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索

胡春玲;朱爱军;刘思强;石新民;赵娟;王莉

关键词:高职护理, 健康评估,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探索
摘要:目的: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2014级护理大专两个班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和身体评估操作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进行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师班CBL教学的几点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新的培养模式下,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培养卓越医师班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将CBL教学引入卓越医师班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自主创新能力,依据病理学教学特点,就案例编写、课程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使CBL教学发挥大优势,使病理学的教与学达到好效果。

    作者:孙晋敏;刘清华;刘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广东省高职院校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分析全国美容机构发展现状、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广东省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开设现状以及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就业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我省高职院校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作者:梁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录屏式微课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特点,进行录屏式微课的研制,并将其应用于网络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显微镜下有形成分的识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兴趣。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

    目的: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测量法,测查1200名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1)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差于非留守儿童;(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提高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可改善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

    作者:牟生调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444名高职护生护理药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与总评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笔者对本院护理学院2014级444名高职护生的护理药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及总评成绩进行分析,以此探索高职护生总评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关系,进而提出改革考试模式的设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永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破解产教融合瓶颈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发展

    以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探索“放眼全国,与企业融合、与开发区融合、与上饶经济融合、与江西经济融合”破解产教融合瓶颈的实践为例,摸索出适应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产教融合办学理念及机制,提出卫生职业教育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具体做法,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提供参考和思路。

    作者:刘建明;叶锡勇;冯亚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粤西地区中职卫生学校“双师型”护理教师工作倦怠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中职卫生学校“双师型”护理教师工作倦怠的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aslas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对粤西地区3所中职卫生学校“双师型”护理教师进行工作倦怠问卷调查。结果粤西地区中职卫生学校“双师型”护理教师中54.9%出现工作倦怠,33.4%出现中度及以上工作倦怠。结论各级管理部门应重视中职卫生学校“双师型”护理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采取措施帮助这一群体缓解工作倦怠,提高工作热情,使其积极应对工作和生活。

    作者:林春梅;黄益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应用研究--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

    目的: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应用。方法以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为观察组,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答疑解惑、批阅作业、评价考核等。两组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对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资源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知晓率、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明行为、科研素养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和互动评价方法,能显著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周启平;吴佳璊;何静;张益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营养健康教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营养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将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学生除对“扩大知识面”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10项的满意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培养职业所需综合能力及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效果很好。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组织芯片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组织芯片可以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不同个体的临床组织标本按预先设计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张固相载体如玻璃片或硅片上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高通量、多样本的分析工具。组织芯片具有高信息量、体积小、准确、快速、高效率、低消耗等优点,可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进行组合和设计,在医学院校的形态学教学中,该技术也能给形态学教学带来一些帮助和好处。

    作者:曹璋;崔敏;张燕;刘鲁英;韩艳春;董孟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中职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有助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实现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现就中职数学信息化应用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于莉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自我效能与其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部分RA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中的RA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0.88±4.49)分,绝大多数RA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低等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医学应对方式的面对、回避因子呈正相关(P<0.01),与屈服因子呈负相关(P<0.01);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6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RA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其医学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RA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促使患者积极地管理疾病,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侯晓莉;巩亚琴;孔林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以“沟通艺术”研究课为例

    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我国教育者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力求建构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还未专门开设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情况下,可以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某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状况及其合理性,旨在为某院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某院产科2012—2013年987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及频度、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7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钳夹脐带后给药占98.78%(975/987);2013年用药时间≤24小时者占45.56%,与2012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6,P<0.01)。单一用药957例,占96.96%;二联用药29例,占2.94%。用药频次在前3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唑林钠、头孢硫脒、克林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仅占0.71%。术后平均切口感染率为1.22%,两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72小时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6.78%,明显高于≤72小时者(χ2=6.75,P<0.05)。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及目标性监测,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趋于规范,但预防用药时间仍偏长,头孢硫脒使用频次较高,需进一步加强干预。

    作者:张彩萍;白晓兰;李时敏;马国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几点思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当然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影响文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性教学可以为我们加强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一种途径。

    作者:李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信在高职制药设备与工艺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目前制药设备与工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微信在高职制药设备与工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注意事项。

    作者:刘汉;蒋诚;王威;朱邻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索

    目的: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2014级护理大专两个班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和身体评估操作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进行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者:胡春玲;朱爱军;刘思强;石新民;赵娟;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评价

    目的:通过分析关于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文献,为改善我国护理教育质量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1978—2015年)、中国知网(CNKI,1990—2015年)、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万方,1990—2015年)、维普(VIP,1989—2015年),收集有关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章,语种限定为中文。结果共纳入文献77篇,发表的时间为1995—2015年,集中在2011—2015年。确立指标体系使用的方法中,引用次数较高的分别为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构建指标的文献24篇(31.17%),文献评价重点为护生的核心能力、临床能力,分别为12篇(15.58%)、13篇(16.88%)。有实证研究的文献17篇(22.08%)。结论(1)指标体系的构建仍以单一方法为主;(2)指标体系的主观性强,主观赋权法在权重计算方法中占绝对地位;(3)评价方法的名称不规范统一,对某些指标的理解存在一定问题;(4)绝大多数指标体系未进行实证研究,可行性低;(5)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进一步客观、规范化。

    作者:曾利婷;高国贞;邓小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尝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贝叶斯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专题研讨内容,探索概率统计的专题研讨课教学模式。介绍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提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完善考核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等措施,以使研讨课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马翠;雷玉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研究

    介绍国内外依从性的定义及评价方法,并分析影响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提出参考依据。

    作者:赵梦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