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世荣
研究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摸索工艺条件,HPLC法测定盐酸川芎含量.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盐酸川芎嗪有吸附,配制溶液温度应在50℃以下,该注射剂不宜用软包装输液袋.
作者:刘智;黄武军;陈洪玮;孙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本实验研究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不同制法对成品澄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吸附含乳酸环丙沙星的溶液后,成品的澄明度合格率明显提高,并且同量活性炭分两次吸附比一次吸附效果更好.
作者:张海荣;曹栋;苏家茹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 方法:符合DPN诊断标准的患者130例,将其进行配对分组,冶疗组应用PCE1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 结果:两组经治疗4周后,疼痛、麻木、发热、发凉、感觉减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于对照组(P<0.01) 结论:PGE1静脉滴注治疗DPN有显著疗效.
作者:胡耀敏;文德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丁基胶塞取代天然胶塞用于输液生产是必然的趋势.目前,丁基胶塞还需处理,以水煮3遍以上为好.为确保质量,建议仍以涤纶薄膜隔离.
作者:薛忠良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复方替硝唑栓剂的溶出度,考察制剂质量.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项下规定,进行复方替硝唑栓剂体外溶出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含量,计算累积溶出量,按威布尔模型求得T50、Td、m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实验操作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四个批号栓剂组内、组间溶出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替硝唑栓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成熟,质量可靠.
作者:王震;朱兴年;景荣芳;王雪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乳糖酸红霉素在我院应用多年,其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偶见药疹发热,近发生首例与此有关的过敏性休克,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丽;张国宁;潘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我国的药品管理,关心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2001年2月28日正式颁布并将于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标志着我国药品管理工作进一步步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及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正在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依法管药,依法行政,把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李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甘草酸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GaIN-FCA建立小鼠慢性肝炎模型,并使用两种甘草酸1 8H差向异构体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用RIA、HPLC法测定小鼠肝组织AA代谢物.结果:两种甘草酸差向异构体治疗组均能降低肝组织中TXA!、LTB4水平与升高6-keto-PGF值的作用、结论:两种甘草酸差向异构体可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发挥抗慢性肝损害作用,而1 8α-GA优于18β-GA.
作者:茹仁萍;吴锡铭;方红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应用格拉司琼预防恶性血液痛化疗呕吐214例.结果表明该药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所致呕吐.
作者:秦兴国;闫和英;赵贵存;张春青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在长效复方氧氟沙星滴鼻液的制备中加入PVA0486,基本解决了药物易流失问题.同等吸收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及氧氟沙星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于兰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片制工艺及其稳定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结果:湿度是影响本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片剂水分应控制在7.0%以下,制备环境温度控制在30%以内结论:本制剂必须采用干法制粒压片工艺,在低湿低温的干燥环境下生产和贮存是稳定的.
作者:聂中越;李东;程淑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建立了测定全反式维甲酸脂质体中维甲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线性范围为5~25μg/ml,r=0 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1.1%(n=5)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供同行参考.
作者:邹玉明;顾琦;刘理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探讨冷冻干燥中制剂瓶破碎的原因,提出调整温度的方法,在升华过程中保证样品温度和搁板温度之间的温差小于20℃,既可缩短冷冻干燥周期,又可解决制剂瓶破碎问题.
作者:包春杰;刘磊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就文献报道的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86例,分别从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类型和滴注速度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关,16岁以下少儿占76.7%;发生时间较短,小于30min的占90%;在类型上,变态反应占90.7%(其中过敏性皮疹占75.6%、过敏性休克占10.5%、药物热占4.7%),肠痉挛占2.3%,血管神经性水肿占1.2%,白细胞减少占1.2%:滴速大于80滴/min以上者易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吕金胜;王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后,将会打破过去群众基本上依靠医生开处方买药的历史,药品消费市场将从以往主要是医疗机构内部竞争转向由医疗机构、药店和其他商业网点构成的多元化竞争,形成多渠道的消费格局,因此,医院开设OTC药房也是社会医疗服务方式的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
作者:胡月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采用HPIC法,建立了维生素E霜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后,用0.45μm滤膜滤过.采用贝克曼高效液相色谱仪,甲醇为流动相,285nm波长处检测,样品中维生素E的保留时间为1 5 75min,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在0.05~0.4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7),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57%(n=6),RSD为2.7%.日内RSD为1.1%,日间RSD为0 85%,测定三比样品,平均百分含量为99.1 8%.
作者:陈亮;何凤慈;宁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约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医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验证了中药的约理作用,为巾药业增添了发展活力.中国即将加入WTO,义给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约业带来发展契机.但是,面对发展机遇的到来,我们心充分认以到目前影响中药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实践去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实现中药业走向世界的目标.
作者:杜曙侠;马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报道了益母草口服液的提取、配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本品工艺稳定,质控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米慧婷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介绍慢盆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方法:对慢盆合剂中的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其相对密度和pH值范围作了相应的规定.结果:应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丹参、香附、芍药作定性鉴别,方法简便、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为慢盆合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蔡纪青;武丽慧;林伟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介绍中药膜剂及中西药复方药膜治疗口腔溃疡、多发性口疮及口腔疾病,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李保院;姜宏;汪凤琴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