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芳;俞发荣;李淑鸾;唐兆瑞;周庆云;刘江波
护士是构成医疗队伍的主体,对护士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管理及医疗质量的高低.护士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患者对医院是否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作者:林玉银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原平凉卫校(现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1989年开始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无记名量化计分评价,经过17年的执行和2次改进,基本成熟.
作者:李伊平;刘让元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观察进展期胃肠道癌症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情况,以期探索化疗是否可引起肿瘤标志物的转换及出现转换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50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且目前没有可观察的肿瘤病灶的患者血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癌胚抗原(CEA)(-)分成2组,计算每组中肿瘤标志物阳性转换冬生率.结果 (1)CEA化疗前后均阴性组中,胃癌和大肠癌糖抗原19-9(CA19-9)化疗后由阴性向阳性的转换率分别为26.6%和8.6%,糖抗原 242(CA242)的转换率分别为22.8%和10.9%;胃癌和大肠癌间CA19-9和CA242 阳性转换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CEA化疗后由阳性转阴性组中,胃癌和大肠癌中CA19-9的阳性转换率分别为15.4%和6.7%,CA242的转换率分别为15.4%和3.3%;胃癌和大肠癌问CA19-9和CA242阳性转换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以CEA设立的2观察组间CA19-9和CA242阳性转换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后出现肿瘤标志物阳性转换,说明原本不敏感的肿瘤开始生长.因此,可以利用肿瘤标志物的转换调整化疗方案.
作者:乔蕾;孙玉凤 刊期: 2007年第13期
1 仪式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1 时代呼唤质教育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在身心、智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观及精神价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徐明珠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我校药学专业是一个新设专业,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等都比较薄弱.对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时,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1 明确定位,按实用型人才要求设置课程
作者:侯永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大学生要把握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准确掌握就业信息,正确处理和运用就业信息.
作者:任邦来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前,许多学校面临场地小、器材少的问题.如何让较多的人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体育活动和使较少的器材发挥较大的作用,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应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作者:丁书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高职护理专业依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培养了大批政治素质高、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熟练的高级护理人才,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裴素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机能性学科,内容较为抽象,且很多生理活动都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而在教学中又没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具,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作者:卢兵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整体素质下降.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标模糊;教师对考试各环节的把握尺度偏差较大,致使考试缺乏规范性,考试成绩很难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
作者:叶传昌;张芹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为基础,对甘肃省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为建立适合我省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史正保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逻辑学是一门具有普遍意义的、具有确定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工具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维、增强理性思维技能有重要意义.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认知自学能力、理论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
作者:赵玮;姚黎英;梁慧敏;于淼;张亚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要求职业教育部门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职业道德行为.通过职业指导,使学生全面了解职业和社会,帮助其树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正确的就业观.
作者:王永清;程玉海;韩德兰;张飞燕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护理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教育初期实施择业指导,教育中期实施创业指导,教育后期实施就业指导;实施产学全程结合教育:教育初期实施职业技能感知教育,教育中期实施职业技能实景教育,教育后期实施职业技能强化教育.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为保证外科实践性教学的质量,采取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验设备投入、学生书写实践报告、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等措施.
作者:郑素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中专物理教学中,概念、定律繁多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搜索、查找和收集各种与物理教学有关的信息材料,并在教学中创设生活中的物理情景,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养成关心身边物理学现象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作者:郑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就终身学习、反思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在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析.
作者:张雳平;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申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和内容.
作者:张素玲;林春雷;蒋大伟;林铁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进入新世纪,专家指出需要具备以下4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第三,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有团队精神.为此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4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跃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孝的形成发展分析,孝文化与尊老、养老的观念密切相关.现代社会发扬光大孝文化的精华部分,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秦东华;张立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