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课程项目化、情境化课程模式的改革,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整群抽取2010级高职护理10班、11班为研究组,2010级高职护理6班、7班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程模式教学。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与对照组护生对各自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研究组认为本组教学效果好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对研究组护生的评价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项目化、情境化课程模式能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能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田维忠;邵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大众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评价,了解当前医生的形象现状,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医生良好职业形象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影响医生职业形象的责任心、诚信、友好等方面对大众(非医疗行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有40%左右的大众对目前医生整体印象一般;在谈到有损医生形象的行为时,“收患者红包”、“不尊重患者”、“责任心差”分别以20.4%、19.1%、13.7%居前3位;经大众评分,医生在廉洁、利他、同情心、平等仁爱方面分别以2.89、3.01、3.12分、3.12分(满分5分)的低分排在后面。结论大众对医生的职业形象满意度总体较低,医生必须加强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从而提升医生职业形象。
作者:何晓晴;郭鹏军;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生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知识的接纳较困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考虑对学生人性化培养的初衷,探讨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化检验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安丽欣;张春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调查中职护生临床环境评价及困扰因素对实习效果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改善临床实习环境、提高临床实习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临床环境和实习困扰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中职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总分为(136.51±12.68)分,其临床实习满意度受多重临床实习困扰因素的影响。结论中职实习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较满意,针对中职护生在临床实习时的困扰因素,学院与实习医院可采取措施提高护生的实习满意度。
作者:王晓冰;刘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急救护理课程为例,在对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教学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思路。现就建设必要性、思路、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急救护理课程资源平台,为学生、医护人员及社会大众自主学习急救护理知识创造条件。
作者:张晶;刘俊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通过对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酒泉卫生学校和天水市卫生学校的部分学生和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卫生职业院校课堂有效教学现状、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情况。结果显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无有效学习方法,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忽略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故在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在精心设计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提供学法指导,提高“教”的效果;学生要充分体现主体作用,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的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李建民;沈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工具,在医学院校教学中却不被学生认可,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学习数学也只是单纯应付考试。怎样把医学院校的数学课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呢?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由“学数学”变为“用数学”。数学建模就是“用教学”的直接的一个方法,它让学生从生涩难懂的定理、公式及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将医药学中的定性问题定量研究,使医学向着定量、精确、可计算、可预测、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医学院校的数学建模教学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受到教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1-4],具体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宋运娜;何兰;縢辉;王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后续管理提供循证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抗菌药物在线查询,调查2011年1月—6月及2013年1月—6月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的75.65%下降至2013年的60.99%;单一用药构成比从2011年的49.93%上升为2013年的67.65%;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构成比从2011年的23.22%下降至2013年的8.53%;使用强度由2011年的77.94 DDD下降为2013年的57.18 DDD;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比例从2011年的25.68%下降为2013年的16.72%。使用金额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五成,2011年是头孢他啶、奥硝唑、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占前三位,2013年是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位居前三。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高,病原学送检率低,需持续改进提高。
作者:李喜梅;王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通过对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中健康评估相关内容的题量和分值进行分析发现,健康评估内容的题目逐年增加,主要侧重于病史采集、身体评估、症状评估、社会心理评估、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章节。现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探讨健康评估教学的策略。
