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李怡;陈其章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症因子, 肺功能, 孟鲁司特, 舒利迭
摘要: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舒利迭治疗,观察组予以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指标[FEV1(L)、FEV1/FVC(%)和FEV1(%)]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L)、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来减轻COPD气道炎症、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运动耐力,安全可靠.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探讨

    简易标准化病人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简易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训练及临床实习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要求.

    作者:李晓婷;吕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探讨

    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一直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吻合.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深入探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价值和意义,从而发挥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作者:周毕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产业的人才需求逐步扩大,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对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等进行阐述,同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香艳;王燕;钟明芳;于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措施在急诊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无缝隙护理措施实施前(2014年1月—6月)、实施后(2015年1月—6月)急诊收治的患者各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后焦虑、抑郁的心理情况,抢救期间的遵医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进急诊观察室时、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观期间遵医行为较对照组好(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患者关爱、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满意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留观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廖慧霞;朱丹玲;杨琴;黄敏;严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介入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介入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进入本介入手术室实习的8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介入手术室实习带教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对两组进行出科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结果 观察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介入手术室实习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实践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显著,可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给实习带教注入活力,实习护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可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强化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高锦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于老年卧床患者翻身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弹力绷带在老年卧床患者翻身时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病科的老年卧床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常规3M敷贴和胶布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用3M敷贴和外科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发生留置针移位致输液处肿胀、留置针末端凝血致留置针堵塞、留置针滑脱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理想,操作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在翻身过程中留置针滑脱及出血,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并减轻疼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月丹;李佳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为使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能迅速适应化学药品和药物制剂的生产岗位,具有实际操作环境的实习实训锻炼环节非常重要,因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非常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刘碧林;刘筱琴;杨沛;薛莉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PT录制型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微课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通常以简短的视频为呈现形式.PPT录制型微课是其中常见的类型,制作方便,可在教学中应用.通过合理设计、制作的PPT录制型微课在教学中运用,能够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减少教师工作量,有效实现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建民;沈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翻转课堂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针对目前针灸治疗学教学现状,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强化针灸治疗学学习效果.

    作者:罗锦怡;田思楠;谌盈帆;尤艳利;钱小路;舒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图片反馈法在无菌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图片反馈法在无菌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参与研究,A班63人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反馈法教学;B班58人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多次练习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菌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对图片反馈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绝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图片反馈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图片反馈法有助于增强无菌技术的实训教学效果.

    作者:郑艳楠;谢世发;罗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暴力伤医行为的心理原因与法制对策

    基于暴力伤医行为的特点,从患者、医院和社会的心理因素分析暴力伤医行为的发生,针对性地提出法制对策及建议,有利于防止暴力伤医行为的发生.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和加速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来自24家医院的28支队伍纳入本次研究,调查所有参赛选手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所在学院和专业)、参赛医院的性质(包括大学直属附属医院、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军队医院及其他综合性医院)以及所有参赛队伍的初赛成绩.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与是否进入决赛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医院性质、办学层次与是否进入决赛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医院性质与是否进入决赛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加强各实习医院,尤其是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军队医院及综合性教学医院等类型实践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我校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能力.

    作者:吴俊华;卜娟娟;周润;吴红燕;张蔚;倪静;孙业桓;胡志;肖风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眼科学术社团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初探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医学院校, 应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将医学人才专业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 医学专业素养包括医学知识、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等[1].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为了满足主观和客观需要,经学校批准后成立的学生组织,主要由学术科研类社团、文娱性社团、志愿者服务社团、学校管理性社团和社政类社团组成[2]. 其中学术科研类社团要求高校职能部门或学术机构直接进行指导管理,在组织中对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

    作者:唐静;高云霞;范依萌;张明;邓应平;张军军;刘陇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评估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调查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健康需求及健康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不仅是生理的人,还是心理和社会的人.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吕探云等学者的推动下,健康评估课程在依托诊断学基础上由原来的内科护理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课程,奠定了其在护理课程体系中的桥梁地位,并得到了广大护理人员的认同[1].心理评估是健康评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做出综合评定,通过心理评估,能够使护理人员全面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况,从而进一步制订整体的护理计划. 因此全面了解心理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开展心理护理、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林芬;吴红梅;张晓燕;王发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长期阻力运动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长期阻力运动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训练组进行为期12周的阻力运动训练,对照组依然采用以前的生活方式.结果 训练组患者经过12周阻力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训练后,训练组HRV的LF/HF较训练前高(P<0.05),BPV的TP和LFn较训练前低(P<0.05).结论 合理安排阻力训练可通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凌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化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方法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人人过关任务驱动考核方法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采用优化的技能考核方法两个学期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学生期末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和两组学生对各自技能考核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采用优化的技能考核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操作能力.

    作者:郑玉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之重要性探究——以甘肃医学院为例

    法律思维是医学大学生的必备素质,法律思维的培养对医学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极为重要.对医学院校学生的法律思维现状进行调查,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唐湘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院校开展基础护理实训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基础护理实训双语教学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职护生实施基础护理实训双语教学的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内部优势包括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专业优势、教育对象是护士队伍的主力军、教育者潜力大;劣势包括双语教学模式效果不佳、缺乏合适教材、教育对象英语水平较差和学习兴趣不高、合格双语师资短缺;外部机会包括信息化教学的促进、国家政策推动、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威胁因素包括我国双语教学起步晚、缺乏双语语言环境、院校对教学投入力度不足等.结论 在高职院校全面开展基础护理实训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根据SWOT分析法提出的建议,可为高职基础护理双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何夏阳;宋文娟;黄婉霞;钱耀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思维导图法在中职药物应用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药物应用护理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性和系统性不强的缺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贯穿始终;通过集、画、用、评、考思维导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构建

    为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按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文献检索和专业英语相融合,形成有机-药化课程群.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构建一体化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经过两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牟杰;高剑;高干;刘杰;赵伯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