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部涂抹双氯芬酸乳胶剂辅助治疗急性咽部感染60例

安晓冷;李静

关键词:双氯芬酸, 咽炎, 疼痛
摘要:目的:观察颈部涂抹双氯芬酸乳胶剂辅助治疗急性咽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抽取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加涂抹双氯芬酸乳胶剂,对照组40例只作常规治疗.结果:双氯芬酸涂抹颈部对急性咽部感染有明显疗效.结论:双氯芬酸乳胶剂颈部涂抹可作为急性咽部感染的辅助疗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药汤剂质量的保证

    从药材质量、药材的依法炮制、配伍与禁忌、用药剂量、煎煮方法等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怎样保证汤剂质量、增进汤剂疗效的方法.

    作者:唐万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钠与穿琥宁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研究

    用微量法测定头孢哌酮钠与穿琥宁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并与试管法比较.结果表明:两药联用对25%(FIC在0.75以下)的菌株呈协同抗菌作用,对57.5%的菌株呈相加作用(FIC为1.0),对15%的菌株呈无关作用(FIC在1.125~1之间),有5%呈拮抗作用(FIC为2.0).微量法与试管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还揭示两药合用是一种合理用药方法.

    作者:刘强;孟宪红;郑匀江;沈闽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氟罗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氟罗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以延长其使用有效期.方法:对生产时间在两年以上的氟罗沙星注射液(2mL:0.2 g)按照部颁标准进行检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生产两年以上的氟罗沙星注射液的检测结果与出厂时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生产两年以上的氟罗沙星注射液(2 mL:0.2 g)性能稳定,可以延长其使用有效期.

    作者:梁元太;夏琴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剖析我国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模式的弊端

    我国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虽然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旧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些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郭莹;孙继龙;孙利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肌氨肽苷注射液的药理与临床

    肌氨肽苷注射液的主要成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生物体内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活性多肽,其舒血管作用是目前已知药物中强的,同时它还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痛、心力衰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黄瑞平;余翠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三消丹的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建立三消丹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葛根、黄芪和玄参进行定性分析;用薄层扫描法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黄芪甲苷在1.025~5.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4%,RSD=0.57%.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建春;朱健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禹余粮与几种伪品的鉴别

    禹余粮为临床收敛涩肠的上品药.来源为褐铁矿,分布广,因产地、个体性状差异较大,造成品种混乱,临床常出现伪品.可通过性状特征、化学反应来鉴别禹余粮及其伪品.

    作者:汪秋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关于药品批发企业实施GSP认证的几个问题

    当前,药品批发企业的GSP认证工作正在各地展开,一些企业已经或正在进行GSP认证的申报,更多的企业则还处在GSP认证工作的审报准备中.

    作者:夏春冬;范俊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应重视研究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中的操作因素

    以硝普钠的临床应用为例,通过总结临床使用硝普钠的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对避免硝普钠使用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作用,提出医院药学工作中应重视临床操作因素的研究,发挥医护人员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刁鹃;王世萍;邹凡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速释固体制剂概述

    目的:介绍速释固体制剂的类型、优点、制备工艺及常用辅料,为相关制剂研究提供指导.方法:综述近年来相关文献,对速释固体制剂及其辅料的使用进行全面的介绍.结果:速释固体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在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结论:速释固体制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贞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白术、女贞子,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并对81例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黄芪甲苷浓度在8.3~41.7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080 5+2.702 C,r=0.999 1;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为0.79%.治疗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率为88.9%.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行,贞芪扶正口服液性质稳定,疗效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官东秀;冯祚臻;陈卓明;黄卡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骨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C8色谱柱(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0.2%磷酸(73:27: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10~0.71μg,相关系数为0.999 2,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9%(n=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潘红玲;梁欣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匮肾气浓缩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金匮肾气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380:18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丹皮酚浓度在8.4~4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11%,相对标准差RSD为0.91%(n=5).结论:HPLC法可用于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王宇友;高洪;汪培钧;章建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几种新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近年几种现代高新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介绍生物芯片、分子蒸馏、超细粉体、超临界流体新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发展概况,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新技术能有效促进中药各方面的研究效率与深度.结论:加大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殷红;王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静脉滴注硝酸异山梨酯致腹痛1例

    硝酸异山梨酯为硝酸酯类防治心绞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继发左心衰竭、各种不同病因所致左心衰竭及严重或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副作用为头痛、面部潮红、灼热感、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甚至虚脱等,而致腹痛的副作用尚未见报道.笔者在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时出现腹痛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杜延安;黄修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固肾生发丸糖衣包衣工艺改进

    目的:解决固肾生发丸(浓缩水蜜丸)采用常规工艺无法包糖衣的问题.方法:采用开风机向锅体吹冷风,单个电炉加热,控制锅体温度为(40±2)℃,对固肾生发丸进行隔离层和糖衣层包衣,考察其外观及稳定性.结果:固肾生发丸包衣过程中丸体未变形,包衣过程顺利,各项指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固肾生发丸包糖衣工艺是浓缩水蜜丸理想的包糖衣工艺.

    作者:何晓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黄芩汤剂对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芩汤剂对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45例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IgG抗A(B)效价>64者有153例(34.38%),对其中95例进行中药治疗,有51例IgG抗A(B)效价下降至64以下.结论:通过中药治疗并监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水平,对防治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进章;叶会洲;林甲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滥用皮质激素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皮质激素滥用情况日益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医生、患者以及其他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防止滥用皮质激素,应该从4个方面着手: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处方审核和管理工作;加强皮质激素的销售管理.

    作者:程黔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对中药饮片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的建议

    按<中药饮片鉴别>定义[1],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称为中药材,将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炮制,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称为中药饮片.

    作者:李水福;周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美国对进口药物管理高度重视

    美国FDA是世界上对药物管理成功的机构.面对日益增多的进口药物,美国FDA高度重视,并一再警告民众不要选择非法进口药物.FDA对进口药物的管理值得我国借鉴.

    作者:杨国栋;胡廷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