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测定人参片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选用Hyper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99:400),检测波长为203nm.用外标法按峰面积计算回收率.结果:人参皂苷Rg1浓度在101.12~1 011.20μg/mL(r=0.999 68,n=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43%(RSD为1.07%):人参皂苷Re浓度在80.88~808.80μg/mL(r=0.999 38,n=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收率为99.44%(RSD为11.23%).结论:HPLC法操作便捷,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人参片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张雪光;俄丽丹;孙巍;王海荣;刘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生化汤丸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Shim-pack CLC-C8(150 mm×6.0 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0:40:1),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结果:甘草酸浓度在0.23~1.1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0.53%(n=5).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丁桂兰;孙鹏远;温立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以硝普钠的临床应用为例,通过总结临床使用硝普钠的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对避免硝普钠使用中产生不良反应的作用,提出医院药学工作中应重视临床操作因素的研究,发挥医护人员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刁鹃;王世萍;邹凡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及其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柠檬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3.5)-乙腈(87:13),检测波长为314 nm.结果:原料药可分离出3个杂质峰,胶囊剂可分出4个杂质峰.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盐酸雷尼替丁样品中杂质的检测方法.
作者:周伟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是IT行业、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等.医药行业是传统工业中极少的年增长率在20%的产业,我国制药工业产值目前约占GDP的1.5%,医疗卫生事业产值还占不到GDP的2.5%,估计到2005年,医疗卫生事业的产值会占GDP的6%~7%,而制药工业产值会占GDP的3%左右.
作者:邱家学;孔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作者:何蕴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提高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机关的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者:黄守家;张景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改进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提高其稳定性,减少氧化变色反应.方法:通过对制备工艺改进前后的质量对比,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结果:制备工艺改进后,氟罗沙星注射液的色泽明显改变;Fe3+污染、加热温度过高是导致溶液变色的主要因素.结论:改进后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张念森;王树诚;李玉兰;张海霞;王春检;尹守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按<中药饮片鉴别>定义[1],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称为中药材,将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炮制,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称为中药饮片.
作者:李水福;周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实践工作中的体会,分析药品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对药品招标采购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对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陈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金匮肾气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380:18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丹皮酚浓度在8.4~4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11%,相对标准差RSD为0.91%(n=5).结论:HPLC法可用于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王宇友;高洪;汪培钧;章建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眼科药源性疾病(DID)的分布情况.方法:对1960-2001年国内公开发表的200余种医学刊物上所报道的358例眼科药源性疾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药物、抗结核药、激素类药物居前4位.其中乙胺丁醇引起多,占DID病例总数的9.5%.眼科DID居前5位的是视力障碍(68例)、视神经病变(49例)、眼睑病变(34例)、青光眼(34例)、视网膜病变(25例).结论:眼科药源性疾病较常见,涉及药物种类多,病变类型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作者:黎莉华;曾道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用微量法测定头孢哌酮钠与穿琥宁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并与试管法比较.结果表明:两药联用对25%(FIC在0.75以下)的菌株呈协同抗菌作用,对57.5%的菌株呈相加作用(FIC为1.0),对15%的菌株呈无关作用(FIC在1.125~1之间),有5%呈拮抗作用(FIC为2.0).微量法与试管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还揭示两药合用是一种合理用药方法.
作者:刘强;孟宪红;郑匀江;沈闽黔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干扰初筛试验及干扰试验确定可选用灵敏度高于0.06EU/mL鲎试剂检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细菌内毒素;再通过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样品热原法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一步确定该药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本品采用λ=0.06 EU/mL的鲎试剂,在1.0 mg/mL稀释浓度下无干扰作用,L=0.06 EU/mg.结论:选用灵敏度=0.06EU/mL的鲎试剂能准确检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细菌内毒素.
作者:吴丽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从药材质量、药材的依法炮制、配伍与禁忌、用药剂量、煎煮方法等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怎样保证汤剂质量、增进汤剂疗效的方法.
作者:唐万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前,OTC药品正日益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06年,世界OTC市场将从1996年的448亿美元增至710亿美元,增长率达58%.
作者:蒋曙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作者: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颈部涂抹双氯芬酸乳胶剂辅助治疗急性咽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抽取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加涂抹双氯芬酸乳胶剂,对照组40例只作常规治疗.结果:双氯芬酸涂抹颈部对急性咽部感染有明显疗效.结论:双氯芬酸乳胶剂颈部涂抹可作为急性咽部感染的辅助疗法.
作者:安晓冷;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确定PVC袋装输液佳灭菌参数.方法:对近10年文献报道的PVC液袋的灭菌参数进行逐一反复验证,以确定佳灭菌参数.结果:(1)电气供应及质量较好,且配有空压机时,灭菌参数为109℃、表压50~60kPa、灭菌45min;(2)电气供应及质量不能保证时,则无需空压机,灭菌参数为107℃、表压50~60kPa、灭菌45 min.对装量较小的液袋则相应降低温度或灭菌时间.按(1),(2)灭菌参数对40个批次各种规格的液袋进行灭菌,袋子破损率可控制在1%左右,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该灭菌参数为PVC袋装输液的佳灭菌参数.
作者:刘明乐;李克荣;黄德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