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宁;黎泽明;江南;冯启明;罗红叶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可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习、就业等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中,由于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分析目前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提出优化措施。
作者:何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践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并对其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任务呈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的具体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谢雨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关键,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基层的贯彻者,同时教师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党支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本着“服务有思路,服务有切入,服务有平台,服务有效果”的基本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成长为目标,推进服务型教师党支部建设,建立包括服务思路、服务平台、台账制度、反馈机制、奖惩机制等内容的常态长效化的服务型教师党支部工作机制。
作者:李琴;任立平;许子华;董会霞;毕晓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本校护理学专业2013级本科两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辨证施护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有利于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王萍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专科护理校内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方法自编问卷调查46名老年专科护理校内培训班的大专护生,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结果老年专科护理校内培训班护生普遍反映校内培训效果有待改进,授课计划不完善,教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校内培训与临床见习衔接不紧密等。结论老年专科护理校内培训应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完善授课计划,提高专业师资队伍水平,让护生尽早接触临床和掌握老年专科护理的知识及技能,培养高素质的老年专科护士。
作者:梁惠连;孔德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适应临床需要的现代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过程与基本保证。注重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有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与教学工作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分析总结。
作者:成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部分单亲家庭大学生通常会出现心理异常,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成就。现通过对甘肃医学院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单独访谈,分析引起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叶晓芹;郑强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微课具有形式多样、目标明确、短小精悍等特点,近年来作为新型教学资源被广泛应用。外科手术学是医学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对培养医学生的无菌观念、手术基本操作技能、手术整体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内容、特点,以外科手术学教学改革为立足点,结合微课的优势,讨论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利用优良的学习资源提高外科手术学教学效果。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包皮环切患儿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针对400例包皮环切术后患儿家属建立微信群并实施微信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高(P<0.05)、切口愈合情况好的人数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包皮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提高泌尿检查诊疗室工作效率及包皮环切术后患儿的护理质量。
作者:王晓平;巨梅;刘茹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通过“说专业”形式介绍本校药学专业的建设内涵和改革思路,旨在推动专业建设发展与改革,从而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冯传平;彭攸灵;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影像检查技术及相关岗位,包括X线检查技师、CT检查技师、MRI检查技师、超声操作员、影像核医学检查技师等。 X线检查在影像检查中占很大比重,尤其在基层、社区医院,X线检查在影像检查中占重要位置。针对X线检查技师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改革原有学科体系,将X线影像仪器设备的成像原理、工作原理、设备管理和检查技术等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构建X线检查技术新课程。校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依据X线检查技术岗位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按照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为X线检查技术岗位培养“技术精炼,理论扎实,素质优良”的X线操作技师。
作者:任津瑶;马敬研;陈丽霞;葛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平行对照法,比较传统教学法和“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课授课中的差别。方法在总结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学生编戏(预习及编写操作过程)、拍戏(录制学生操作过程)、评戏(教师和学生一同观看现场拍摄的视频,并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收尾(教师归纳总结及学生小组练习)四步“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法,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班学生的3项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现场录像纠错式”教学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科学思维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颜琴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循证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模式,是医学进步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将循证医学引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病症康复学课程的教学中,探究其意义,并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布置、辅导答疑、考核5个环节,展示在循证思维的引领下病症康复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作者:李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针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的效果,并为干预措施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抽取我院2009年7月—12月和2013年7月—12月行疝气手术、甲状腺手术和乳腺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合计181份,分别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填写《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结果两组住院天数短的均为乳腺手术,分别为(8.25±2.63)天和(8.60±2.83)天;两组疝气手术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两组乳腺手术和甲状腺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使用率均降低到0.00%,两组疝气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3种手术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替唑、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米诺、头孢唑肟、奥硝唑、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等,使用时间>72小时的占84.38%,干预后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唑林和头孢替安,使用时间均<24小时,均是在围术期使用,而术后未使用。结论本次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选药品种更加合理,预防用药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滕铁楠;李晓凤;李静;关笑寒;丁知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夯实高职中医学专业“三基”教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出同一教师授课的4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教学效果的对照研究。实验组采用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结束后用自制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对两组的相关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药学、方剂学总评成绩和方剂歌诀默写总评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对本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的教学模式既可为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又可强化临床基本功,是夯实“三基”教学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
作者:高秀兰;战文翔;姜蕾;宋修道;鞠翡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士)资格考试为切入点,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建立试题库,强化实践教学。
作者:雷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联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在育人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进行讨论,提出以严格自警、自律和实在服务学生为着力点,努力做到严以修身,终身学习;严以用权,一视同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谋事要实,“等待花开”;创业要实,情感育人;做人要实,不做“老好人”。通过本职工作落实“三严三实”,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袁惠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1助进生的基本信息本次调查数据来自我院第一院区,统计时间是本学期的第二周。第一院区受处分的学生共101名,受处分的类别及处分原因统计如下。调查显示,学生受处分的类别中,排名第一的是严重警告,占57%(58/101);其次是记过,占21%(21/101);第三是警告,占12%(12/101);第四是留校察看,占10%(10/101)。受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学生占88%,具体见表1。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在临床实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在我院普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实验组(采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以及临床实践操作考试的成绩,采用问卷方法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实践总成绩及各分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对授课方式喜爱程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喜爱本组的授课方式方面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临床实习中应用基于纠错的PBL教学,可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尝试。
作者:马小鹏;邓福生;潘婷婷;朱梦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阐述少数民族中职生要实现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就要看清形势、认识自我,练就技能、完善自我,抓住机遇、展示自我。
作者:黄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