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
通过对兰州市区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活动课程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制约体育活动课程开展的因素,并提出建议.
作者:魏振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临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探索,运用临床病案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众多医学高等院校临床课教学的手段之一[1].手外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内容复杂,尤其是基础理论较难理解.传统的手外科学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学生经常是被动学习,感觉单调乏味[2].如何丰富手外科学教学内容,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涵盖面广、专业要求高的手外科学讲好,是摆在每一位手外科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患者的诊治提出问题,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其能够同时掌握基本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为手外科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法.
作者:林浩东;侯春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仿真技术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近年来,EWB、Multisim等计算机仿真软件为师生进行电子类课程传统实验及自由实验提供了平台,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电子技术内容部分实验教学中引入Multisim仿真软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将开展仿真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医学高等院校积极探究除教学活动外的多种途径以培养具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医学生.校外的社会实践是医学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到医院见习、临床实习、到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社区开展义工活动等.有国外研究学者研究证实,参加有教育目的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对护生人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1].2010年我系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组织医学系学生到养老院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敏娟;肖春晓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为全面了解平凉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分析病情消长趋势,评价防治效果和存在问题.方法 按照<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评估方案>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评估和结果判定.结果 全市7县(区)3次调查8~10岁儿童分别是1 260名、1 764名和2 800名,触诊检查出甲状腺肿大者分别为110例、97例和98例,平均肿大率分别是8.7% 、5.5% 和3.5% ;8~10岁儿童尿样检测分别为358份、839份和700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0 μg /L、235 μg /L和268 μg /L,<50 μg /L 的分别是53份、39份和13份,<50 μg/L的比率分别为14.8%、4.6% 和1.9%; 居民户碘盐检测分别为1 253份、840份和2 028份,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是47.7% 、86.7% 和98.8%.结论 全市人群碘营养水平得到了有效改善,按<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和<评估方案要求>,平凉市2009年7县(区)全部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作者:王惠荣;何存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缺氧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利用血氧指标的变化讲述各种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原因.而如何讲述并且让学生很好理解常用的那几个血氧指标则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理解了血氧指标,缺氧的类型及缺氧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提高中职生对缺氧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很重要.如在教学过程中把血液比喻为客车,血红蛋白比喻为座位,氧气比喻为乘客,血管比喻为道路,那么乘客坐在座位上就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样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将阐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内容.
作者:覃仕跃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结合化学教学实践,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探讨一题多变的策略与技巧,以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全方位提升学生化学知识水平,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作者:黄世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包括精选案例、呈现案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深化提升5个步骤.对于案例的选择要做到生活化、专业化、本土化,呈现案例的形式要多样化,分析、讨论时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做到人人参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作者:李军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制作全功能高仿真静脉输液手臂并且应用于护理学静脉输液实训练习,提高学生静脉穿刺输液技术水平.方法 按照临床静脉输液规范操作要求,设计制作静脉输液手臂练习模型,应用于护理学静脉输液实训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护理学静脉输液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 全功能高仿真静脉输液手臂模型仿真程度高,完全达到临床静脉输液所要求的人体模型条件,能明显提高学生静脉输液操作能力及操作考核通过率.结论 全功能高仿真静脉输液手臂模型的制作科学、先进,且适用性强,在高仿真方面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为医学院校教学及医院护士培训提供了良好的静脉输液操作模型.
作者:张大新;余珊;荣桦;张宪丽;王青;邓瑾嘉;任云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中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了解存在问题的严重性,阐述重视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加强医院专门化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350名中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暴露问题,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各级医院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问题严重,实习生职业防护不足,锐器损伤发生率为100%.结论 中职护生预防职业暴露意识、知识、技能急需加强,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提高护生职业防护能力,医院应加强制度管理,从源头上、制度上控制职业暴露.
作者:何衍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领域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首先要提升实验教学地位,将其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其次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使课程内容实现模块化、连续化,建立科学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
作者:胡思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是培养护生专业技能的主要课程.通过采用一人负责式教学,在示教室内完成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及学生练习;改革考核方法,提高护理技术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达40%).护生护理操作能力明显提高,操作步骤科学、合理,促进了护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安虹;韩瑛;王淑英;朱彦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文写作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阿孜古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国家调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后,组织和培训护理专业学生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成为学校组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为了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对现行课程安排进行调整.经过两年探索与实践,将现行教学计划专业理论教学、临床实习、资格考试前培训按1.5∶1.0∶0.5学年时间安排较为合理.
作者:梁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五年制高职新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新生入学适应问卷,对589名五年制高职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不均衡,部分群体适应不良.结论 为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对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顾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我院高职学生录取分数在300~500分,文理兼收,学生层次参差不齐[1],尤其是化学基础差别很大,对于制药、食品这样偏理专业的学生后续学习影响很大.为解决化学基础差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问题,我们在制药、食品类专业化学教学中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潘亚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探索医学教育模式演变的动因,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医学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
作者:赵同领;曹云飞;柳亮;陈金梅;李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嘉峪关市城乡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4 000例妇科病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 000例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55.60%,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率(66.10%)高于城市妇女生殖道感染率(45.10%),且生殖道感染与年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生殖道感染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全面开展妇女RTI的防治及健康教育,经常性地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建立妇女RTI防治的长效机制.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学分制所依据的思想基础,是一种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个别差异视为教育的基础,把个人的和谐、自由发展视为教育的直接目的.因而主张教育应遵循学生的特性和需求,通过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去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分制是能适应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管理形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一类教育,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灵活、更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学分制势在必行.
作者:徐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就目前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建议中医院校护理专业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体现中医特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作者:周小芳;黄群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