作者:彭宝华;吴红梅;姜林芬;苗晓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以下简称成教)学生出勤率低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成教教学质量的普遍问题。大力发展成教依然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题,而贴近学生实际,保证成教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成教办学水平是改进成教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为此,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管理中是不断完善成教管理机制的根本出发点。1将信息技术用于成教管理的现实性与迫切性1.1成教学生面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成教的发展从初的个人提升阶段到了现在的社会普及阶段。以前的成教学生很多已经是单位骨干,为了提升学历和增长专业知识,他们的主动性非常强,求知欲也特别强,且作为单位骨干来学习,得到了单位的支持,在学习时间上能得到保证,所以出勤率很高,教学质量自然较高。而现在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读中职的学生素质有所下滑,但现在各工作单位特别是医疗卫生单位招聘人才的起点都是大专以上,所以中职学生在毕业后不得不进行学历提升,这种被动的提升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刚毕业的中职学生,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在单位是基层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导致出勤率低。出勤率低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存在的因素,作为校方,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和学生单位沟通,说明上课时间,希望得到单位支持,起初这种方法有点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办法逐渐没什么效果了。另外,我们也尝试着严格考勤,将考勤与及格率关联,但是补考人数增多,且与我们让学生学知识、掌握技术的教育宗旨相悖。有的学生考及格了,可是因为平时的出勤率太低,总成绩也不合格。这种方法导致学生意见比较大,认为既不科学也不人性化。
作者:袁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专业说课比赛于2013年11月在浙江海宁举行,笔者经现场抽签确定“手术前护理”作为参赛内容,终获得一等奖。现从重视日常积累、赛前精心准备、赛时张弛有度3个方面谈一下参赛体会。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于Office Mix技术的互动式教学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药药剂学作为研究课程,对2010级统招中药学本科生68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TT组),2011级统招中药学本科生72人采用基于Office Mix技术的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OMT组),两组都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书面考核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OMT组学生的课堂活跃度、纪律性、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考核成绩等均优于TT组(P<0.05)。结论基于Office Mix技术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适用于中药学本科生中药药剂学的理论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是今后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者:韩立;郭晓娟;卞华;魏小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培养护理本科重症监护专业方向护生的教育之路。方法择优抽取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本科护生进行重症监护专业方向教学。结果护生毕业后,有35%的护生准备在ICU工作,有47%的护生准备在有专科ICU的科室工作。护生实习后,仅有47%的护生已掌握床旁血液滤过机管路安装方法,36%的护生未能掌握有创动脉血压测量,25%的护生未能掌握呼吸机基本参数,大部分护生能掌握ICU其他仪器的操作和护理技能。结论重症监护专业方向护生培养获得一定成果,同时也存在专科教材缺乏和评价体系未建立等问题。
作者:迟秀文;李颖;林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研究符合卫生类高职院校特点的教育管理体系,结合其教育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合作育人的必要性,从合作育人的理念、内涵及实践方面构建新型的育人机制。
作者:张云萍;傅玉峰;张红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解剖学是医学生早接触的启蒙学科之一。在教学中应多管齐下,应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协调互补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提问,抓好教学实验环节,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王金玉;宋焱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尘肺的诊断主要依据粉尘接触史及后前位高千伏胸片。近年来,SCT 及HRCT(高分辨率CT)用于尘肺的诊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收集了某金矿企业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80例就诊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SCT 及HRCT 两者结合应用对提高尘肺诊断水平的价值,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帆;达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我院降血脂药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年增长率、销售金额及日均费用排序为分析指标,对2011—2013年我院口服降血脂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降血脂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2012年和2013年比2011年分别增长了53.49%和159.17%,其中他汀类降血脂药销售金额高,占降血脂药总金额的85.25%(2011—2013年)。结论我院口服降血脂药的应用呈增加趋势,用量大的他汀类药物增幅比较大,符合循证医学要求。
作者:贺沙沙;甄小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近年来西方盛行的教学模式,在传入我国后已有多所学校对其进行过探索与实践。在对这种教学模式及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职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在中职微生物检验技术这门课程中将翻转课堂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作者:刘子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某市市区共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已经开始为居民提供服务,1家正在筹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坐落在市区内10个不同的街道社区,为370800名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9家已经建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6家国有医院承办,其中一家“三甲”医院承办2家,其他医院各承办1家;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民营医院承办; 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是乡镇卫生院,直属于区卫生局。
作者:万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对护生就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的需求,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1]、护理专业技术实训[2]两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特点、知识体系和内容、教法和学法上的异同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理念,制订贴近临床实际需求的实施性教学大纲,开发和使用实用型校本教材,创新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护生实践能力,顺利实现课程教学与临床需求的零距离衔接。
作者:喻志英;任艳萍;牟爱玲;蔡红霞;刘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