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丽;马素好
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很少思考、提问、质疑,不利于临床思维的训练;医学生课业负担重、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授课质量难以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教学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师教为重点转向以学生学为重点。兴起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实现上述转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对医学教育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晨曦;郭鹏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通过对当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基于Virtual PC构建计算机虚拟实验环境,不但可以解决当前机房管理上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方案。
作者:黄宇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以胜任力为导向对本科护生进行实习前培训的方法和规范,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培训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将我校2010级四年制本科护生138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前培训方法;将2011级四年制本科护生195人作为实验组,采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实习前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即成立研究小组,确定培训方案,进行单项培训、综合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培训、人文素质培训等多模块培训。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以胜任力为导向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培训,能够切实提高护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护生能够很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李艳春;宋玉霞;苏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通过说明人文关怀教育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如何在静脉输液学习中对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为例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达到在静脉输液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教学效果。
作者:臧瑞瑞;杨丹丹;贾彦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1问题的提出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临床实习,可以使护生所学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联系,培养和锻炼护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提高护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护生的实习管理至关重要。
作者:陈艳梅;王志锐;陈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校护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现状,提供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建议,为下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我校护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水平。结果护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一般。结论护理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护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护生也应加强自身课余时间管理能力训练,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
作者:赵娟;杨新丽;郑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基于国际医学教育基础上的儿科实习有其特殊性,总结留学生毕业实习的带教经验,分析在带教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期望获得更好的实习效果,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作者:唐浩勋;王爱华;冀石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手指采血的一次成功率、减轻穿刺的疼痛程度。方法将采用传统教学法的2010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改进教学法的2011级学生作为实验组,探索能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手指采血成功的平均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指采血疼痛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教学和实训方法可明显提高手指采血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作者:马宇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T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团队为主体形式的教学模式。传统机能实验学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性地在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引入TBL教学法,探索TBL教学模式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作者:宋英;张咏梅;武静茹;秦霞;张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药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对于高素质的中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仿真生产实训课程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硬件条件、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完善实训效果评价体系,在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作者:李静;王喆;龚慕辛;王满元;翟永松;贺蕊;仇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说课就是教师用语言阐述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课堂效果与课后反思,即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现从5个方面来介绍“消化性溃疡”的教学设计与分析,并通过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者:贺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临床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着重于培养学生妇产科临床护理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临床实践机会较少,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多为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欠佳。 PBL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先导,用临床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从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1]。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改良的PBL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培训模式,以提高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方法自2014年对邯郸市361名社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分为低年资护士层、中年资护士层、高年资护士层开展分层培训,对培训前后社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工作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展分层培训后不同层次社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比培训前高(P<0.05或P<0.01)。结论分层培训模式可显著提高邯郸市社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工作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力品;张勇;于艳芳;滑卉坤;焦丽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起病隐匿,患者常因并发症而就诊,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失衡有关;亦有人认为与某些病毒(如EBV)感染有关。临床表现、各种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有助于其诊断,对疑似有肠道肿瘤或触诊扪及肿块而各项检查未发现病灶者,可行开腹探查以明确诊断并去除病灶,终诊断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在治疗上,应争取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将病变小肠连同肠系膜区域淋巴结一并扫除。对于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争取做姑息性手术,切除梗阻的肠段,恢复肠道通畅。个别病变难以切除者可做短路手术。术后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詹渭鹏;王海军;杨屹立;吴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我省乃至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主要原因除与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治疗过程中的高危性以及结局的不确定性等有关外,也与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存在很大关系。因此,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减少产科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生活事件、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某高职院校部分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情绪智力量表(EI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新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高职新生情绪智力、生活事件中的6个因子可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P<0.05)。结论高职新生的情绪智力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越高,高职新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作者:王枫;陈建萍;庞肖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形势下,中医药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中药专业人才,是我国医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甘肃省中医学校是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承担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任务引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阶段式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一种适合中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
作者:杨扬;牛彦辉;许永全;宋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几年来,伴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作为卫生高职院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段。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教学现状为例,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意见,为进一步构建有效的卫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作者:姜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原甘肃省卫生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依托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努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院校合作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快速而长足的发展,对同类学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作者:吕荣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甘肃省定西市麻风病流行特征,为制订新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定西市1949—2012年的麻风病流行病学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49—2012年定西市共发现麻风病患者285例,其中1949—1978年患者占96.14%,主要集中在渭源县、临洮县和岷县,15~39岁组患者占60.70%,男性患者占73.68%,农民占98.25%,MB占81.75%,病期平均5.25年,畸残率平均22.46%。麻风病发现率由1956年的3.26/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07/10万、发病率由1955年的1.44/10万下降到2004年的0.03/10万、患病率由1966年的0.74/万下降到2007年的0.003/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结论定西市麻风病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皮肤科建设,坚持高质量的线索调查,加强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重视畸残康复教育等。
作者:张彦青;来晓强;李志诚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