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杨成万
针对《口腔正畸学》教材中“错(牙合)畸形分类”章节的内容进行说课设计,着重从教材、学情、教法与手段、教学程序、教学设计亮点及教学反思5个方面进行说明,旨在为教授口腔正畸学课程的教师提供参考.
作者:胡明华;潘旭;聂晶;米丛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同频次的主题,对活动前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过多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活动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的频次由23.18次/台降至7.51次/台(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手术室护士术中出入手术间频次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贾晔芳;火钰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2012年6月18日至2012年6月22日,由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职助产专业技能大赛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2所高职高专院校的88名选手参加了大赛.本次大赛的必考项为“自然分娩铺无菌巾”、“新生儿沐浴”两项;抽考项为“产前外阴消毒”、“产科腹部检查”、“新生儿抚触”3项.这次大赛是第一次全国性的助产技能大赛,对深化助产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全国各院校交流,提高助产技能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就大赛中能够真正体现助产技能的“产前外阴消毒”与“自然分娩铺无菌巾”项提几点修改建议,以终制订出与岗位需求接轨的助产技能评分标准,有效提高助产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并为助产技能大赛、助产人员岗位准入技能考核及医疗单位现有助产技术人员再培训和达标考核提供科学的评价体系.
作者:韩清晓;韦德华;黄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传染病动力学给出几种模型:不考虑出生与死亡的等种群模型,添加种群动力学因素的模型,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分析,讨论决定疾病是否流行的阈值和地方疾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及能否产生周期性振荡.
作者:刘宏崴;刘巍;于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在校护生对护士职业形象的认识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2011级护生在护士仪容、仪表、言行与形象教育等方面的认识状况开展调查.结果 护生对护士职业形象的认识是积极的,认为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护士职业形象教育.结论 应加强课内外培养,正确引导护生形成护士职业形象.
作者:邵路才;陈建松;金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课程是学校为使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目的而采取的一切有程序的学习活动和经验,其基本要素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1].而课程设置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其内容、比例分配等指标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我国自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获准正式招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以来,招生院校逐年增加.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笔者对近5年国内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一定的改革参考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粉;杨培常;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分析中职护生的专业思想现状,阐述加强中职护生专业思想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和加强中职护生的专业思想意识教育、引导护生热爱护理学专业、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专业学习目标、明确考证与就业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专业学习、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进行探讨.
作者:冉素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大中专学生也几乎是人手一机.但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手机只是用来打电话、发信息、上网聊天、看电影或玩游戏[1],对学习帮助不大,甚至有许多学生因为沉迷于手机游戏而荒废学业.笔者结合诊断学的学科特点,巧妙地利用学生手机辅助教学,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焕荣;王庆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学专业英语是一门非常有特色的学科,其有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特定的语法规则和特定的语篇结构.真正使医学英语有别于普通英语的是医学文章中大量出现的专业词汇和术语,也正是这些特有的词汇和术语使多数医科学生一开始接触医学英语就望而生畏,并逐渐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许多教师在教授医学英语词汇时往往会帮助学生总结医学词汇的构词特点,如医学词汇的组合规律,常见医学词汇的前缀、后缀等.然而笔者认为,词汇的教学除了要从拼写、构成角度进行分析外,还需要从文化层面剖析词汇的意义、来源,这样不仅能使词汇教学更为生动,而且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词汇的历史渊源,并借助有趣的文化背景更为牢固地记忆和掌握所学词汇.
作者:廖虹;韩乐;孟玲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我国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提出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作者:袁带秀;侯娟;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缩短护士长例会的时间,提高管理效率,达到管理目的.方法 运用PDCA的管理方法,会前明确目的,收集资料,制订详尽的会议议程;召开例会时,确定会议内容和具体要求;会议结束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落实会议内容.结果 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上年度下降20%,护理人员对会议知晓率达到80%以上.结论 改进护士长例会制度能够缩短例会时间,提高参会人员对会议内容的知晓率.
作者:刘世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前作息规律.方法 遵循子午流注规律,科学地安排132名护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备考作息时间,帮助其准确、有效地调整气血.结果 通过遵循子午流注规律,132名护生全部顺利通过2012年5月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100%.结论 科学地安排护生应考前的作息时间,使护生的生活状况及身体情况得到高度关注,是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作者:彭月娥;熊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对该馆的人力资源现状从机构设置,馆员结构,岗位责任制实施,馆员的聘任、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高职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作者:周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其用药、饮食、运动、监测、心理等进行干预,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结果 50例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正常率达90%以上.结论 护理干预是社区糖尿痛患者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欧阳庆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3%盐酸氯普鲁卡因和2%盐酸利多卡因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方法 将96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3%盐酸氯普鲁卡因,对照组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比较两种麻醉药物的效果.结果 3%盐酸氯普鲁卡因在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上均较2%盐酸利多卡因短(P<0.05).结论 3%盐酸氯普鲁卡因在妇科手术中麻醉效果优于2%盐酸利多卡因.
作者:陈晓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和非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以便临床早期干预,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12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85例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惠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决检出率为7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同侧回归分析显示:斑块的大小及数量、峰值流速、搏动指数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与脑梗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可预测老年脑梗死的进展,评估患者的预后,为老年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寇新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遇到文化障碍,是因为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的始终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艾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开展医学影像设备学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并以“X线机综合故障排查”为实验课题,展示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分析设计性实验的效果评价及教学体会.
作者:岳若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基于C/S和B/S混合模式的在线考试平台.采用关系型多媒体数据库SQL Server 2000统一存储试题文本及相关图片,根据考试要求形成Word格式的命题模板,通过随机组卷策略生成以Microsoft Access格式保存的试卷,利用ASP技术形成考试系统及考试状况在线监视平台.该平台具有构建题库、快速命题、批量组卷、随机取卷、考生注册及登录、在线考试、自动阅卷等主要功能.试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可满足局域网中医基础理论在线考试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辅助平台.
作者:朱向东;严鲁和;梁永林;刘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和英语阅读技巧掌握不够的突出问题,采用夯实英语基础和运用英语阅读技巧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和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作者:周春晖;顾维芳;王宗忠;裘晓菁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