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职护生进行集中岗前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于庆丰

关键词:中职护生, 集中岗前培训, 综合技能考核
摘要:目的 在临床实习前进行集中岗前培训,提高护生的护理综合技能,以适应当前护理岗位的要求.方法 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600名护生开展青霉素皮试、静脉输液、无菌技术、导尿术、穿脱隔离衣、铺床、吸氧等专项技术培训和护理礼仪、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等职业素养培训,为期10天.结果 子培训结束后,抽查青霉素皮试、静脉输液、无菌技术、导尿术4项进行综合考核.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护生护理综合技能明显提高(P<0.01).结论 在护生临床实习前开展集中岗前培训可以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法律保护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应积极推进岗前培训.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药学专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整体设计与课改实践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并未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求职受阻,频繁跳槽,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规划等.种种现象表明: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进行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指导.因此,如何突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与药学专业相结合的特色,发挥其实际作用,是该课程整体设计和改革的焦点.我院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主要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业课教师主讲,并邀请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家客串教学,校企联合,实现“双主体”育人.

    作者:魏来;谢显珍;涂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与胆管狭窄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发生的原因、临床诊治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IBDI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21例胆管损伤病例中,17例来自基层医院,以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腹腔积液、黄疸等临床症状就诊,结合B超、MRCP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发生IBDI诸多原因中主要的是Calot三角区解剖不清.对胆管狭窄者目前常用且疗效肯定的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前肝功能异常的19例患者,术后第4天、笫7天及第11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患者总胆红素、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丙氨酸转氨酶均有下降趋势,术后第1天和第7天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5.72%,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DI重在预防,应注重上腹部手术实施前对IBDI的正确认识.一旦发生IBDI,应根据具体的损伤类型及时间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进行修复处理,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寇桂香;柴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职卫校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 探索出适合中职卫校护理概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护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中专护生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的学习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概论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相长.

    作者:张超美;唐飞;黄丽微;陈捷;刘忠华;林芳;蒋羽霏;唐忠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议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及管理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勤工助学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适应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发展需要,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

    作者:林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途径及意义——以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为例

    通过课题调研,以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为例,引荐学院从教学理念、专业建设、校园环境、学生活动、学生干部教育五大平台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以期加强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推广.

    作者:谢裕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河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合作的宏观政策有待完善、职业院校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企业积极性不高是当前河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从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3个维度提出相应对策,健全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封银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装有离体牙口内模型的仿真头颅模型用于口腔实验教学的效果评价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尽量让学生在临床前期实习中的操作贴近临床实际情况.以往口腔科学生的临床前期实践教学是以传统的实验室学习为主,利用模型或离体牙进行操作学习,而体位的限制、口腔内空间窄小、光线不足及软硬组织对器械和视野的阻碍等,使临床操作与在口外模型上的操作感受有很大差异.学生在对临床操作很陌生的情况下进入临床,使患者的就诊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学生自信心缺乏及患者的不信任亦影响临床教学的顺利开展[1].因此,仿真头颅模型教学系统在口腔科学生临床前期的技能训练中必不可少.

    作者:李凤娥;张群慧;晏勇;张翠翠;王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议微寄学的教学方法

    职业中专教师要想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对相关基础课程缺乏兴趣的现状,可根据教材知识的特点,从优化教学方法、对知识点进行规划、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作者:沈小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以核酸的化学教学为例探讨医学生科研精神的培养

    在核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导入核酸的研究历史,可以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学生的科研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及团队观念.

    作者:李曙波;农嵩;李朝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基于文献学习的讨论式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对中药药剂学教学实践中所运用的基于文献学习的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总结,介绍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具体运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文献学习的讨论式教学法以文献为载体,以讨论教学为手段,注重教学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中药学应用型人才.

    作者:翟永松;李朝霞;王敏;龚慕辛;王满元;李静;马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二年制与三年制护理专业高职新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二年制与三年制护理专业高职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对某医学院校2012级二年制和三年制护理专业高职新生(共233名)学习适应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二年制和三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学习适应性总体良好,信息利用、知识应用及求助行为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专业高职新生学习适应性整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部分因子适应性方面有待加强.

    作者:余晓云;肖焕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工学结合模式下药剂学课程开发的过程

    对工作过程导向的药剂学课程进行探讨,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药剂学课程构建的原则,以此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作者:杨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影像科室与临床科室有效沟通机制探讨

    1 影像科室与临床科室的关系现状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日益进步,影像检查所提供的信息已经从单纯的显示解剖结构进展到显示组织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特征及评估各脏器的功能状况;在临床常规工作方面,影像检查已经从单纯的影像诊断发展到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评估手术范围、判断疗效等.除了设备更新、技术进步外,医学影像学科亦得到了飞速发展,科室工作人员学历层次明显提升、高职称人员比例明显增加,硕士、博士培养点持续增加.就医院管理层面而言,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相继出台了药品价格及品种等的相关规定,使得医院在激烈竞争中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关注服务性收入的同时开始重视影像检查等医技科室的发展,致力于医技工作质与量的双重提升.

    作者:康晓东;孙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析中职卫校解剖实验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中职卫校解剖实验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方法 将2012级农村医学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解剖实验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第一轮结束后两组互换,原实验组为对照组,原对照组为实验组,并通过实验考核、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采用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学生希望在解剖实验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认为这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整体素质.结论 解剖实验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而且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善医患关系,可在中职卫技推广实施.

    作者:兰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结合近年来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开展渗透式双语教学的探索实践,总结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区别对待不同章节、灵活运用双语手段、持续强化教学效果等做法和经验,分析师资、教材以及学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作者:郑克勤;梁朋;张华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平凉地区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8月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死亡患者共4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死亡原因.结果 42例患者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22例(52.38%),放弃治疗6例(14.29%),脑出血5例(11.91%),肺部感染1例(2.38%),上消化道出血2例(4.76%),全身衰竭2例(4.76%),高钾血症2例(4.76%),自杀2例(4.76%).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放弃治疗是贫困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作者:黎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也就此提出,但双师型教师不是证书的简单叠加,而是能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能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给予正确引导的教师.

    作者:李长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建设探索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教材内容与岗位实践对接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教材建设背景、现用教材存在的问题、护理岗位实际需求,从明确定位、优化内容、增加趣味性3个方面阐述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建设的一些探索和设想.

    作者:徐明丽;李志成;田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士综合素质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基于护理差错的研究

    护理差错是衡量一所医院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我院2002-2012年11年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认为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是减少、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有力保障.1 临床资料根据差错评定标准,选取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各科上报护理部的66例护理差错.

    作者:李彦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外科学立体化教材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体会

    以培养学生的外科临床能力为核心,逐步建立包括书面教材、视听教材、教学课件、网络教材和教学支持系统的较完善的外科学立体化教材体系,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形成较稳定的应用模式,达到提升学生获取外科临床理论知识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外科操作能力等各种外科临床能力的效果.

    作者:沈宏亮;朱樑;王来根;徐志飞;戴伯军;仇明;李莉;谢宁;郑向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