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做、学、做”教学法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黄智森;彭福龙;姚小冬;甘世芬

关键词:“做、学、做”教学法, 医学基础, 护理专业
摘要:我国从2010年开始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我校有幸成为第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建设学校.201 1年以来,我校为了达到国家要求办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在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以期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在医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笔者与相关教研室及任课教师进行协商,对多门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学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研究

    为了解中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探索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将我校2012级药剂两个班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班进行一学期的词汇学习策略培训,采用问卷法和测试法,调查研究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特点及策略使用与成绩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作者:陈纪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将情感交流融入高职学生教育管理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学生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寓情于管理之中,以人为本、情感沟通是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尊重学生是情感交流的前提;对学生充满无私而理智的、公平而公正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以情激情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标.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其中情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作者:季连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湖南省高职药学专业学生技能抽考标准及题库开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按照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准确把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规范人才培养规格,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药学专业建设改革,更好地服务医药产业发展,开发湖南省高职药学专业学生技能抽考标准及题库.

    作者:涂冰;谭敏;任旻琼;刘宏伟;刘汉;佘金明;刘宗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矽肺患者按矽肺分期分为两组,Ⅰ期、Ⅱ期组(1组)37例,Ⅲ期组(2组)28例,两组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1组加1号中药汤荆,2组加2号中药汤剂,并根据辨证论治原则进行加减化裁.结果 1组治疗后显效30例,有效3例,无效4例;2组治疗后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9例.两组治疗后肺活量(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1组总有效率(89%)较2组(68%)高(P<0.05),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英;王梦嘉;李红梅;刘东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结肠血管脂肪瘤并肠梗阻误诊为结肠肿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农民.自诉于入院前半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不适,以脐周为明显,疼痛无明显规律,无恶心、呕吐,无嗳气、反酸,食欲正常,未予重视及治疗,于入院前3月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便中带血,偶有黏液血便,在当地诊所按慢性肠炎给予口服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入院前1月患者腹痛加剧,呈持续性胀痛,伴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1)肠梗阻;(2)横结肠息肉.经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此后因症状反复发作,故来我院求治,以“结肠肿瘤并不全性肠梗阻”收住.

    作者:雷庆林;祁钰乾;张文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五常法”在中职技能比赛管理中的应用

    “五常法”也称5S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起源于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的5S管理活动[1],是用来维持环境品质的一种有效技术[2].常组织是活动的第一步,即把不需要的用物废弃或回仓;常整顿即解决问题,是实现目标的基础,以保证30秒内可找到需要的用物;常清洁即保持个人、环境卫生整洁美观,让人感觉舒服;常规范即做到仪器和物品透明储存,减少失误;常自律即每天运用“五常法”,达到人、财、物、时间管理规范,形成良好的个人准则[2].护理实验室是示教、带教、练习、考试的重要基地,并且实验室用物种类繁多、实验课多、学生多,又属于一个开放的练习环境,不精心管理就会出现脏乱且经常找不到用物的现象.我校自从201 1年在中职技能比赛管理中开始实施“五常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符灵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运用院校合并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为例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多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模式,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此种模式多难以进行深层次合作[1].自2003年9月以来,由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原自贡卫生学校)的实质性合并,并且组建了自贡市仁济医学中心,我院康复教研室实施了办学、办医,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走出了院校合并模式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新路子,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荣;李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1].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属于教师积极职业心理[2].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发展至关重要,认同度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就高,就会积极投入工作,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实现教师价值.反之,就会对工作缺乏兴趣和激情,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当前,随着中等卫生学校扩招,新进教师也逐渐增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是各中等卫生学校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了解、掌握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和特点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中小学和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缺乏对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为此,本研究对四川、重庆、贵州、甘肃地区部分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为中等卫生学校教师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陈劲松;方颖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校兼职班主任工作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目前,我院实行专职辅导员与班主任双轨运行的学生管理机制.兼职班主任介于专职辅导员与一般教师之间,他们除具备专业教师的身份外,还是班集体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其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研究调查学生对兼职班主任工作的了解、对兼职班主任工作的需求及对兼职班主任的满意度,为进一步发挥兼职班主任的作用提供一些参考,现介绍如下.

    作者:秦莉花;陈燕;李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做、学、做”教学法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我国从2010年开始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我校有幸成为第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建设学校.201 1年以来,我校为了达到国家要求办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在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以期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在医学基础教学过程中,笔者与相关教研室及任课教师进行协商,对多门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智森;彭福龙;姚小冬;甘世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慢性唇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作者:安艳瑜;刘巧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甘肃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的调查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电话访谈法对甘肃省多所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后发现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课时“缩水、打折”,课程内容被其他语言文学类选修课代替,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语文能力偏低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组认为,大学语文只有与专业相对接,构建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才是让大学语文尽快“复兴”、“返魅”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海英;胡海燕;赵延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针灸学是我校中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主动、全面地掌握针灸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是我校针灸学课程组教学改革的重点.本课题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本位,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广泛进行毕业生就业回访,聘请行业专家深入行业调研,分析不同针灸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融“教、学、做、考”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基于针灸临床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创建新的考核评价方式.实施有效教学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刘世红;陈文;邹丽;欧海艳;张红;杨传美;王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谈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顾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双人双教法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讨与应用

    目的 探索双人双教法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1级“3+2”高职护理专业抽取两个班共84名学生,一个班42人采用双人双教法(实验组),另一个班42人采用常规教学法(对照组),授课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与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应用双人双教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护理人才.

    作者:柳敏;王东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职高专口腔专业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根据本学科内容繁杂、抽象、理论多的特点,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曹二龙;赵晋英;彭丁晋;谭潇;刘选梅;贺印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应用于人体形态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为适应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应用于人体形态学教学中,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控制、考核方法及教学载体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作者:季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伴随微信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平台逐渐走进高校,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将是快速传递校园信息的又一种新方式.面对新时期教工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工作的实际特点,要充分利用微信,特别是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大功能,推进高校教工党支部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从而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基层组织模式.

    作者:陈哲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的探索

    妇产科学是一门专门针对女性的学科,也是医学类专业教育和实习中的重点学科,不但涉及专业知识、医疗水平,也涉及社会文化水平、患者的隐私等问题.因此,医学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阶段存在很多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更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应对方案进行探索.1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者:彭芸花;冯慧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室剧毒与危险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

    因为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实验室使用剧毒与危险化学药品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如果对此类药品存储和使用不当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只有在剧毒与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工作中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应佩蓓;漆翔;王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