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等职业学校潜能生教育转化的尝试

张晓

关键词:潜能生, 教育转化, 职业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工作中存在生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各个学校相继降低门槛扩大生源,使得整体生源的文化素质和德育素质普遍滑坡.学习成绩较差、纪律观念淡薄的潜能生或后进生在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这部分学生常因自律性差等原因而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新时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定位、经营理念、人才观、发展现等进行探讨,意在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

    作者:马登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从腰椎间盘突出症到脊柱解剖

    脊柱解剖是中医专业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对其教学方法设计如下.

    作者:陈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学校谈心屋工作中的价值问题

    在澄清谈心屋工作中的价值观影响及价值干预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学校谈心屋工作中的价值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季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在医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心理健康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1,2].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但并非只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的任务.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主要靠学科渗透和课堂教学来具体实施.

    作者:蒋益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等专业学校美育现状、重要性及对策

    简要分析美育在中等专业学校的现状以及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对中等专业学校做好美育工作提出4点对策.

    作者:曹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源,其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参与重要作用,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于抗轮状病毒效果显著.利巴韦林具有抑制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西咪替丁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两者联合使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马忠明;郑彬;王兴茂;张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教育教学管理调查与研究

    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一体,培训对象具有年龄和学历结构跨度大、技术岗位种类多、知识结构层次悬殊、理论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且培训质量要求高.为使这些乡村医生通过培训顺利获取学历和执业资格证书,我们开展了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教育教学管理调查与研究,尝试集体备课、分层教学,组织职业证书考试与教学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以更新教学方法,探索出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的系统管理办法.

    作者:赵杰荣;赵杰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来自27所中心卫生院的调查报告

    以问卷法调查宁夏南部地区27所中心卫生院现况,分析其结果,旨在寻找市场经济下基层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新途径,为基层医院如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提供方法及依据.

    作者:樊瑞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心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中护理专业开设心理学基础课程已多年,该课程主要是以心理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知识框架,辅以部分护理专业特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同时,能够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今后的护理实践中为服务对象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作者:徐琪安;王富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案例教学法在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1].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讨论过程中常能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是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

    作者:林丹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职护生专业技能提高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高职护生操作技能的手段和方法.方法 从2002级高职护生中抽取8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护理教学及专业技能训练过程,对照组只安排完成课堂练习,观察组安排强化护理技能训练课程,并进行训练前成绩、训练后成绩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专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护理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

    作者:王静;陈友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优化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探讨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主导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形态-机能-临床嵌入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病例、提出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组织考核以及调查问卷比较分析,均显示该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具有优越性.

    作者:吴淑华;赵大华;赵铭锋;曹璋;马小梅;张道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法在纤维素水解佳实验条件探究中的应用

    正交实验法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到正确结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纤维素水解实验的课堂演示过程中,由于对实验条件选择不当,造成实验结果不理想.因此,用正交实验法找出纤维素水解的佳实验条件,从而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作者:刘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病例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应用

    在耳鼻喉科教学中,把病例放在课后,或穿插于课中讨论或做作业,不仅讲典型诊治病例,而且讲延误诊治病例,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杨善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体外试验制备D -二聚体阳性标本用于实验教学的体会

    目的 探讨体外试验制备D-二聚体(简称D-D)阳性标本用于实验教学的可行性.方法 取13例D-D阴性、纤维蛋白原含量在参考值范围内的新鲜血浆混合,取A、B、C 3组实验所需血浆,加入组织凝血活酶试剂生成交联型纤维蛋白.以尿激酶、血浆中纤溶酶原(PLG)激活物为激活剂,可激活PLG生成纤溶酶(PL),后者使交联型纤维蛋白降解生成D-D及其他产物.于30min、1h、2h、4h、8h分别用胶乳(包被D-D单抗)凝集法检测(定性试验、稀释试验)降解产物.结果 尿激酶激活试验,30min即可生成较多D-D,4~8h D-D生成增多;血浆中PLG激活物激活试验,30min~8h,D-D定性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体外用尿激酶激活试验可获得D-D阳性标本用于实验教学.

    作者:曾顺良;林少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实习护生上岗前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初探

    医院感染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大多数医学院校尚未纳入医学教育课程.护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过医学感染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对护生医院感染理论知识的教育是一个盲区.对护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之将医院感染管理的预防与控制融入实习的日常工作中,显得尤为迫切与需要.

    作者:谢云;蔡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杨运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普外科整体护理临床实践体会

    在实施整体护理中应用工序重组、按职上岗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前提;密切医护患关系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首要环节;全面收集资料、明确护理诊断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关键;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学生吸烟情况及干预结果调查

    我校多年来一直存在学生吸烟的现象,且有蔓延之势.为此,笔者进行了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吸烟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对干预后的结果进行调查.

    作者:姜新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几点体会:(1)设计好导语,引发学习兴趣;(2)注重背景材料的介绍;(3)注重品德修养方面的启发教育;(4)联系实际,培养动口、动手能力.

    作者:关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