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针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从学业问题、网络问题、情感问题、职业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活适应问题5个层面探讨应对策略: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注重数学文化思想启迪教育;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提高学生兴趣;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课业知识学习,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王松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儿科静脉输液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总结输液不良事件,提高用药安全,降低药物输注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结果加强护理培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护患关系是降低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结论在维护医疗护理安全的同时,也要稳定护理队伍,使护理人员心情舒畅,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结合无偿献血模式发展历程,分析我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特征,提出首先建立企业职工献血人群招募策略,成功运用和实施,并推行到干部与学生人群中,为我市团体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保障临床用血需求。
作者:王英;崔艳红;李改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姜的炮制及临床混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从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寻找姜的不同炮制品的差别。结果炮制方法不同导致姜的化学成分、药性发生变化,使其疗效显著不同。结论合理使用姜的不同炮制品,发挥其应有的疗效,不能混用代用。
作者:樊敏;刘小刚;申乖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惊恐障碍患者急救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急诊就诊的120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后即时评定患者情绪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干预组SAS评分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梅;王璟蓉;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循证医学核心理念是在众多研究数据中找到好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是临床医生需要具备的基本临床能力。基于该理念,创立“2+6”教学模式并应用于临床实训课中,为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发挥桥梁作用。
作者:王宝娟;付滨;杨美娟;张童燕;庞晓瑜;孟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经过正规培训的养老护理员。现有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主要来自农村和企业下岗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上岗前接受的相关培训较少,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加强校地合作,政府部门鼓励和支持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培训,提高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加快培养养老服务行业技能人才,为全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曹磊磊;赵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齿科材料和设备的发展,许多科学研究新成果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对口腔修复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科通过调整实验内容、实行集体备课、实施标准化实验教学及开展临床预见习工作,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翟家彬;黄丽娟;孟翔峰;俞青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我院尝试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使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将枯燥的学习与临床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合理地将PBL教学方法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以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赵志宏;隋秀芳;程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笔者以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对某医学院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不高。针对存在问题,笔者对研究生课程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作者:董娜;付玉荣;伊正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阿勒泰市区及周边农牧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蛲虫感染情况,为制定蛲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采样。结果总体蛲虫感染率为2.17%,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性别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龄段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健康教育,群体儿童服用驱虫药是控制蛲虫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克英;余华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中职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提高中职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隐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探讨推广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的可行性。方法对患儿家长进行家庭康复培训,指导其对脑瘫患儿开展家庭康复训练一年,治疗前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结论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低收入家庭及边远地区。
作者:熊典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急诊技能培训是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临床工作有着深远意义。但急诊技能培训往往忽视了沟通能力锻炼,导致医学生沟通技巧缺乏,为医患关系埋下隐患。笔者初步探讨了在急诊科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将急救技能培训与沟通能力锻炼相结合,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陆莹;王新春;张俭;张德新;李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为提高护生学习效果,培养理论扎实、技能娴熟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本文对其考核方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趋势。
作者:闫婷婷;靳璐璐;俞海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本研究以医学生问卷调查为基础,多方面反映当前医学生综合素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基本能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内容,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当前医学生综合素质仍需提高。可从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群)建设、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身心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并顺利就业。
作者:李瑞芳;伊正君;付玉荣;管志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职业院校是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强调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地位,而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多年德育渗透实践,对药剂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及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阎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通过在内科护理学中风教学中设计结合针灸科治疗特色的开放式思维教学教案,探讨临床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的意义及其模式,从疾病基本概念、发病过程、病因病机、并发症、预后及各种针灸操作技术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验针灸技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为完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中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参加北京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123名学员,就2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综合素质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评价。结果98.4%的学员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参加培训,所有学员均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进行专升本学习。对培训总体非常满意或满意达到92.7%。对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比较认可,对课程的教学方式非常满意及满意的比例较高。专题小组访谈中发现,学员认为文献检索与利用和卫生经济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这两门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比较认可其他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应该多增加与学员的互动和交流,强化对理论的认识。结论调整并优化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增加与学员的互动与交流,从而达到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项目的要求。
作者:杜娟;张丹丹;金光辉;王慧丽;崔洁;路孝琴;郭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PIVAS(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应用清晰药名安瓿及彩色安瓿,可减少药师排药配置核对差错率,保障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方法以PIVAS用量较大且外观较相似的8种注射液安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54480组输液(使用一般安瓿),观察组选择48897组输液(使用清晰药名安瓿或彩色安瓿),分析药师注射剂排药配置核对差错发生率。结果药师在对照组、观察组排药配置核对环节合计差错率分别为0.110%、0.002%。结论应用清晰药名安瓿及彩色安瓿可显著减少药师排药配置核对差错率,提高PIVAS工作质量,杜绝安全隐患,保障患者输液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