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烽;方东伟;谢展鹏
目的 了解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及病原菌对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使用的抗感染药物的种类及数量、使用量占前10位的品种、革兰阳性菌(G+菌)和革兰阴性菌(G-菌)的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结果 头孢菌素类、青霉紊类、喹诺酮类为临床用量大的抗感染药物,分别占27.66%,22.60%,15.38%;G+菌对青霉素G、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3.33%和48.72%、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40.54%;G-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22.51%,30.57%,30.94%,16.85%,9.40%,26.12%.结论 临床应根据痛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数据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周霞;易太友;郑红毅;周建蓉;何文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对红花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所引起的皮疹、剧烈头痛、发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并分析,提示医师在临床应用红花注射液时应密切注意观察.
作者:孔庆峰;陈铁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儿童咳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6.8 g,三乙胺5 mL,磷酸4 mL,加水至1 000 mL)-乙腈(90: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9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14.9~74.5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50%.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魏尊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克咳片中罂粟碱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用甲醇回流提取方法制备供试品.结果 用改进后的方法检测克咳片中的罂粟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可用于克咳片中罂粟碱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漆仁哲;肖建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院内致病菌的耐药及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5-2006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茵作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共分离致病菌185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08株(占16.6%),金黄色葡萄球菌208株(11.2%);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大肠埃希茵、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 分离菌株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茵药物.
作者:方子正;宋秀兰;费哲红;沈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铋剂三联疗法和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并探讨其经济学效果.方法 将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48例,口服枸橼酸铋钾胶囊1 800 mg/d,3次/d,B组44例,口服奥美拉唑40 mg/d,2次/d,两组均联用阿莫西林1500 mg/d,甲硝唑600 mg/d,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7 d,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和14C-尿素呼气实验.观察和比较临床效果,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在溃疡愈合和HP清除率方面,两种方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药费与疗效根除率比值C/E A组为0.54,B组为0.99,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0.42%,B组为31.82%,A组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种三联疗法的疗效相近,但铋剂三联疗法具有较好的经济学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延芹;季淑梅;耿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盐酸多巴胺在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聚苏丹红Ⅲ膜修饰电极对盐酸多巴胺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盐酸多巴胺浓度在0.5~60.0μ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 μmol/L.结论 所用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含量.
作者:郑艳洁;林丽清;蔡瑞宏;林新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妇炎清颗粒中的赤芍、苍术、延胡索、牡丹皮.方法 赤芍鉴别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一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苍术的鉴别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延胡索的鉴别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牡丹皮的鉴别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盐酸酸化的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 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鉴别方法简便、可靠、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妇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耳、鼻、喉、口腔科用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信息.方法 对2002-200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耗的耳、鼻、喉、口腔科药物进行金额、数量的分类统计,分析对比用药情况.结果 该院这5年的耳、鼻、喉、口腔科用药以清热解毒类、清音利嗓类、抗过敏类、抗感染类为主,并呈上升趋势.结论 调查分析显示了该院耳、鼻、喉、口腔科的用药特点,提示仍应注意合理用药.
作者:刘晔;黄婧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蛇胆陈皮散中牛磺胆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岛津Shim-pack C18柱(250mm×4.6 mm,5 μm),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牛磺胆酸钠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803~4.016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1.9%.结论 HPLC法简便、专属性好、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蛇胆陈皮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岑淑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浓维磷糖浆中总磷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 根据磷与钼酸-钒酸铵试剂形成络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在400 nm波长处的吸收度,采确定总磷量(以PO43-计).结果 PO43-质量浓度在6.13×10-3~3.07×10-2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86%,RSD=0.54%.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浓维磷糖浆中总磷量的测定.
作者:海彩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伪麻黄酸碱的血药浓度.方法 将血浆样品采用甲醇沉淀后,以格列吡嗪为内标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5 mmol/L醋酸铵-甲醇(10:90,V/V),流速为1.0 mL/min,离子检测方式设为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检测离子极性为正离子,采用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检测对象为伪麻黄碱(M+H离子,m/z 148.4),内标格列吡嗪(M+Na 离子,m/z 468.1).结果 线性范围为5.01~100 2μg/L(r=0.999 7),低检测限为5 μg/L.方法回收率为89.6%~95.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5.2%和7.1%.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简便易行,适用于伪麻黄碱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朱定春;张倩;余潜;周洁;于翠霞;朱余兵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中,西药见效快但有副作用,如磺脲类药物会引起体重增加;中药注重整体调节,但起效慢.因此,研制快速起效且安全可靠的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高血糖素是胰岛α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肝糖原合成,促进葡萄糖异生、分解,其受体拮抗剂可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该文就高血糖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论述.
作者:任彦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综述盐酸哌替啶的罕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查阅国内有关盐酸哌替啶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就其致过敏反应、呼吸骤停、静脉炎、昏迷、窦性心动过缓、急性左心衰竭、中毒性休克等罕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作者:刘小云;王燕;刘倩;代成容;王琼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枣仁安神胶囊对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枣仁安神胶囊和舒乐安定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醒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枣仁安神胶囊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作者:张卫同;施振国;孙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或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立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组,45例)与尼莫地平组(对照组,42例),于给药前后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变化,并采用许氏记忆量表检测记忆商(MQ).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和尼莫地平对于缓解老年性痴呆都有一定疗效,前者改善作用更明显,疗效更确切.
作者:范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活络祛风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独活、三七、肉桂、黄连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独活、三七、肉桂、黄连等药材的特征斑点均能被检出.结论 用薄层色谱法能有效地对活络祛风散进行定性鉴别.
作者:韩映晨;南善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腑血平胶囊的质量标准,以便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鉴别项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含量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的大黄素、大黄酚,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 在TLC中均能检出三七、大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在0.2114~20.640 0μg/mL和0.458 8~40.800 0μg/mL范围内均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9.5%.RSD分别为0.77%和0.82%.结论 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腑血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振杰;黄乃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对独活寄生合剂中当归、川芎、茯苓、熟地黄的定性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结果可靠.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用于独活寄生合剂的定性鉴别.
作者:罗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中甲硝唑和醋酸氯己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美国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mol/L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的三乙胺缓冲液(45:10: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9 nm.结果 甲硝唑和醋酸氯己定在此条件下可实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32.9~131.7μg/mL(r=0.999 9)和17.2~69.0μg/mL (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RSD=1.4%)和93.6%(RSD=1.2%).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夕野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