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工艺的改进

张念森;王树诚;李玉兰;张海霞;王春检;尹守生

关键词: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制备工艺, 铁离子, 温度
摘要:目的:改进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提高其稳定性,减少氧化变色反应.方法:通过对制备工艺改进前后的质量对比,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结果:制备工艺改进后,氟罗沙星注射液的色泽明显改变;Fe3+污染、加热温度过高是导致溶液变色的主要因素.结论:改进后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固肾生发丸糖衣包衣工艺改进

    目的:解决固肾生发丸(浓缩水蜜丸)采用常规工艺无法包糖衣的问题.方法:采用开风机向锅体吹冷风,单个电炉加热,控制锅体温度为(40±2)℃,对固肾生发丸进行隔离层和糖衣层包衣,考察其外观及稳定性.结果:固肾生发丸包衣过程中丸体未变形,包衣过程顺利,各项指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固肾生发丸包糖衣工艺是浓缩水蜜丸理想的包糖衣工艺.

    作者:何晓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三消丹的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建立三消丹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丹参、葛根、黄芪和玄参进行定性分析;用薄层扫描法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黄芪甲苷在1.025~5.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4%,RSD=0.57%.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建春;朱健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静脉滴注硝酸异山梨酯致腹痛1例

    硝酸异山梨酯为硝酸酯类防治心绞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继发左心衰竭、各种不同病因所致左心衰竭及严重或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副作用为头痛、面部潮红、灼热感、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甚至虚脱等,而致腹痛的副作用尚未见报道.笔者在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时出现腹痛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杜延安;黄修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颈部涂抹双氯芬酸乳胶剂辅助治疗急性咽部感染60例

    目的:观察颈部涂抹双氯芬酸乳胶剂辅助治疗急性咽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抽取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常规治疗加涂抹双氯芬酸乳胶剂,对照组40例只作常规治疗.结果:双氯芬酸涂抹颈部对急性咽部感染有明显疗效.结论:双氯芬酸乳胶剂颈部涂抹可作为急性咽部感染的辅助疗法.

    作者:安晓冷;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谈中药汤剂质量的保证

    从药材质量、药材的依法炮制、配伍与禁忌、用药剂量、煎煮方法等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怎样保证汤剂质量、增进汤剂疗效的方法.

    作者:唐万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剖析我国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模式的弊端

    我国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虽然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旧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些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郭莹;孙继龙;孙利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目的:综述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血栓、改善微循环、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以及中枢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作者:杨勤;赵朝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头孢氨苄片中头孢氨苄的含量

    目的:研究复方头孢氨苄片中头孢氨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HP C18(4.6 mm×150 mm,5 μm)为分析柱,以水-甲醇-3.86%醋酸钠溶液-4%醋酸溶液(742:240:15:3)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头孢氨苄浓度在5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9%(n=5),日内误差(RSD)为0.3%(n=5).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及成品质量控制.

    作者:赵明;孙炜欣;朱文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滥用皮质激素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皮质激素滥用情况日益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医生、患者以及其他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防止滥用皮质激素,应该从4个方面着手: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处方审核和管理工作;加强皮质激素的销售管理.

    作者:程黔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缩短尼群地平片崩解时间的工艺优化

    目的:解决尼群地平片的崩解问题.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工艺优选.结果:尼群地平片的崩解问题得到解决,达到了药典要求.结论:改进后的尼群地平片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朱文军;孙炜欣;赵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正品沉香与伪制沉香的鉴别

    目的:为识别伪制沉香提供方法.方法:对正品沉香、伪制沉香进行性状、薄层色谱、紫外色谱及浸出物的鉴别、比较.结果:伪品与正品沉香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伪制沉香经醇流物处理后其浸出物含量远高于15%.结论:建议在<中国药典>鉴别项中增加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裘汉幸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复方替硝唑阴道泡腾片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制以氧氟沙星和替硝唑为主的复方阴道泡腾片并探索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氧氟沙星、替硝唑和酸、碱组分分别制成干燥品,整粒、混合后压片.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泡腾片中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结果:本品在5 min内可完全崩解.体外释药试验表明,10 min内可释放65%以上的药物.结论:本品发泡迅速,药物释放快,无刺激性,稳定性良好,适用于治疗阴道炎及宫颈炎.

    作者:张景梅;杨心刚;徐红珍;唐永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性,选择疗效佳费用低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观察两种治疗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成本,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钠的效果(以总有效率表示)分别为91.7%,90.0%(P>0.05);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859.33元、5 029.48元,增量分析△C/△E为-219 913.06元;在敏感度分析中,当头孢呋辛钠的价格降低到0元时,头孢呋辛钠的C/E为1 126.75元.结论:国产阿奇霉素为佳治疗方案,进口头孢呋辛钠的治疗方案在本研究中没有药物经济学价值.提示在医疗保险偿付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品范围中,完全可用国产阿奇霉素替代进口头孢呋辛钠.

    作者:李东;王大果;聂中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对中药饮片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的建议

    按<中药饮片鉴别>定义[1],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称为中药材,将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炮制,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称为中药饮片.

    作者:李水福;周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吴仪强调推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创新等8则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工艺的改进

    目的:改进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提高其稳定性,减少氧化变色反应.方法:通过对制备工艺改进前后的质量对比,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结果:制备工艺改进后,氟罗沙星注射液的色泽明显改变;Fe3+污染、加热温度过高是导致溶液变色的主要因素.结论:改进后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张念森;王树诚;李玉兰;张海霞;王春检;尹守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议药品监督管理依法行政的观念、意识和机制

    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提高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机关的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者:黄守家;张景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22例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用r-HuEPO治疗早产儿贫血22例(治疗组);对照组20例子基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的变化.结果:r-HuEPO治疗2周后,外周血RBC,Hb,Ret和Hct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HuEPO治疗8周后,外周血RBC,Ret和Hct也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r-HuEPO能改善早产儿贫血的外周血红细胞指标,是防治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叶清源;幸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对PVC袋装输液灭菌参数的探讨

    目的:确定PVC袋装输液佳灭菌参数.方法:对近10年文献报道的PVC液袋的灭菌参数进行逐一反复验证,以确定佳灭菌参数.结果:(1)电气供应及质量较好,且配有空压机时,灭菌参数为109℃、表压50~60kPa、灭菌45min;(2)电气供应及质量不能保证时,则无需空压机,灭菌参数为107℃、表压50~60kPa、灭菌45 min.对装量较小的液袋则相应降低温度或灭菌时间.按(1),(2)灭菌参数对40个批次各种规格的液袋进行灭菌,袋子破损率可控制在1%左右,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该灭菌参数为PVC袋装输液的佳灭菌参数.

    作者:刘明乐;李克荣;黄德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化汤丸中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生化汤丸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Shim-pack CLC-C8(150 mm×6.0 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0:40:1),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结果:甘草酸浓度在0.23~1.1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0.53%(n=5).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丁桂兰;孙鹏远;温立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