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福云;马齐元
少年时期正值人的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但自制力较弱.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更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并且就业的不公平使学生认为学习无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面向21世纪,高职护理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调专业特色,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为适应社会需求增加社区教育、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使高职护理体系更加开放.
作者:洪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模式,评估核心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丢失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通过对目标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和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其掌握的核心信息进行问卷调查,以知晓率为指标评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丢失.结果在相关信息传递过程中核心信息丢失如下:大脖子、粗脖根信息丢失36.8%,智力低下信息丢失42.1%,孕妇生傻孩子信息丢失94.7%.结论教师对碘缺乏病核心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核心信息的把握和表达,特别是家长(居民)本身的文化素质和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是核心信息传递目的达到与否的关键所在.同时与在实施过程中具体操作的技巧、内容以及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无不相关.
作者:王斌;杨海霞;王旭霞;张海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是实现学校管理整体效益的基础.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直接的表现是班级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班级组织的进一步成熟,这正是学校管理育人的基本追求.班级的发展是贯穿学生在校受教育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它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现就构建班级的评价机制作些分析.
作者:奚树良;欧阳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内科护理学引入循证护理的教学方法,并对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循证护理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与循证实践能力.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培养高层次合格护理人才,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管理中,通过评估护生,重点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和临床实践的培训,制订教学实习目标和计划,落实带教措施,评价实习效果等来增强带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业务素质,巩固护生的专业思想,激发护生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赵若华;陈少岚;许嫦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前S1(Pre-S1)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检测其Pre-S1蛋白、HBV标志物及HBVDNA.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31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达96.8%;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69例,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分别为84.1%和75.4%;HBsAg和抗-HBc阳性者10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90.0%、80.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以HBVDNA定量>103拷贝/ml为诊断标准,HBVDNA阳性患者HBeAg、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3.0%(33/100)、81.0%(81/100),2者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40.9%(47/115)、73.0%(84/115).HBVDNA与HBeAg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399,P<0.001);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re-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了HBV复制的情况.
作者:张俊;李亚琴;胡永芳;庞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亲婚配及后代遗传效应是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近亲婚配及后代的健康状况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制定优生法规的重要依据.我们于2002年暑假首次对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清水乡、查汗都斯乡和河北新村的撒拉族近亲婚配夫妇及其子女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冶福云;马齐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审美教育寓于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把学校2004级345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作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讲授护理理论后,在实验室按演示→练习→指导程序练习技能操作;实验组采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制订教学目标并融入护理审美教育.结果经u检验,2组学生基础护理理论成绩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技能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个人准备、物品准备与整理、动作规范、熟练流畅、沟通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把护理审美教育寓于基础护理教学中能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操作水平,尤其对培养护士良好职业素质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滑卉坤;周燕;郭丽霞;孙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通过对心理健康含义及标准的分析,提出高校学报编辑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5种对策.
作者:高艳华;孙士广;张增学;王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任何角色的扮演都有它的重要性,基础护理教学中角色的扮演也不例外,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本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笔者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对某些内容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美风;郭蔚;刘节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方面.社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变,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对目前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高等学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作者:吕伟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从世界范围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恶性肿瘤将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日趋增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和期望寿命,造成人力和社会资源的损耗,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精神损失.
作者:刘玉琴;宋仲玉;王晓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分支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31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髂内动脉靶分支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结果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CR3例,PR15例,SD10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8.1%(18/31);半年存活31例(100.0%),1年存活30例(96.8%),2年存活21例(67.7%),3年存活16例(51.6%).结论髂内动脉分支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杜富会;王文辉;王世杰;李雷;田晓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权配置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一环.在财务治理框架下,明确董事会应分享的财权,主要包括:重大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及财务执行权3项权能.通过分析财权行使缺陷的原因,提出完善董事会财权配置的机制.
作者:杨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学院校在实验室硬件和人员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医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建了全新的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整合,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减少了实验内容的重复率,加大了学科内容知识点的联系,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内容增加了.由形态实验室独立于各学科教研室实施形态学实验教学是增强形态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针对近年来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获得的快捷与便利、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变化等新形势下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结合丽江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作者:杨文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亚健康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自编亚健康自测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6名在我市中心医院实习的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约30%的护生已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心身疲惫、情绪变化等.亚健康表现主要与强精神质(EPQ-P高分)、内向(EPQ-E低分)和情绪不稳定(EPQ-N高分)等人格特征有关.结论实习护生的亚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并与个体的某些心理特征有关,必须引起学校、教学医院、教师和护生本人的重视.
作者:许加宾;张金玲;唐建军;王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班主任工作中,以人为本,对如何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探索,有助于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新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陈光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是显微镜操作熟练程度的体现,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懂得显微镜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但往往还不能做到非常熟练.探讨要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所要做到的3件事:调节好显微镜的光线;调整好标本在载物台上的位置;调准焦距.只有做好这3件事,才能迅速完成显微镜操作.
作者:王坚毅;潘如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