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王璟蓉;张艳
本研究以医学生问卷调查为基础,多方面反映当前医学生综合素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基本能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内容,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当前医学生综合素质仍需提高。可从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群)建设、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身心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并顺利就业。
作者:李瑞芳;伊正君;付玉荣;管志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探讨推广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的可行性。方法对患儿家长进行家庭康复培训,指导其对脑瘫患儿开展家庭康复训练一年,治疗前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结论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低收入家庭及边远地区。
作者:熊典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齿科材料和设备的发展,许多科学研究新成果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对口腔修复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科通过调整实验内容、实行集体备课、实施标准化实验教学及开展临床预见习工作,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翟家彬;黄丽娟;孟翔峰;俞青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韦蓓莉;杨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惊恐障碍患者急救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急诊就诊的120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后即时评定患者情绪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干预组SAS评分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梅;王璟蓉;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的84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心电图结果,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率较高,应在社区卫生医疗工作中予以重视。
作者:张艳萍;邓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遵义医学院2010级首届全科医学生在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临床实习时间安排、利弊认识以及学习方式、胜任力的自我评估,探讨全科医学生在医联体内临床实习的认同度。方法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形式对160名全科医学生展开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5%的学生认为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实习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在乡镇卫生院实习时间应在1个月内;医联体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临床实习各有利弊,100%的学生认为在疾控中心实习收获不大;60%的学生认同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66%的学生认为经过6个月的继续培训可以胜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结论应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内各级医院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机会,加强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实施临床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在医联体内临床实习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作者:覃晓龙;李春鸣;杨艳;余昌胤;张铭彩;易海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的效果。方法2014年3—6月在我校1203、1204中专护理班选出12名护生自愿组成“种子圈”,确定“降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和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低于活动前,达到目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护理实训物品使用不规范率,减少了实训物品损耗,还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护生个人素质与专业素养以及教师对学生和护理实训室的管理能力,提高实训物品利用率。
作者:金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探讨高校学术期刊女性编辑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发现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女性生理、心理特点,编辑职业特点,编辑所处的地位等有一定关系。建议通过自我调适、争取社会支持、优化组织管理来缓解、消除女性编辑职业倦怠。
作者:纪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发生原因及其护理策略,为护理人员预防与处理PICC相关并发症提供保证,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刘淑丽;张凤娃;刘宗淑;马文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结合无偿献血模式发展历程,分析我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特征,提出首先建立企业职工献血人群招募策略,成功运用和实施,并推行到干部与学生人群中,为我市团体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保障临床用血需求。
作者:王英;崔艳红;李改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选择接受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的患者,行连续增强头颅MRI、骨窗头颅CT横断面扫描和头部CTA检查,使用Dex-troscope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并应用于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教学中。垂体瘤鞍区解剖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和手术模拟系统可促进学生对病理情况下鞍区解剖结构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操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解决无法进行实体操作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王集生;薛战;季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系统分析医学新生对法律的认识、学医动机、思想道德等职业道德现状,指出医学新生在职业道德方面呈现的特点,并提出尽早开设法律课程、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增设人文医学类课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利用实践环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途径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董海涛;王若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教学相长。本文对案例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等教学环节进行论述,构建以案例为导向的药理学课程,为该教学法在医学课程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金少举;王雁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专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专业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推进产教融合的主要渠道,专业建设质量内部评估是剖析专业建设现状、把握专业建设短板、引导实现产教融合的主要手段。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质量内部评估体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其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作者:付达华;黄庶亮;沈小美;王二丽;杨丽珠;王琼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昌吉市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养老机构合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昌吉市10家养老机构217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描述和Goodman-Kruskal Gam-ma检验。结果昌吉市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流动性较大;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职业素养不高;行政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少;工作量大、薪酬低、压力大。结论昌吉市养老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难以适应当前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作者:贾占昀;李源源;杨晓文;方奋;魏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方便快捷等特点,能使学习超越时间、空间限制,变得轻松有趣。笔者就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引入微课的利弊进行分析,为该课程具体教学实践提供思路和指导。
作者:张艳云;孙洪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PIVAS(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应用清晰药名安瓿及彩色安瓿,可减少药师排药配置核对差错率,保障患者静脉输液用药安全。方法以PIVAS用量较大且外观较相似的8种注射液安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54480组输液(使用一般安瓿),观察组选择48897组输液(使用清晰药名安瓿或彩色安瓿),分析药师注射剂排药配置核对差错发生率。结果药师在对照组、观察组排药配置核对环节合计差错率分别为0.110%、0.002%。结论应用清晰药名安瓿及彩色安瓿可显著减少药师排药配置核对差错率,提高PIVAS工作质量,杜绝安全隐患,保障患者输液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为完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中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参加北京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123名学员,就2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综合素质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评价。结果98.4%的学员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参加培训,所有学员均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进行专升本学习。对培训总体非常满意或满意达到92.7%。对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比较认可,对课程的教学方式非常满意及满意的比例较高。专题小组访谈中发现,学员认为文献检索与利用和卫生经济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这两门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比较认可其他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应该多增加与学员的互动和交流,强化对理论的认识。结论调整并优化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增加与学员的互动与交流,从而达到助理全科医生培训项目的要求。
作者:杜娟;张丹丹;金光辉;王慧丽;崔洁;路孝琴;郭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在中职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提高中职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隐甦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