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体内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

李霞;唐玉海;郑晓晖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体内药物分析, 应用
摘要:目的:综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体内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近10年来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该法在植物药、兴奋剂、特殊管理药、心血管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等体内药物分析中已广泛应用.结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体内药物分析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炎症气道粘液高分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慢性炎症气道粘液高分泌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结果:多种针对粘液高分泌发生过程不同环节的抑制性药物开发取得了一定进展,或处于临床前期实验阶段,或已应用于临床治疗.结论:通过使用新型药物,可加强粘液纤毛系统清除功能并改善异常的粘液流变学性质,此方面观念的加强和使用实践必将对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杨捷;周向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行政许可法》对药监工作影响深远等5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汉威斯特天然澄清剂处理双根口服液的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双根口服液除杂质的工艺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法与汉威斯特天然澄清剂法,对双根口服液进行除杂质的比较研究.结果:澄清剂法除杂质可获得澄清的液体,且能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结论:澄清剂法可代替乙醇法用以除杂质.

    作者:潘强;仲华;郭晓华;吴坤;贾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考察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的外观、酸度和无菌检查等项目;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及降解产物,以0.02 mol/L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 nm.结果:由水针剂改为输液的3批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样品,室温放置6个月后,各项指标(与刚放置时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三尖杉酯碱氯化钠注射液输液剂型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王宏业;鲁统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白细胞减少症患者33例

    目的:了解白芍总苷治疗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处于活动期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SLE患者33例为治疗组,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与SLE活动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用白芍总苷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定量、周围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平均血沉水平、血清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平均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每日平均应用强的松的剂量以及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补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用于治疗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SLE患者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SLE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志军;刘雁;陈琳洁;范晓云;杨珂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醋酸氯己定喷雾消毒剂杀菌效果考察

    目的:考察醋酸氯己定喷雾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纸片法观察抑菌圈的大小,考察乙醇浓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比较各处方的杀菌效果,并作了皮肤消毒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该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所选择的3种乙醇浓度(60%,70%,75%)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该消毒剂原液作用3 min后对皮肤表面细菌的自然杀灭率在99%以上.结论:醋酸氯己定喷雾消毒剂具有广谱、速效、快干的特点,是目前较为满意的皮肤消毒剂.

    作者:舒凌玲;陈雅;胡大强;吴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8种抗恶性肿瘤药对胃、肠癌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目的:研究常用抗肿瘤药物对胃、肠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41例胃癌、19例肠癌手术摘除的瘤体进行细胞分离、培养,用MTT法对其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胃癌对5-FU,PYM,MMC,Ara-C,DDP,VCR,VP-16较敏感;肠癌对MMC,PYM,DDP,5-FU较敏感;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结论: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对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魏润新;华彬;季晓惠;钱南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Reliasil硅胶分析柱,流动相为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溶液(47.5:47.5:5:0.3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该方法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基本稳定;士的宁进样量在0.049~0.44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7%;士的宁峰与其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专属性、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

    作者:洪梅;姜元甲;吴涛;冯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清热养阴汤治疗消渴病26例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汤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糖尿病患者给予清热养阴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30 d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治愈率为76.92%,好转率为19.23%,无效率为3.85%.结论:以清热养阴汤为主治疗消渴病,疗效满意.

    作者:孙斌;孟兆水;苑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质子泵抑制剂门诊处方调查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调查,了解质子泵抑制剂(PPI)在门诊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份共12个月的门诊处方,综合分析PPI的处方使用频率、患者性别及年龄、药物的品种及消耗量、合并用药、合理用药等情况.结果:12个月门诊处方量共293 720张,其中使用PPI的处方为5 886张(2.0%),以金奥康的处方使用频率高;患者男:女=1.9:1,平均年龄男性(47.6±12.7)岁,女性(43.6±13.6)岁;89.4%的处方合并1种或以上的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5%.结论:门诊PPI处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经济负担等情况加以选择,应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工作.

    作者:卢克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黄花透渊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黄花透渊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黄芩苷、绿原酸、苦参碱进行薄层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均无阴性干扰;含量测定的黄芩苷进样量在0.049 6~0.4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5.92%(RSD=1.2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洪;文洪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药企业薪酬现状调查研究

    2003年,笔者对全国187家医药企业的薪酬状况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玲;黄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日本汉方药业的开发战略

    日本汉方药生产企业非常重视生产高品质的汉方和生药制剂,把提高品质作为汉方药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喘平片中茶碱和黄芩苷含量

    目的:用反相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喘平片中茶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外标法,采用Hyper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茶碱和黄芩苷浓度分别在18~180μg/mL和2.3~23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9 6和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6.7%,RSD分别为1.2%和1.1%.结论:反相梯度HPLC法适用于喘平片的质量控制(能同时测定茶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

    作者:祝业光;申林莉;邢上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我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践

    介绍本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作法,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以供同行开展ADR滥测工作参考.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戊二醛溶液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2%戊二醛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配制2%戊二醛溶液,于不同条件及时间观察溶液颜色、产生沉淀、pH及浓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有金属存在时,2%戊二醛溶液出现颜色变黄、产生沉淀、pH升高以及含量明显下降.结论:与金属及空气的接触是影响2%戊二醛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魏黎萍;余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降低医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对策研究

    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以及创新后果的不确定,使医药企业的创新行为面临较大的风险,在一定的程度上延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如何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是每一个医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该文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风险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作者:刘皓;杨悦;王永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希望中国药监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访扶桑帝药(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赤泽良太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18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编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静脉滴注为主(占94.1%);抗菌药物应用频率高是头孢菌素类,以三代头孢为主,档次偏高;术后用药时间>3 d(占50.8%),疗程偏长;抗菌药物给药剂量、间隔、途径不合理23例(占19.5%);新生儿预防用药有一定针对性,预防应用率为17.7%.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用药有待进一步干预.

    作者:马新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郑筱萸局长发出GMP攻坚战动员令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