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霞;姜建国;杜增辉;朱建平;苑华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兔血清中甲磺酸帕珠沙星的浓度.方法:采用YWG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三乙胺(55:44.5:0.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5℃,血清样品以诺氟沙星为内标.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的线性范围为1~40μg/mL,低检测浓度为0.1μg/mL,平均回收率在97.6%~106.1%之间,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0%.结论:RP-HPLC法精确、灵敏、稳定,可用于甲磺酸帕珠沙星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郭绮;李宁;陈海燕;罗凤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XDB-C18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058 5~0.585 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4%,RSD为0.45%.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黄疸茵陈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石国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医药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首要的是创新和领先,研发是创新的基础,独立开发新药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国的化学药品有97%是仿制品,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年均用于研发的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资金缺乏是导致创新能力弱的重要原因.
作者:曹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应用的现状及趋势,并作客观评价.方法:对2001-2004年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的种类、用量、金额、DDDs等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2001-2004年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用药金额分别为362.05,586.32,716.12,818.22万元,呈上升趋势,临床应用以低分子肝素居首位,新型抗凝血药物的应用也有上升趋势.结论:该分析结果为该地区抗凝血药物镲的研制、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洪;杨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静脉滴注泮托拉唑钠40 mg,对照组28例,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40 mg,均为2次/d,疗程3~5 d,此后两药均改口服,20 mg/次,1次/d,连续4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6.9%和73.9%,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6.4%,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晓怀;钱南萍;许静;魏润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探析我国中药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着重探讨一体化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以及保证中药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配套措施.
作者:王建平;翟铁伟;郝小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测定双嘧达莫的含量采用shimack-VPODS色谱柱,以磷酸溶液(1→3)调节pH值至4.6的0.1%磷酸二氢钠-甲醇(20: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 nm;测定银杏总黄酮的含量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以磷酸溶液-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线性范围双嘧达莫为6.12~24.48μg/mL,银杏总黄酮为0.047 6~0.190 4μg/mL.双嘧达莫的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85%;银杏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为0.69%.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银杏达莫注射液.
作者:张雪梅;刘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地处鲁南的临沂市扼守着山东南大门,商贸流通业发展迅猛.该市中药材及药品非法经营活动曾十分猖獗,制假售劣现象屡有发生,跨省违法违规案件尤为突出,一度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的药品监控重点地区之一.
作者:卢锡奂;刘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些原则性问题1.1结合中国国情,明确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目标定位在所有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矛盾是: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则是有限的.从这一基本矛盾出发,一个必须回答的原则性问题是: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不同的医疗卫生需求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换句话说,必须首先解决保障谁和保什么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改进更年安胶囊可控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利用薄层色谱可检测出制何首乌、五味子、仙茅药材中的活性成分.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可作为更年安胶囊质量控制的标准.
作者:陶茜;程爱国;史亚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防己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柱,以含0.06%二乙胺的甲醇-乙腈-水(3: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粉防己碱线性范围是0.05~1.0 mg/mL,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1.0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防己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冯碧敏;叶云;张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脂质体作为新的制剂技术,对提高蛋白质、多糖、多肽类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稳定性、靶向性及临床应用有很大的帮助.综述对脂质体作为生物大分子药物载体的优点及制备方法,并介绍了新型脂质体在大分子药物中的应用.
作者:刘娟;胡水根;汪国华;柯乾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某医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该院5年来(2000-2004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中成药的DDDs及总金额均有上升,居前3位的是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通天口服液;用药金额排序居前两位的是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结论:该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以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等常见,但影响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因素较多,应提倡合理用药.
作者:吴杲;吴汉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样品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Nucleosil 100-5硅胶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3 mol/L的磷酸二氢铵溶液(pH=7.00)-乙腈(75:25,V/V),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进样量40μL.结果: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线性范围是25~4 000 ng/mL(r=0.999 9),回收率在94.59%~100.84%之间,日内RSD(n=5)在0.67%~2.35%之间,日间RSD(n=5)在2.77%~4.09%之间,低检测限是12.5 ng/mL.结论: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研究.
作者:何菊英;张蓉;唐敏;夏培元;刘松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鉴别六味地黄浓缩丸及其伪劣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包装、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伪劣品的做工粗糙,不含有效成分或含量减少.结论:伪劣品无防病、治病效果.
作者:刘紫全;叶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制备以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为主药的阴道栓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明胶、甘油为基质,用热融法制备.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栓剂中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结果:该品无刺激性,稳定性好,能满足临床需要.结论: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测定方法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齐菲;许伟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分析违法药品广告的成因,指出药品广告审查与监管的脱节是当前存在的大问题之一,并就药品广告的规范进行探讨,提出加强药品广告管理的一些建议.
作者:李翔;邵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宁片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28 5~0.428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4%.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护肝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龚青;鲁敏;戚雁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考察聚丙烯(PP)输液袋对二羟丙茶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吸附程度.方法:分别将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加入PP袋装输液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计算相对百分含量及吸附率.结果:PP输液袋对二羟丙茶碱的大吸附率为4.84%,对地塞米松磷酸钠大吸附率为13.76%.结论:临床上配伍PP袋装输液时,二羟丙茶碱应在4 h内滴注完毕,地塞米松磷酸钠应在2 h内滴注完毕.
作者:陈方亮;程亚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复方丁香罗勒油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复方丁香罗勒油在冷、热和常温条件下的质量变化.结果:在低温(-20℃)和高温(80℃)区间,以及常温贮存0~18个月的条件下,复方丁香罗勒油性状、鉴别、相对密度、折光率和含量未见变化.结论:在高温、冷冻和常温条件下贮存,复方丁香罗勒油的质量稳定.
作者:邹亚群;李东;陈丽娜;聂中越;邹静;王大果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