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研究

赵梦媛

关键词:孕妇, 产前检查, 依从性
摘要:介绍国内外依从性的定义及评价方法,并分析影响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提出参考依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表述工具,系统而又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所担任课程的把握,阐述课程地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使用、考核方法等的一项教学活动,其形式有课时说课、单元说课和课程说课3种[1]。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推进,说课作为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新型手段,在一线教研活动中逐渐兴起,常常出现在新进教师面试、公开课、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环节,成为评价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手段[2]。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具有内容抽象、逻辑关系复杂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难学、难理解,要求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能。说课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根据本校说课实践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说课要求,以高职护理专业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例进行课程说课设计。

    作者:章能胜;陈晓玲;何汉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学院校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探索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从教学团队的组建与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贯通式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介绍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希望为建设更多的优秀教学团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倪艳波;庞玉成;刘鲁英;张妍霞;金昌洙;栾希英;张立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职生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职生自我接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高职学院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生自我接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P<0.01),自我接纳评分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对高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干预可以从自我接纳水平的改善出发,对高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了解可以通过其自我接纳水平预测。

    作者:周凤雄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PBL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学科领域的教学,如口腔学、药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方面远远优于传统教学法,现将近几年有关护理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整理。

    作者:陈小华;邱华云;郭志强;唐秀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3.0TMRI弥散张量成像及神经束成像检查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22.45%。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死于脑卒中的患者达150万人,存活的脑卒中患者600~700万人,其中75.00%留有神经功能的障碍,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规范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非常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选择的医疗检查方法越来越多,同时具备实用、快捷、准确、无创等特点的临床检查方法将成为医生和患者的首选。而影像学检查技术中的3.0T 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神经束成像(DTT)检查技术具有无创、准确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对病情不稳定和MRI检查无禁忌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非常适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实质病变的检查,也逐渐成为一种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及定量研究的新的主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这种检查技术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社会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明显。

    作者:马晓平;马任飞;卢学明;魏娟娟;尚小芸;赵志;何景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尝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贝叶斯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专题研讨内容,探索概率统计的专题研讨课教学模式。介绍概率统计专题研讨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提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完善考核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等措施,以使研讨课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马翠;雷玉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以品牌课程建设为契机提高医学免疫学留学生教学质量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必修课。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我们注重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并参照国内外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作者:钱莉;龚卫娟;潘兴元;季明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将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9)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采取稳定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加强交流、消除依赖心理、减轻焦虑等方法主动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恐惧、焦虑、抑郁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和对照组(P<0.05),提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主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较佳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并取得较为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詹玉娇;何勤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职医学营养专业实践教学现况和提升策略--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疾病营养课程调研和分析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营养专业疾病营养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并结合专题研讨会及文献检索进行分析。学生疾病营养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体尚可,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实践项目总数偏少(62.7%),实践项目课时也偏少(59.9%),需要保留或增加的实践项目主要有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68.9%)、营养咨询(66.7%)、肠内营养膳食的制作(64.4%)等,希望掌握的知识、技能多的是疾病的临床基础知识(92.7%)和疾病的营养治疗知识(91.0%)。提升实践课程教学水平的策略主要有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丰富实践项目的内容和知识及技能、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师资培养、配套特色教材、增强校企合作等。

    作者:张雪莹;句连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在内科见习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对内科学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

    作者:杨云红;瞿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

    目的: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测量法,测查1200名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1)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差于非留守儿童;(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对留守儿童学校人际关系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提高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可改善留守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

    作者:牟生调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提倡整体护理的今天,要求护理专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专业技能,更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主要从非语言沟通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培养两方面进行,让护生在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使护患关系达到佳状态。

    作者:程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技能竞赛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体会

    目的:探讨通过举行技能竞赛对提高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启示。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级临床检验专业1班、2班各50名学生,分为20个参赛组,每组5名学生,分为初赛、复赛、决赛,竞赛内容为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常规项目,评分标准依据校编《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训教程》。赛后当场统计成绩并分析结果。结果学生基本技能、实验操作项目掌握比较牢固,综合提高项目比较差,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要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竞赛为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的改革。

    作者:归改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论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将心理疏导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是现实的需要,同时还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根据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理论依据,从方法学的角度,提出加强心理疏导的几条有效途径,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苏庆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新医改背景下大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

    从国家新医改政策入手,分析大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并应用实证分析对绩效管理模式进行验证。

    作者:王东梅;李玉民;范颖飞;马磊;王晓丹;李振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动态演变教学模式的课堂设计

    通过基于动态演变模式下的课堂设计,提高病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初步具备临床医学思维。主要从教学目标、动态演变的实施等方面进行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常晓宾;李天驰;郭珺;崔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县级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外出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外出的动机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访谈法调查县级医院内科住院有外出记录的患者外出原因。结果内科住院患者外出原因主要有不适应医院环境想回家住、认为外出不影响治疗、赴上级医院检查等。结论应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综合评估、发挥家属作用、加强对住院患者外出管理制度的宣教、严格执行外出请假制度等,以防止或减少患者外出,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王春惠;徐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评价

    目的:通过分析关于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文献,为改善我国护理教育质量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1978—2015年)、中国知网(CNKI,1990—2015年)、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万方,1990—2015年)、维普(VIP,1989—2015年),收集有关我国护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章,语种限定为中文。结果共纳入文献77篇,发表的时间为1995—2015年,集中在2011—2015年。确立指标体系使用的方法中,引用次数较高的分别为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构建指标的文献24篇(31.17%),文献评价重点为护生的核心能力、临床能力,分别为12篇(15.58%)、13篇(16.88%)。有实证研究的文献17篇(22.08%)。结论(1)指标体系的构建仍以单一方法为主;(2)指标体系的主观性强,主观赋权法在权重计算方法中占绝对地位;(3)评价方法的名称不规范统一,对某些指标的理解存在一定问题;(4)绝大多数指标体系未进行实证研究,可行性低;(5)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进一步客观、规范化。

    作者:曾利婷;高国贞;邓小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关于中职卫校“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方法的探讨

    通过教学实践,分析传统“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方法的不足和缺点,对传统的“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使实验方法更科学,与临床接轨更加紧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验效果。

    作者:李荣江;张子东;刘培昊;范怀雨;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米勒窥盘的应用探讨

    米勒窥盘主要用于网织红细胞的显微镜下计数,不仅能够减小细胞计数的工作量,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计数的准确性,还可以应用于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血小板间接计数、尿沉渣计数和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等方面。

    作者:严家来;方安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