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徐传蔚;郭新贵
目的:改进、提高传统剂型宝塔糖的外观质量.方法:分析影响其外观质量的生产工艺各环节及设备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粉碎、摇糖、成糖、干燥及包装各工段均可影响其外观质量,其中摇糖工段是关键;设备影响因素较复杂,需仔细分析.结论:必须重视各种影响因素,才能保证外观质量.
作者:孙绍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范晓庆;卢锡奂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几年双氯芬酸的各种局部用药新剂型被不断研制开发,在临床广泛应用,发挥了良好的药物作用,避免全身用药所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傅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葛孝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进入法制轨道,目前全国各省、市级医院药品的采购基本上在其相应的采购中心进行网上交易.由于这种交易方法起步不久,因而采购网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以便与同行及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商榷.
作者:张志国;陈维旗;谈发金;何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加拿大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引进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是当前加拿大国内讨论的热点,也受到世界的关注.
作者:孙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粒度40~120μm)为凝胶柱;洗脱剂为pH=7.0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洗脱速度1.0 mL/min;上样量为200μL;用BP300-B型高分子杂质分析仪检测.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的分离令人满意.结论:方法可行.
作者:吴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剂管理对于预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作用.方法:高度重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在消毒剂的进货、储存、配制、使用等方面层层把关,加强使用指导和监督以及宣传教育等工作.结果:通过加强医院消毒剂管理,提高医院防范SARS及其它传染性疾病发生的能力.结论:SARS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对患者可能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通过加强医院消毒剂管理,可以大限度地防止SARS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在医院的发生.
作者:覃世文;贾渝跃;姬军生;程晓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王启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综述反应停在治疗恶性肿瘤、皮肤病、口腔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邓芳;陈开文;陈小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综述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含量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旋光法、光化学荧光分析法、光化学优安法等.
作者:陆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培酮片含量.方法:以美国Dikma公司DiamonsilTM 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超纯水(90∶1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利培酮与片剂辅料及杂质可完全分离;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为0.1μg/mL,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回归方程为Y=1.08×10-1X-3.02×10-1,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3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利培酮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梦心;温预关;刘学军;邱萍英;朱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半夏是中药早记载的炮制品种之一,根据炮制的方法不同,有生半夏、汤泡、姜制半夏、姜浸半夏、法半夏、半夏曲、蜜制半夏、红半夏,其主治也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毛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为积极开发、利用、整合我国现有新药研究和开发(R&D)资源,促进新药R&D工作的进步提供参考.方法:以蒿甲醚的成功研制为实例,结合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国内外现状进行论证分析.结果及结论: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可以促进我国新药R&D的规模经济,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推动新药R&D工作的进步.
作者:孟光兴;邱家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医滋阴清热方药能有效缓解阴虚发热证候群.西医现代研究表明,阴虚患者常有β-肾上腺素受体-环磷酸腺苷(cAMP)系统功能偏亢,M-胆碱受体-环磷酸鸟苷(cGMP)系统功能偏衰的现象.经滋阴清热治疗,可使cAMP水平降低,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此项研究从微观上深化了中医理论.
作者:王淑美;徐晓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贞芪扶正口服液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室温贮存有效期.方法: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初匀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贞芪扶正口服液室温贮存期为339 d.结论:初匀速法预测药品有效期简便、省时,适用于医院制剂稳定性研究.
作者:官东秀;冯祚臻;黄卡夫;高海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医院在中药临床、中药制剂、医院药学研究方面可以为中药现代化多作贡献.
作者:冯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促进双柏散制剂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有关文献,对双柏散的药理作用、新剂型开发、质量标准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随着双柏散药理学及药学研究的深入,双柏散在临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静脉炎、急腹症、疮疡、褥疮、慢性盆腔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输液后渗出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双柏散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应进一步开发研究新剂型.
作者:梁学政;吴昭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女,72岁,农民,2002年6月因双手指关节红肿热痛7 d,在当地个体诊所就医,配给单味中药木通3剂,每剂50 g,每天1剂,1剂两煎,服用第1剂后感到胃部不适,服用第2剂第1煎时即感恶心,第2煎就未曾服用.随后出现纳差伴四肢无力,此后未服用木通及其他药物,也未见双手症状改善.1周后出现小便次数和尿量减少,来院查尿常规示蛋白质+,肾功能示尿素氮9.83 mmol/L、肌酐472.3 μmol/L,考虑为药物性肾功能衰竭,入住我院内科治疗.
作者:赖中福;卢壬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热缓释袋中填充剂加入量的比较研究,寻求合理、经济、有效的填充剂用量.方法:模拟人体实际应用,通过测定填充剂发热温度和发热时间,比较热效应值及总热效应值,得出佳加入量.结果:填充剂的加入量在1%~2.5%之间所得出的总热效应值,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结论:填充剂的佳加入量为1.5%.
作者:胥林;贺德辉;饶友义;余江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