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沙坦对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

周建辉;王爱梅

关键词:氯沙坦, 心绞痛, 心肌缺血
摘要: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缺血发作的影响.方法 将46例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心肌缺血发作的影响.结果 氯沙坦能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高、低切变率时的全血粘度以及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能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红细胞的变形性,显著降低心绞痛程度,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但对心绞痛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氯沙坦能改善微循环灌注情况和心脏供血与供氧能力,有利于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同时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整,职业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作者:庞兰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弥渡县3所乡卫生院卫生资源现况、利用及收支状况分析

    卫生资源是指卫生部门、医疗单位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医疗技术的总和,是进行卫生服务活动的基本条件.合理、科学地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卫生服务能力,是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问题的关键之一.

    作者:张树明;刘庆文;祁秉先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专科层次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化问题研究

    分析目前医学基础课教学中专业针对性差的问题,提出医学基础课服从专业需要的专业化改革方向.专业化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更新,其措施是将原有生命科学的横向条块划分为纵向围绕专业轴线的课程集合,目的 是更好、更快地实现专科学校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范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中职护生原发性痛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职护生原发性痛经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青春期女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我校2006级护理专业的218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初潮年龄、痛经开始时间、痛经表现、平时饮食习惯、每天运动量、情绪变化及痛经缓解方法 等.结果 中职护生痛经发生率为40.83%.痛经者中喜欢生冷、辛辣饮食55人,占61.80%;不参加体育运动50人.占56.18%;A型性格57人,占64.04%.结论 中职护生痛经发生率较高,喜欢生冷、辛辣饮食,缺少运动,A型性格是痛经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徐国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中职卫校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评价

    针对目前中职卫校学生化学学习状况,通过对卫校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确定开发程序,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开展校本课程评价.结果 表明,化学校本课程建设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使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作者:许海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老年癌症患者浅小静脉穿刺的探讨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士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大多数护士对青壮年癌症患者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很高,而对老年癌症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相对较低.如何减少或避免老年癌症患者静脉穿刺的失败,我院从2000年开始,对收治的老年癌症患者选择四肢浅小静脉,采用向心性、逆心性2种方法穿刺,并对186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玉兰;田海萍;王惠琴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边疆卫校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理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我校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综合能力,以满足临床需要.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应加大对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有效提高护生操作技能.

    作者:李晓亚;张建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专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以能力为主位,以学习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护理人才.我校从工作岗位的需要出发,不断改进和组织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护理技术训练,突出以职业为本的教育原则,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马全志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尤其肺活量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安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职生参与老年人健康教育实践的探析

    目的 探讨康复专业高职生参与福利院老年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6级康复专业68名高职生参与福利院老年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工作,并分析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实践前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能力.结果 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实践后学生学习成绩及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能力有所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福利院老年人对高职生服务的满意度达90.30%.结论 参与福利院老年人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工作能促进高职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情感的形成,锻炼高职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同时使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提高.

    作者:辛崇萍;黄诚;陈正平;王玮;宋春;张树亮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护士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笔者对我市2006年度5家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以寻找相应对策.

    作者:徐雪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药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提出改革药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途径,在基础课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实施双语教学,增加见习环节.

    作者:邵江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血的血液质量分析

    目的 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血液质量变化,及对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降低程度进行探讨.方法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是将200毫升/袋全血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后的血液加入添加剂,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血液质量检测,观察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降低程度.结果 检测过滤后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滤过率>99.99%(P<0.05),其余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膜渗透脆性试验等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由于去除了白细胞和血小板,所以能降低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

    作者:庄秀春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谈生命教育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9年中国大陆城市,15~24岁人口的自杀率为3.5人/10万,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1].校园暴力、吸毒等亵渎生命的行为时有发生.目前青少年杀人犯占全部杀人犯的50%左右,伤害案犯占全部案犯的67%.其他犯罪中,青少年犯罪比率,如流氓犯占70%以上,强奸犯占55%以上,抢劫犯占25%.因此,人们认为青少年犯罪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一同构成了当今国际社会的三大公害[2],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中.

    作者:米健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肿瘤医院创建抗癌俱乐部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建立癌症患者相互交流平台,提供专业医护指导,以提高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 设置抗癌俱乐部活动基地,建立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拟订详尽计划,开展讲座、咨询、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提高患者参与积极性,培养自护能力.结果 通过参加抗癌俱乐部活动,加深了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患者感受到了群众的温暖,得到更贴切的医护指导,增强了战胜癌症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通过俱乐部这种人性化服务,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影响,为推动医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结论 抗癌俱乐部的创建,既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既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又能为推动医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赵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日常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日常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测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实验组GQOLI-74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MHD患者生活质量,应将其纳入MHD常规护理中.

    作者:魏秀花;关维莉;高承霞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议影响医学生学习心理的三大因素

    面对学习环境的改变和医学院校的多元背景,学习与发展等因素使少数医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心理紊乱,不能摆脱心理错觉,逐渐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不能自拔[1].

    作者:孙永波;李俊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更年期妇女月经与躯体症状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月经对更年期妇女躯体症状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唐山市区400名更年期(45~55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月经正常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70.4%,月经紊乱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93.8%,停经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86.9%.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月经紊乱和停经者更年期躯体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者.

    作者:李英;陈长香;李淑杏;杨银铃;王俊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开展机能学实验培养创新人才

    21世纪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黄黎月;张业;叶本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述PBL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其内涵,分析PBL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当前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学中面临的困难,提出推进PBL教学模式的参考性建议.

    作者:袁修学;袁静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