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践

黄建蓉;张良明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实践经验, 困难
摘要:简要介绍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第2届中国国际天然药物药材饮片展览会8月在宁揭幕

    作者:成建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脂质体载药系统与抗肿瘤药物

    目的:介绍脂质体载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方法,主要介绍普通脂质体和一些经过修饰后的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情况.结果:脂质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是可行的,可显著降低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血药浓度并延长作用时间,还可明显提高抗肿瘤药物作用的靶向性.结论:脂质体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在抗肿瘤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宫亮;杨和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004年中医药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伐昔洛韦缓释片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伐昔洛韦缓释片与普通片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将6只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给予参比制剂(盐酸伐昔洛韦片)和供试制剂(盐酸伐昔洛韦缓释片),间隔1周后,2组交换给药,并于相同时间点采集犬下肢静脉血样,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将单剂量给予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AUC0→t和Cmax,经对数转化后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90%可信区间检验,结果供试制剂的Cmax小于参比制剂而Tmax则大于参比制剂.结论:所研制的伐昔洛韦缓释片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作者:陈建秀;赵朝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宏观ADR监测和报告体系的运作

    所谓中宏观ADR监测和报告体系,是指省以下包括省级ADR监测和报告中心在内的ADR监测与报告体系,这个体系在ADR监测与报告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中宏观ADR监测与报告体系和运作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4月联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实行ADR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时限和方式,向所在地的省级ADR监测中心报告所发现的ADR.可见,ADR中宏观监测和报告体系主体主要由ADR监测中心(省和省以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组成.

    作者:梁毅;葛卫红;刘莹;王从政;张福强;苌雅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国产利福平胶囊生物利用度考察

    目的:考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抗结核药国际招标的部分国产利福平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此作为评标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保证该项目所用药物安全、有效.方法:采用5对或6对交叉设计,测定了6个厂家的产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国产和进口利福平胶囊的血药浓度,用3P87程序求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用新药数据统计处理软件NDST程序对血药浓度峰值(Cmax)、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o→n)进行生物等效性检验.结果:Cmax为11.91~16.25 μg/mL,Tmax为1.42~2.16 h,t1/2为3.33~3.68 h,AUCo→n为85.70~101.79 μg·h/mL.以进口产品为标准参比制剂,测得国内各厂家利福平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0.2±16.2)%,(108.1±21.4)%,(108.5±13.7)%,(103.4±12.4)%,(101.2±14.2)%,(92.6±13.6)%.结论:经生物等效性检验,国内各厂家产品与进口产品为等效制剂.

    作者:赵伟杰;李惠文;梁桂芳;郭振勇;段连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肿瘤生物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对肿瘤生物治疗药物中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抗血管形成药物、氨基酸酶药物、细胞因子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郑武;曲洪琴;朱绿松;李会成;王晴;伞德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窍鼻炎片中欧前胡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通窍鼻炎片中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a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65:35),检测波长为248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欧前胡素进样量在0.05~0.33μg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2.40%).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通窍鼻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春华;哈永红;张莉;张宪平;田洪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55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55例中药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涉及中药制剂20种.在55例不良反应中,主要为变态反应,占74.5%(41/55),其他类型反应占25.5%(14/55);由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占78.2%.结论:中药制剂也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其中静脉给药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作者:陈燕华;徐晋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注射液组(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及ADL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减轻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作者:刘仲初;郑书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生产年内必须通过GMP认证等9则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期脑梗塞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仅给予甘露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丹参)等常规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55%,对照组为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宋春江;龙秀英;钟晓闵;李秋茹;王思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OTC药品的广告定位策略

    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和新的广告审批办法后,大众媒体上广告宣传的重点将转向OTC药品.OTC药品多为治疗一般疾病的常备药品,如感冒药、止痛药、肠胃药、皮肤药等等,这些药品一般在生产技术上都比较成熟,不具有专利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市场上同一种OTC药品往往具有多个品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OTC药品市场不同于医院处方药的大特点是:前者以消费者为中心,后者以医生为中心.OTC药品比处方药具有明显的一般消费品特性,是一种需要通过市场营销手段进行推广的药类商品,所以,OTC药品广告宣传后该药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就成为其广告成败的焦点问题.

    作者:王高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肾壮阳药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补肾壮阳药中枸橼酸西地那非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 5μm),0.05 mol/L磷酸(三乙胺调pH至3.0±0.1)-甲醇-乙腈(55:25: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结果: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4~1.00μg/mL,相关系数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3%(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应用于检测补肾壮阳药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含量.

    作者:雷灼雨;罗萍;周渝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001-2003年我院与南京地区整体药品消费金额比较分析

    目的:预测用药结构的变化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按药理作用分类统计2001-2003年江苏省中医院与南京地区整体药品消费金额.结果:药品消费金额平均年增长率南京地区为17.80%,江苏省中医院为25.10%,抗感染药物与心血管系统用药位居前两位.结论:预计江苏省中医院与南京地区的用药结构将会有较大调整,用药将日趋合理、多元.

    作者:王淑云;王亚娜;张忠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氟西汀治疗脑梗塞伴抑郁症30例

    目的:探讨氟西汀(百忧解)对脑梗塞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以证明脑梗塞患者的部分症状为抑郁症所致.方法:随机选择脑梗塞患者70例,经Zung量表筛查,诊断伴抑郁症者(积分≥40分)48例,分为两组.氟西汀治疗组(30例)给予氟西汀(20 mg,1次/d)及常规活血、抗凝治疗,心理治疗组(18例)由专门人员进行心理指导和生活方式干预,均观察6周.结果:氟西汀治疗后患者Zung量表评分比治疗前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单用心理治疗.结论:抗抑郁治疗有助于脑梗塞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海英;蔡玉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定量方法改进

    目的:改进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使之更加科学、准确.方法:采用特制弹簧称将称好的药品装入一次性无菌塑料袋中,用不锈钢砧、锤(可反复灭菌),砸成细粉后(每换一种药品则将器具用75%酒精棉球擦净),置特制的三角容量瓶中,加稀释剂至100mL.对于黏度较大的药品可再用康氏振荡仪振荡数分钟,待充分溶解后,用特制吸管定量加入培养基.结果:改进法更加合理、规范,可控制性强,并可定量地对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结论:改进法简便可行,提高了检查的精确度,并可使检查方法标准化.

    作者:翟枫;裴明日;姜丽;朱晓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3年9月~2004年3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详细记录患者呕血、黑便的时间和数量,血压、脉搏、腹痛和肠鸣音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3 d内泮托拉唑组(96例)有83例止血(86.46%),奥美拉唑组(42例)有33例止血(78.57%);4~5 d内两组止血病例分别为11例和7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和95.24%.治疗中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针剂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均安全有效.

    作者:胡长梅;霍继荣;彭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卡铂与足叶乙苷联用治疗肺癌133例

    目的:观察卡铂与足叶乙苷(CE)联用方案对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133例肺癌患者采用CE方案治疗2个或3个周期,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47.0%,其中小细胞癌(37例)有效率为83.8%,腺癌(62例)有效率为33.9%,鳞癌(34例)有效率为30.3%.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及肝肾毒性较轻.结论:CE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较高疗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其他常用方案相近,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杨文国;王海云;梁西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实施GMP是医疗器械质量监管的新阶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中启动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医疗器械GMP),并初步确定用4至5年的时间逐步完成GMP认证工作,此举将使我国医疗器械质量监管步入新的阶段.国家药监局的这一重要部署既是与国际接轨的举措,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人们对医疗器械质量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的需求,其目的是从源头上建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的规范标准和约束机制,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的水平.

    作者:张延庆;秦建华;王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