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师班CBL教学的几点体会

孙晋敏;刘清华;刘莹

关键词:CBL教学, 病理学, 卓越医师班, 临床医学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新的培养模式下,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培养卓越医师班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将CBL教学引入卓越医师班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自主创新能力,依据病理学教学特点,就案例编写、课程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使CBL教学发挥大优势,使病理学的教与学达到好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对444名高职护生护理药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与总评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笔者对本院护理学院2014级444名高职护生的护理药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及总评成绩进行分析,以此探索高职护生总评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关系,进而提出改革考试模式的设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永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录屏式微课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特点,进行录屏式微课的研制,并将其应用于网络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显微镜下有形成分的识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兴趣。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2 mm与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2.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与传统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共100例患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行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行传统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通过对A、B两组患者术后1天、1周、1个月的观察随访,记录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平均角膜散光及术源性角膜散光数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天和术后1周,A组平均角膜散光值小于B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及术后1周,A组术源性角膜散光值比B组小(P<0.05);术后1个月,两组术源性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传统3.2 mm切口的超声乳化术比较,术源性角膜散光数值在术后短期内更小、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作者:陈斐;杜允宏;鲍慧婧;刘永军;许茜;刘文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信群作为教学管理平台在心内科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成为真正医生之前的一个重要实践学习阶段,是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换阶段,医患沟通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为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及整体素质,尝试将即时通信软件———微信群引入临床带教课堂,构建一个基于微信群的医患沟通教学管理平台,并总结该平台在心内科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中应用的经验与不足。

    作者:王倩;白元;赵仙先;徐茂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以“沟通艺术”研究课为例

    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我国教育者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力求建构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还未专门开设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情况下,可以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将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9)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采取稳定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加强交流、消除依赖心理、减轻焦虑等方法主动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恐惧、焦虑、抑郁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和对照组(P<0.05),提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主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较佳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并取得较为满意的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詹玉娇;何勤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索

    目的: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2014级护理大专两个班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和身体评估操作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进行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迁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者:胡春玲;朱爱军;刘思强;石新民;赵娟;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在ICU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在ICU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按传统“一对一”的带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联合朋辈辅学的方法应用于ICU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临床带教效果较好。

    作者:赵春红;张丹;唐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几点思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当然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影响文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性教学可以为我们加强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一种途径。

    作者:李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制剂技术中的应用

    高职中药制剂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多、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就其课程的特点,先探讨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后对该教学法在中药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反思。

    作者:黄华花;郑彩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浅谈中职卫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对于中等卫生学校培养中等卫生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点分析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验教学中的相关环节提出诸如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良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多元考核体系等措施,以突破实验教学的瓶颈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刘志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4个班、2015级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然后各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对照组,另两个班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果两个年级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促进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尤其适合于实践性较强的人体解剖学课程。

    作者:王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翻转课堂在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探索翻转课堂在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组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对调查问卷各项内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第15周、第18周的考试测验成绩及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卫校外科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被学生普遍认可,并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但对教师和学生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吴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应用研究--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

    目的: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应用。方法以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为观察组,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答疑解惑、批阅作业、评价考核等。两组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对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资源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知晓率、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明行为、科研素养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资源和互动评价方法,能显著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周启平;吴佳璊;何静;张益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体会

    随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超声已成为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超声诊断学成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如何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已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临床实例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晦涩的问题清晰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荣;王兴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职医学营养专业实践教学现况和提升策略--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疾病营养课程调研和分析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营养专业疾病营养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并结合专题研讨会及文献检索进行分析。学生疾病营养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体尚可,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实践项目总数偏少(62.7%),实践项目课时也偏少(59.9%),需要保留或增加的实践项目主要有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68.9%)、营养咨询(66.7%)、肠内营养膳食的制作(64.4%)等,希望掌握的知识、技能多的是疾病的临床基础知识(92.7%)和疾病的营养治疗知识(91.0%)。提升实践课程教学水平的策略主要有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丰富实践项目的内容和知识及技能、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师资培养、配套特色教材、增强校企合作等。

    作者:张雪莹;句连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甘肃大专护生课余时间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甘肃大专护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大专护生课余时间管理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对部分护生进行课余时间管理能力调查。结果大专护生课余时间管理总分为(57.38±5.19)分,课余时间管理意识、课余时间管理规划和课余时间管理控制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8.34±1.35)分、(19.21±2.09)分和(29.83±3.92)分。57.1%的护生对自己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满意度为一般,72.2%的护生认为有必要加强对课余时间管理的指导。影响该问卷各维度得分的因素有性别、年级、毕业后是否打算继续深造、学生干部与否和生源地。结论甘肃大专护生课余时间管理意识较好,但课余时间管理规划和课余时间管理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作者:杨新丽;赵娟;段朝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后牙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后牙根管治疗失败患者264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264例根管治疗失败患者中,根管充填不完善(欠充、牙根遗漏、超充)占70.83%。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除医源性因素外,还与解剖因素和微生物因素密切相关,需要临床医务工作者熟练掌握根管操作技术,并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器械。

    作者:陈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大数据理念下高职院校系部信息综合平台建设与探索

    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时代背景下,管理信息化将成为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当下的高职院校管理多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系部需要承担原先由学院各职能部门承担的各种类型的日常管理工作,旧式的管理工作模式难以高效、有序地应对现有的工作强度,管理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面对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依托大数据理念,设计并建设系部信息综合平台,介绍信息综合平台的功能及主要特点,提出不足与展望,为探索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新的改革思路和实践指导。

    作者:白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米勒窥盘的应用探讨

    米勒窥盘主要用于网织红细胞的显微镜下计数,不仅能够减小细胞计数的工作量,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计数的准确性,还可以应用于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血小板间接计数、尿沉渣计数和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等方面。

    作者:严家来;方安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