需要

    分析制定物流战略对我国医药企业的重要性,指出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并对医药企业制定物流战略提出了建议.

    作者:尹新玲;肖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为我国南方各省的高发肿瘤,其病因与EB病毒(EBV)感染、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鼻咽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以及整体调整机体、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作用.

    作者:梅全喜;孙雪颖;高玉桥;周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辅料对SN-中药颗粒剂吸湿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辅料对中药颗粒剂吸湿性的影响.方法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以不同辅料(淀粉、微晶纤维素等)与SN-中药浸膏制成颗粒剂后进行吸湿百分率比较;在温度为25℃、不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以不同辅料与浸膏配伍制成颗粒后进行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结果 以微晶纤维素为辅料制得的颗粒佳,其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8%.结论 试验测得的佳配方的临界相对湿度,为控制车间的生产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崔红华;李习文;王会弟;高海鹰;陈咏梅;李路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制订其质量标准.方法以制剂的外观、硬度、溶出曲线为指标,筛选片剂处方和制备工艺;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后确定的处方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7 g,微晶纤维素145 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9 g,6%淀粉浆100 mL,硬脂酸镁2 g(制成1 000片).苯磺酸氨氯地平质量浓度在8.5~8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97%.结论 处方设计合理,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质量.

    作者:肖华;王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茵药物使用的情况,评价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6月出院的外科手术病历共420份,分别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病例均使用了抗茵药物预防感染,预防用药起点高,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持续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该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存在较多问题,亟待加强对临床医生规范化使用药物的培训和管理.

    作者:徐晓华;景岷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析单病种限价与医院药学的发展

    实施单病种限价,有利于加强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评价,促进药学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作者:顾丽娟;刘跃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