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课堂教学中的学风建设

陈汛

关键词:学风,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摘要:学风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风包括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状态.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等卫生学校的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良莠不齐,表现为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懈、考试作弊等.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人群定量负荷前后心输出量变化研究

    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血管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常用来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心脏功能.采用H·C·科罗特科夫设计的每搏输出量测定表测定不同人群的心输出量,以了解该表在评定训练水平和心脏功能等方面的实用价值.

    作者:黄晰曦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护理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

    目的 探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护理专业课双语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6级和2007级共113名涉外护理专业高职护生分为2组,实验组(2007级,54人)采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双语教学,对照组(2006级,59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在双语教学的同一阶段进行考核并比较,同时就护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双语教学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双语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静;王丽华;盛爱萍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实施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改革培养基层实用型卫生人才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农村和城镇社区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的目标和要求,我校制定了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根据此方案,我们以淡化学科观念、强化培养目标为原则,以农村基层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重点,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具体如下.

    作者:陈瑞玲;刘玉霞;许郑林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实施与体会

    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我校在2005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选拔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实验,完善了机能学综合实验,增加了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成绩评定中,取消了期末实验操作考试,以自主设计性实验来替代.

    作者:戴淑芳;孙艺平;张冬梅;李连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铁岭师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根据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铁岭师专2008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组别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进行量化评价,较准确地反映铁岭师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作者:荣林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药理学教学方法探析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省份,近年来我校相继招收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其中以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及俄罗斯族少数民族学生居多.药理学内容繁多、深奥难懂,加之少数民族学生受汉语基础、成长环境及教育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药理学成为令其头痛的科目.

    作者:张波;王晓琴;刘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 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的认识及预防意识.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江汉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部分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调查,对所调查问题当场解答并进行健康教育,4~6周后对部分学生进行第二次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AIDS知识贫乏,教育前后得分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大学生进行AIDS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张秋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论课堂教学中的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风包括明确的学习目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状态.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等卫生学校的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良莠不齐,表现为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懈、考试作弊等.

    作者:陈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卫生保健课程改革探讨

    通过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卫生保健课程改革的性质及特征、课程设计的思路及理念、课程标准的解读及评析的研究,探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卫生保健课程改革的做法及体会.

    作者:王祥荣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运用三阶段式循环教学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目的 探讨三阶段式循环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方法 选取我校2007级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2班11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55人)和对照组(55人).实验组采用三阶段式循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对2组学生理论考试、单项技能考核、综合考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期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单项技能考核、综合考评成绩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三阶段式循环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邵巧云;李素平;闫素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谈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从循规蹈矩、言传身教、推心置腹、出谋划策4方面阐述如何将责任意识融入班级日常管理中.

    作者:莫伟军;黄雪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浅谈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为病理学实验教学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其具有便于指导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动态演示、全程实时监控等优点.为更充分利用这一优质资源,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病理学实验教学,从教、学、考3方面阐述该系统可挖掘的新功能.

    作者:王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由课程实施失效看中职教育中的师生冲突

    中职教育中的师生冲突实际是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交往矛盾的一种表现.教育界对课程实施过程长期缺乏关注,教师缺乏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是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促进产后抑郁患者康复的观察

    目的 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对提高产后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产后抑郁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法进行评价.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与对照组使用相同药物治疗下,结合临床经验,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4周后,2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满意度,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了患者消极情绪,促进了患者康复.

    作者:卢文凯;卢国庆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全蝎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偏头痛37例临床分析

    产后偏头痛中医常见病机多与风寒及精神紧张、抑郁、忧虑、烦躁等因素有关,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依祛风散寒、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之法,用全蝎研末合遗造散加味治疗产后偏头痛37例,基本恢复25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结果 提示该组方治疗产后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侯志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应用机能实验大赛提高教学质量的初步探索

    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开展机能实验大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使学生掌握了机能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同时有效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该活动的开展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王冬梅;孙艺平;宫德正;徐红;徐静;田余祥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76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76例住院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与未接受心理护理的76例老年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心理护理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且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天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超美;唐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造及分析能力.方法 将我校2007级高护专业118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理解、促进记忆及提高综合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作者:黄雪勤;唐新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459例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特征.方法 对459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标本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 459例中,肌壁间肌瘤378例(82135%),黏膜下肌瘤48例(10.46%),浆膜下肌瘤33例(7.19%);其中单发性肌瘤230例(50.11%),多发性肌瘤229例(49.89%);平滑肌瘤431例(93.90%),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瘤27例(5.88%),平滑肌肉瘤仅1例(0.22%).结论 子宫平滑肌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高发年龄为41~50岁,主要以良性为主.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资料显示,与雌激素、孕激素及各种生长因子有关.交界性平滑肌瘤诊断困难,与病理因素、临床因素有关.核分裂象虽是判断良、恶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但还应结合临床因素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王立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措施的探讨

    结合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实际,以质量保证措施为重点,探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基本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

    作者:王志华;彭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