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致高血压的抗微生物药物

熊建华

关键词:药源性高血压, 抗微生物药, 不良反应
摘要:可引起高血压的抗微生物药物较多,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及鱼腥草、双黄连等中药制剂,在应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应重视药源性高血压的发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中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XTerra RP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0.1%磷酸-乙腈(87:13)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左氧氟沙星浓度在10.0~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左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0.68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炎荣;路玫;张国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片含量的比较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片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利巴韦林片的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0.57%(n=5);高效液相色谱法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86%(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P>0.05).

    作者:李安荣;许群芬;龚亚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高脂性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高脂性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50只大鼠中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5 d后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根据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与总细胞数的比值,将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进行分级,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等级资料数据的处理.结果: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均有明显减少肝细胞内脂滴的作用.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对高脂性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玉娟;段斐;牛建昭;杨美娟;穆仙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青岛市药监局今年查处12件大案要案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抗生素后效应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各类抗生素的抗生素后效应(PAE),为临床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确定给药间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PAE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结果:在临床设计抗感染给药方案时,可根据PAE时间并结合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来确定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使抗生素的应用更趋合理.结论:PAE对抗感染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孔令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22例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静脉滴注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剂量均为0.2 g,2次/d,疗程7~14 d.结果: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80.9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21%和88.24%,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和4.76%,试验中未见光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可作为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的抗生素.

    作者:陈勇川;朱卫民;戴晓天;周占松;余荣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议医院制剂室的发展方向

    分析医院制剂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就适应形势需要改造医院制剂室、发展医院制剂提出建议.

    作者:张亚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目的:建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热原检查方法.方法: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指导原则进行试验.结果与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代替家兔法进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热原检查,干扰试验表明,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不存在干扰作用.

    作者:霍振洪;赵民生;曹秀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论医药企业质量与环境管理的一体化

    总结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不足,探讨我国医药企业质量与环境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指出我国药企必须充分认识质量和环境管理一体化的现实意义,增强环境意识,走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王怡;杨世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初期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初期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ACS初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25例)、氟伐他汀治疗组(B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C组,20例),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NO,ET-1及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3 d NO,ET-1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 d 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ET-1水平A,B两组治疗后虽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S初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均可明显升高NO水平,对改善内皮功能有利.

    作者:田静文;方颖;周爱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中药饮片信息标准规范化的建议

    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药饮片不同于中药材,又有别于中成药,目前在管理方面尚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炮制技术、生产规范、质量标准外,中药饮片信息标准的规范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规范中药饮片信息标准,对规范市场、加强监管、促进中药饮片业的发展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永益;马永忠;夏春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硝酸酯类药物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促进硝酸酯类药物更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对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中易出现的耐受性、搏动性头痛、低血压、消化道反应及停药反应等问题,具体分析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结果与结论:采取相应的措施能有效预防这些问题.

    作者:周来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专家呼吁将抗生素限售进行到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GMP与企业的持续质量改进

    GMP认证为企业的生存打下了基础.然而,企业能否在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持续发展,如何使GMP管理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如何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在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培育企业品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技质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医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需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仲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2002-2003年我院抗微生物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对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深化医疗机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3年药品购入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2及2003年抗微生物药物医保药品用药频度分别占总数的比例达97%及94%;口服、注射、外用药用药频度之比为3:1:1;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为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与2002年相比,2003年药物的日治疗费用有所降低.结论:我院抗微生物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在降低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金额方面还有较大潜力.

    作者:陶宜富;肖大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Pharm Web网站及其药学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对互联网上重要的药学信息资源网站Pham Web及其涵盖的相关资源进行研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检索方法进行介绍.

    作者:何玮;张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

    目的:改进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一阶导数光谱在308.0 nm波长处谷-零间的振幅为定量依据,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结果: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浓度在5~30μg/mL范围内与一阶导数谷-零间的振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0.43%.结论: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含量.

    作者:刘素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环孢菌素A血药浓度分析方法进展

    环孢菌素A是一种高效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组织移植及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应用广泛.由于其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对其进行血药浓度检测意义重大,多种血药浓度分析方法进展较快,但目前临床仍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荧光偏振免疫法为多数.

    作者:罗军玉;尤厚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氟罗沙星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氟罗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ichrospher-C18柱(200mm×4.6 mm,5μm)为色谱分析柱,乙腈-0.015 mol/L用磷酸调pH值至4.50的三乙胺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6 nm,采用外标法计算氟罗沙星含量.结果:建立的色谱方法使杂质与主药分离良好,氟罗沙星浓度在4.180~41.80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0.42%.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操作方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郑朝华;杜迎翔;陈玉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姜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姜的临床应用.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参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结果与结论:生姜、干姜、炮姜、煨姜、生姜皮、姜汁六药虽同为一物,但各有不同功效及用途.

    作者:刘丽勤;李小芳;黎芸;翁辉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