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安;陈志英;周薇;韦衡秋;黄沂;梁国隆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迪人的心智、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技能型的职业人”,更是“人文素质的社会人”.从人文素质的内涵、教育教学方法、护生实践技能训练、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作者:马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已成为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而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现代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软实力、增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对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二者有机对接和相互交融必要性的分析,探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
作者:付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注射是临床上为常见同时也是为重要的护理技能操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角色扮演,进行真人互注.讨论真人互注实验教学的效果、开展该项实验的教学要求以及对现有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钟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护理临床实践中极为常用的基本操作,护生经过理论学习和给真人输液,在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分析10个教学班级的护生在真人输液练习课中穿刺失败的原因、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强调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从而使实践教学到临床实习的过渡更加顺畅.
作者:刘林;邵玉净;赵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提高中等职业护理教育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实效的方法和手段.方法 在护理中专二年级学生两个合班的预防医学教学中,分别使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实验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总成绩和及格率等指标来验证教学改革的成效.结果 教改组学生的部分实验成绩、部分理论课的主观题成绩、总成绩和及格率均较对照组学生高(P< 0.05或P<0.01).结论 结合预防医学的学科特点,改革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
作者:刘振中;周政华;高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运用Meta分析评价半月板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查找关于半月板损伤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男性、足球、游泳是可显著增加半月板损伤的危险性因素(P<0.05或P<0.01).爬山和慢跑不是半月板损伤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大龄男性或参加较为剧烈体育运动的人员,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半月板损伤的发生.
作者:施烜;佘宏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过程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基于阿克苏地区临床护理五大岗位需要选取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任务与教学情境,达到“三一致、六会、一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护理评估能力,为本地区培养更多高技能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景娟;孙玉梅;陈再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从自然美、情感美、人情美和哲理美4个方面谈审美教育,就如何使用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做一些探索,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第二军医大学2004级40名、2005级20名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分别分为实验组(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法)和对照组(LBL教学法),并评估其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掌握和问卷调查项目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骨科教学中应用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其临床综合分析能力,为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培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谢杨;毛宁方;李明;赵志青;沈洪兴;袁鹏群;陈晰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职护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水平和质量.对大连铁路卫生学校300名中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探讨分析中职护生医德认知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邵英杰;汪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主要阐述将研究性学习法运用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具体过程反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提出课题→文献查阅与设计实验→点评设计→实施实验→实验总结→结果评价等环节参与课题研究,自行归纳总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可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赛娜;张绪梅;吴蕴棠;黄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实验技能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过程化考核模式,实现多角度全方位考核.
作者:李岩;王美慧;张中林;郑剑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传统的作业已不适应新课标下课程实施的要求.为此,结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实践,在病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对其作业形式进行重新思考,设计新形式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作者:石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生物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通过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大力开展网络教学,能较好地扩展课堂教学空间,增强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者:蒋传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药物名称的多元化给临床选择用药带来诸多的问题,国际非专利药物名称(INN)是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药物国际通用名,中文通用名大多系英文通用名的音译,现在使用的简体中文通用名均收录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委员会编纂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药物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称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物名称[1].依照INN命名的主要原则,对药物通用名的命名规律进行归纳,以促进我国药物名称逐渐实现标准化、系统化.
作者:王新武;靳佩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鼻咽癌(NPC)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发生在中国南方及中国南方移民的后裔人群中,尤其以广东省为严重.我国发病率较欧美等国家高25~30倍,因此鼻咽癌又被称为“中国癌”.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效果亦不理想,5年生存率仍在50%~60%[1].
作者:丁矢;张艳平;李雪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绪论为医学微生物学的开篇之作,教学中应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学”等关键问题,充分组织教学,用比较性数据、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与病原微生物的关系以及征服这些疾病过程中的科学发现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作者:余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德育教学是德育的主要手段,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良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是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明显体现[1].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构建新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才能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2].要实现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郭海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中职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期望,为加强实习管理和教学医院培训带教教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果 中职实习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期望主要集中于3个主题:期望带教教师尊重并爱护护生,师生相处融洽;期望带教教师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丰富的带教经验;期望带教教师给护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结论 教学医院应通过培训提升带教教师的临床业务素质,端正带教态度,规范带教计划,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带教教师的工作热情,革新带教方法,加强带教教师与护生的沟通.
作者:王章安;陈志英;周薇;韦衡秋;黄沂;梁国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前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策略,以提高我校中职护生应对护考的能力.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我校2010级600名中职护生护考前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我校有382名护生在护考前存在不同焦虑心理,占63.67%,主要原因是护生担心考试不合格影响就业、基础薄弱、自身紧张、缺乏自信等.结论 正确认识护考的目的和结果,做好护生心理疏导,提高护生心理素质,强化考前讲解及模拟训练,减轻护生的紧张情绪,减少焦虑,提高护考合格率.
作者:张海霞;徐元智;华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