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钠与穿琥宁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研究

刘强;孟宪红;郑匀江;沈闽黔

关键词:微量稀释法, 穿琥宁, 头孢哌酮钠, 联合用药, 抗菌作用
摘要:用微量法测定头孢哌酮钠与穿琥宁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并与试管法比较.结果表明:两药联用对25%(FIC在0.75以下)的菌株呈协同抗菌作用,对57.5%的菌株呈相加作用(FIC为1.0),对15%的菌株呈无关作用(FIC在1.125~1之间),有5%呈拮抗作用(FIC为2.0).微量法与试管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还揭示两药合用是一种合理用药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目的:综述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血栓、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以及中枢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作者:杨勤;赵朝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服用木通煎剂致肾脏损害1例

    木通作为一种利尿通淋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淋症及产后乳汁不行等病症.

    作者:杨占华;王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双花口服液抗炎及解热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双花口服液对动物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二甲苯、甲醛致炎法,百白破菌苗致热法.结果:双花口服液能对抗二甲苯、甲醛引起的小鼠炎症和肿胀,对百白破菌苗所致的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结论:双花口服液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作者:陈培继;严雪琴;何忠平;龚彬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骨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C8色谱柱(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0.2%磷酸(73:27: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10~0.71μg,相关系数为0.999 2,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9%(n=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潘红玲;梁欣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干扰初筛试验及干扰试验确定可选用灵敏度高于0.06EU/mL鲎试剂检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细菌内毒素;再通过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样品热原法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一步确定该药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本品采用λ=0.06 EU/mL的鲎试剂,在1.0 mg/mL稀释浓度下无干扰作用,L=0.06 EU/mg.结论:选用灵敏度=0.06EU/mL的鲎试剂能准确检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

    作者:吴丽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药品招标采购工作亟需完善

    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实践工作中的体会,分析药品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对药品招标采购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对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陈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关于药品批发企业实施GSP认证的几个问题

    当前,药品批发企业的GSP认证工作正在各地展开,一些企业已经或正在进行GSP认证的申报,更多的企业则还处在GSP认证工作的审报准备中.

    作者:夏春冬;范俊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银丹心泰滴丸质量的定性定量检测

    目的:探讨银丹心泰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颜色反应鉴定银杏叶中的黄酮成分,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的艾片及丹参所含的原儿茶醛,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银杏叶中黄酮苷类酸水解后的苷元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并推算出银杏叶提取物的总黄酮醇苷含量.结果:各苷元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9 8;回收率均大于97%,RSD均小于2.5%.结论:所用方法可准确、快速地定性、定量检测银丹心泰滴丸的质量.

    作者:郭宗华;张沛;李明炬;王宝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钠与穿琥宁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研究

    用微量法测定头孢哌酮钠与穿琥宁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并与试管法比较.结果表明:两药联用对25%(FIC在0.75以下)的菌株呈协同抗菌作用,对57.5%的菌株呈相加作用(FIC为1.0),对15%的菌株呈无关作用(FIC在1.125~1之间),有5%呈拮抗作用(FIC为2.0).微量法与试管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还揭示两药合用是一种合理用药方法.

    作者:刘强;孟宪红;郑匀江;沈闽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吴仪强调推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创新等8则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肌氨肽苷注射液的药理与临床

    肌氨肽苷注射液的主要成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生物体内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活性多肽,其舒血管作用是目前已知药物中强的,同时它还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痛、心力衰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黄瑞平;余翠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速释固体制剂概述

    目的:介绍速释固体制剂的类型、优点、制备工艺及常用辅料,为相关制剂研究提供指导.方法:综述近年来相关文献,对速释固体制剂及其辅料的使用进行全面的介绍.结果:速释固体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在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结论:速释固体制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学习借鉴合资医药企业的经营战略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是IT行业、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等.医药行业是传统工业中极少的年增长率在20%的产业,我国制药工业产值目前约占GDP的1.5%,医疗卫生事业产值还占不到GDP的2.5%,估计到2005年,医疗卫生事业的产值会占GDP的6%~7%,而制药工业产值会占GDP的3%左右.

    作者:邱家学;孔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中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及其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柠檬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3.5)-乙腈(87:13),检测波长为314 nm.结果:原料药可分离出3个杂质峰,胶囊剂可分出4个杂质峰.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盐酸雷尼替丁样品中杂质的检测方法.

    作者:周伟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静脉滴注硝酸异山梨酯致腹痛1例

    硝酸异山梨酯为硝酸酯类防治心绞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继发左心衰竭、各种不同病因所致左心衰竭及严重或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副作用为头痛、面部潮红、灼热感、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甚至虚脱等,而致腹痛的副作用尚未见报道.笔者在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时出现腹痛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杜延安;黄修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青岛市药监局率先推出廉政工作名片

    作者:卢锡奂;李新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22例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用r-HuEPO治疗早产儿贫血22例(治疗组);对照组20例子基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的变化.结果:r-HuEPO治疗2周后,外周血RBC,Hb,Ret和Hct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HuEPO治疗8周后,外周血RBC,Ret和Hct也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r-HuEPO能改善早产儿贫血的外周血红细胞指标,是防治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叶清源;幸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正品沉香与伪制沉香的鉴别

    目的:为识别伪制沉香提供方法.方法:对正品沉香、伪制沉香进行性状、薄层色谱、紫外色谱及浸出物的鉴别、比较.结果:伪品与正品沉香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伪制沉香经醇流物处理后其浸出物含量远高于15%.结论:建议在<中国药典>鉴别项中增加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裘汉幸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头孢氨苄片中头孢氨苄的含量

    目的:研究复方头孢氨苄片中头孢氨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HP C18(4.6 mm×150 mm,5 μm)为分析柱,以水-甲醇-3.86%醋酸钠溶液-4%醋酸溶液(742:240:15:3)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头孢氨苄浓度在5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9%(n=5),日内误差(RSD)为0.3%(n=5).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及成品质量控制.

    作者:赵明;孙炜欣;朱文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三消丹的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建立三消丹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葛根、黄芪和玄参进行定性分析;用薄层扫描法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黄芪甲苷在1.025~5.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4%,RSD=0.57%.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建春;朱健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