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草酸18H差向异构体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茹仁萍;吴锡铭;方红英

关键词:甘草酸差向异构体, 花生四烯酸, 慢性肝炎
摘要:目的:研究甘草酸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GaIN-FCA建立小鼠慢性肝炎模型,并使用两种甘草酸1 8H差向异构体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用RIA、HPLC法测定小鼠肝组织AA代谢物.结果:两种甘草酸差向异构体治疗组均能降低肝组织中TXA!、LTB4水平与升高6-keto-PGF值的作用、结论:两种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可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发挥抗慢性肝损害作用,而1 8α-GA优于18β-GA.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一月回眸

    SDA通知:暂停拜斯亭国内销售和使用2001年8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暂停西立伐他汀钠片(商品名:拜斯亭)在中国境内的销售和使用.通知指出:由于西立伐他汀钠片(拜斯亭)与吉非贝齐药品合用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症不良反应的危险,请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通知所辖地区药品经营部门、医疗机构暂停销售和使用西立伐他汀钠片(拜斯亭).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呕吐214例

    应用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血液痛化疗呕吐214例.结果表明该药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所致呕吐.

    作者:秦兴国;闫和英;赵贵存;张春青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用中药煎煮机煎药的利与弊

    用韩国产的中药煎煮机煎取汤剂,有其优点,如卫生、方便,能更多地煎出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但它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约有3成中药的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比不上传统煎煮方法.还有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因其煎药过程的高温高压而被破坏,从而降低了中药的疗效.盼望国内的医药器械厂能研制出性能更优越的中药煎煮机

    作者:朱美莲;程舒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长效复方氧氟沙星滴鼻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在长效复方氧氟沙星滴鼻液的制备中加入PVA0486,基本解决了药物易流失问题.同等吸收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及氧氟沙星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于兰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E肝移植患者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行肝脏移植术后,病毒性肝炎的复发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但是,近年来随着对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不断问世,其复发率得到良好控制?由于供者短缺,有些移植中心甚至采用肝炎病毒阳性的供者,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实行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短期随访效果良好.乙型肝炎所致的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后,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于丙型肝炎则主要应用干扰素与利巴洛韦.近来研究多采用联合用药.今后,核苷酸类似物、反义核苷酸和免疫疫苗的应用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张柏;朱理玮;于鹏志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环丙沙星的少见不良反应

    就环丙沙星的消化、中枢神经系统及过敏等少见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作者:魏传梅;姜宏;张荣川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86例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就文献报道的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86例,分别从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类型和滴注速度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关,16岁以下少儿占76.7%;发生时间较短,小于30min的占90%;在类型上,变态反应占90.7%(其中过敏性皮疹占75.6%、过敏性休克占10.5%、药物热占4.7%),肠痉挛占2.3%,血管神经性水肿占1.2%,白细胞减少占1.2%:滴速大于80滴/min以上者易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吕金胜;王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头孢噻肟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验证

    目的:验证头孢噻肟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扩大<中国药典>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范围.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范围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有关规定,对不同厂家的头孢噻肟钠的原料及本公司的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免法热原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头孢噻肟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可靠,可替代热原检查法.

    作者:张国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85例三磷酸腺苷不良反应分析

    综述报道85例三磷酸腺苷所致的94例次不良反应的类型与特点.以老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55 56%);不良反应类型中变态反应占40.43%,心血管反应占44.48%,死亡7.45%,其它反应7.45%.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防止抗生素滥用的一些措施

    提出防止抗生素滥用的12条措施,为避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提供临床用药经验.

    作者:张云芳;叶荣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丁基胶塞在输液生产中的澄明度问题探讨

    丁基胶塞取代天然胶塞用于输液生产是必然的趋势.目前,丁基胶塞还需处理,以水煮3遍以上为好.为确保质量,建议仍以涤纶薄膜隔离.

    作者:薛忠良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工艺研究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片制工艺及其稳定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结果:湿度是影响本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片剂水分应控制在7.0%以下,制备环境温度控制在30%以内结论:本制剂必须采用干法制粒压片工艺,在低湿低温的干燥环境下生产和贮存是稳定的.

    作者:聂中越;李东;程淑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 方法:符合DPN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将其进行配对分组,冶疗组应用PCE1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 结果:两组经治疗4周后,疼痛、麻木、发热、发凉、感觉减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于对照组(P<0.01) 结论:PGE1静脉滴注治疗DPN有显著疗效.

    作者:胡耀敏;文德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冠心痛的疗效.方法:将66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使用PGE1120μg/1治疗,1 51一疗程;对照组33例使用葛根素400mg/d治疗,15d一疗程.均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脂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3.9%,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2.7%,其效果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1);且患者左室功能得到改善,血脂亦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PGE1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李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口腔用中药膜剂的应用

    介绍中药膜剂及中西药复方药膜治疗口腔溃疡、多发性口疮及口腔疾病,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李保院;姜宏;汪凤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妇科阴道栓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

    宫颈糜烂、宫颈炎、外阴瘙痒和各种阴道炎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和给药途径较多,本文仅对灭滴消炎栓、氧氟沙星阴道栓及聚维酮碘栓等17种妇科阴道栓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综述、

    作者:侯金成;况兵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净化医药市场任重道远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我国的药品管理,关心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2001年2月28日正式颁布并将于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标志着我国药品管理工作进一步步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及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正在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依法管药,依法行政,把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李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的含量

    建立了测定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中维甲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线性范围为5~25μg/ml,r=0 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1%(n=5)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邹玉明;顾琦;刘理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复方五子散配合雷公藤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目的:探讨复方五子散在雷公藤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减轻雷公藤所致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方法.方法:将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雷公藤药酒治疗组(对照组)32例,复方五子散配合雷公藤药酒治疗组(治疗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93.8%,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 05),但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5).结论:复方五子散配合雷公藤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不降低疗效的基础上明显降低了雷公藤所致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作者:蔡虎;万红;陆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益母草口服液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报道了益母草口服液的提取、配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本品工艺稳定,质控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米慧婷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